王德峰中西思想-学习笔记(32)尼采发动的哲学革命
“上帝已死,人类已疯”
15.3.6 尼采发动的哲学革命
15.3.7 尼采哲学中的“上帝死了”
... 我们现在想来,恐怕跟年轻人说你的生命意义在哪里,你怎么告诉他?最后恐怕还是弗洛姆那句话还能说得出来了:我们承认这个非精神的、非灵化的、物质的宇宙是不关心人的命运的,在这个宇宙中我们根本上是孤独的。
趣事
: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发动哲学革命,留下他的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巴黎手稿,这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哲学文献,有趣的是,这一年,尼采诞生了,尼采就出生于1844年。尼采出生的这一年恰好就是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的一年,
后来尼采自己也发动了哲学革命。他也提出了权力哲学(philosophy of power),这是马克思的哲学跟尼采哲学的相通之处,他们的哲学都指向非理性的存在及权力。
而尼采认为 power(权力)来自意志,人的意志,,所以尼采的哲学与马克思的不同是 Philosophy of will topower(权力意志哲学)。
人物经历
:这个人的生平故事也是非常奇特,他无疑是个天才。
24岁的尼采就被曾经指导他的教授推荐到巴塞尔大学,在没有取得博士学位的情况下就被任命为古典语言学教授。他的老师写信给巴塞尔大学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敬畏的语气:我要向你们推荐一位罕见的天才。后来巴塞尔大学就让他担任了古典语言学教授。
但是尼采天生的体质孱弱,视力极差,还患有非常严重的神经性胃痛。所以他才担任古典语言学教授的十年之后,他终于不得不辞职了。10年以后也就是34岁的尼采成了精神上的漂泊者。到了45岁的时候,他患上了精神病,他一生的最后10年是在精神病医院度过的。
思想背景
:从基督教的没落,欧洲人失去了心理之根,这么一个转折点上来理解尼采。
时代
:欧洲文明,特别是通过1000多年的基督教时代,欧洲人总是不能割断与上帝之间的精神的脐带,他们始终没有断奶,精神上没有断奶。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欧洲近代思想运动似乎把基督教的世界观打下去了。基督教的衰落是一个历史事实,西方人要跟自己的心理之根告别,他一定会带来精神上巨大的紊乱,而这种精神上巨大的紊乱居然率先由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来遭遇,来经受,这个人就是尼采。
个人
:尼采本人就出生在一个新教牧师的家庭,他从小就在新教的宗教信仰的熏陶之中长大的,是个非常虔诚的新教徒,恐怕就是因为对欧洲文明曾经爱得那么深,发现了它的根本病症之后,也就痛之切,从此对欧洲文明传统采取毫不妥协的批判态度。尼采本人不幸的一生,其实是预演了欧洲人遭遇虚无、想要寻找出路的过程。他是个体身体的疾病以及精神上的巨大的紊乱其实是一种预演,对欧洲未来精神危机的一场预演。
思想内容:尼采哲学中的“上帝死了”
虚无主义
:欧洲人在失去了精神之根之后,失去了千年来心灵上的寄托之后,他深切地体会到欧洲人无家可归,我们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虚无之中漫游了。并且尼采认为,这种无家可归的状况无法解决,尼采反对一切伪装起来的安慰,他要公开地揭示当代人没有任何精神避难所,我们就在虚无之中。这种对西方文明传统的根子上的批判其力量是十分巨大的,也足以震惊许多欧洲学术界的人。有的人拒绝了他,其实是躲避。
权力意志
:权力意志其实就是追求意志的意志。从基督教没落后,欧洲人暴露在了一个没有心灵归宿的物质宇宙中,能够帮人解决问题,并且超越人的力量是上帝的力量,是没有的。就如弗洛姆在他的《人的概念》这本书里面这样写道:人的问题只有一种解决办法,即面对事实,承认在一个不关心他的命运的物质的宇宙中,他根本上是孤独的。尼采提出权力意志的概念,其实并不是指出一条出路,而导致彻底地把我们当代人类生活的虚无主义的真相说出来了。
生产性生活
:如今的人们会有通过生产性的生活(productive life)来赋予生活以意义之外,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意义了。这其实并没有指出一条文明的出路,而是坦率地、公开地确认了隐藏在我们这个当代文明中的一个不幸的真相:就是你必须永远上升,你若不上升就等于下降,你要么在上升,要么在下降,这叫彻底的虚无主义了。什么叫权力?权力的目标就是它自身,它构成当代生活、当代文明的一种进步强制。
比如世界上各大学每年恐怕都有毕业典礼,我们在毕业典礼上听到的杰出校友的演讲,他们的主题是什么?主题就是作为强者的成功事例,除此之外岂有他哉。
人已半疯
:从东方人的思想、东方人的智慧的角度来看,西方人已经半疯了。
ps 在西方文化入侵前,中国思想中是没有历史进不论的,如今想想如果路上看到一个人只能一个方向往前走,不能暂停或后退,那人确实是疯了。而如今整个人类社会,也如衣架没有了刹车的火车,只能向前,甚至还得不断加速,想来确实挺可怕的,毕竟只要是路都有终点。
如今的人类社会还有很多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但却非常不正常的现象,比如我们年轻时候通过劳动获得工资,储蓄起来,我们获得货币是对我们的劳动的一个承认。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今天的那些老年人,本该安度晚年,那不是的。在我面前炒股,看开线图,看这个股票的价值上上下下地波动,本来就患有心脏病。还有一些老人,有时候我经常会发现,第二天早晨在工商银行门口排队,我问他们干嘛,他们说这个理财产品特别的好,要赶快买,否则买不到,排队了。我心里想他们怎么安度晚年,他们在不断地保持他们曾经被承认的劳动继续被承认,要用这种方式来被承认,这就是今天的金融社会了。(只要货币跟黄金储备量脱钩,它随时可以缩水)
当然西方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也在进行了。比如哈佛大学前院长就写了一本书叫《失去灵魂的卓越》;又如王德峰教授的《真正的伟大属于心灵》。
我们可以这样看待尼采对西方整个价值传统的批判,他说“
我要重估一切价值
”。他对欧洲古希腊以来的哲学思想,各种价值观的体系采取了彻底虚无主义的态度。
该怎么办?
因此尼采的思想揭开了整个西方文明、文化传统的自我批判的序幕。这个序幕是什么意思?就是欧洲人有必要知道在西方人的根本思维方式中有什么需要改变。今天的哲学家,当代的哲学家们,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必须担当此任,重新思考尼采所提出的问题,并且穷究其本源。
艺术影响
:当代的那些艺术作品,当我们在欣赏它的时候觉得它毫无美感是吧?有些作品还觉得让人觉得令人作呕。但这些作品却成了传世之作。为什么?根据尼采的思想,你就知道了一个真诚的艺术家、一个严肃的艺术家,他向来是真诚的。
比如说立体主义的开创者毕加索,毕加索在他的早期的艺术创作绘画创作里边,他有极深的古典主义绘画的功底,但他是一位严肃的艺术家,他知道用这种古典主义的方式来创作艺术作品是自欺欺人,他开辟了立体主义。
在毕加索的画面上,人被大卸八块,一个人的脸部他的眼睛可能在右下角,鼻子在左上角。他为什么要这样表现人的形象?他认为这才是当代文明中的人的真相。当代艺术表明人已经赤身裸体了,一无遮掩了,不要掩盖这一点。
这表明尼采的精神在当代艺术当中得到了延续,要公开揭示人无家可归的真实。
该笔记已整合入个人知识体系,详见 [4 尼采的哲学革命](http://wangc.site/cbrain/share?nodeid=b05212c2c5a4ea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