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弈各兵种对应人物设定原则
1.车:一般都是最开始跟随主公的忠实将领以及战功卓著的统帅。比如魏国的夏侯惇和夏侯渊,在曹操刚开始起兵的时候一直就跟随曹操的;还有东吴的周瑜和吕蒙,战功卓著,周瑜火烧赤壁、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且周瑜是自从孙策时期就开始跟随东吴的;蜀国的关羽张飞也自不用说,刘备的结拜兄弟,也是一开始就跟随刘备的。
2.马:武功超群,勇武过人,威风八面的将领。比如曹魏的张辽,威震逍遥津,以800兵力击败东吴孙权十万大军!又如蜀国的赵云,长坂坡一战成名!怀抱阿斗在曹魏万军从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再比如东吴的甘宁,率百骑夜袭曹营,无一人伤亡,左冲右突无可抵挡!孙权夸赞他说“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3.炮:弓箭射术精湛,弓法娴熟之人。因为炮本身就指代古代的弓箭兵,因此炮的代表人物自然就是指那些弓法精湛的将领,比如曹魏的徐晃、东吴的黄盖、蜀汉的黄忠。
4.相:有智谋的谋士、军师。很多人都误认为这是文臣的代表或者是一国宰相,事实上,除了诸葛亮做过蜀国的丞相之外,其他人比如郭嘉、陆逊、庞统等,都是军师级别的,并没有官至丞相。相在三国演弈棋里面也是智慧的象征。
5.士:主公身边的卫士、亲兵。在象棋里,士一般都会被女性化以及中性化,即指代皇宫里面的宫女太监。但是在三国演弈棋里面,士指代的是保护主公于左右的猛将!比如曹魏的典韦,宛城之战为了掩护曹操撤退,典韦身中数十箭而亡。许褚辅佐了曹魏几代君主,也是不离不弃;东吴的凌统周泰则是保护孙权于左右的卫士,在合肥之战中,周泰为了掩护孙权,身被数十创,凌统更是有“国士无双”的美誉;蜀国的关兴张苞则是在南征北战时跟随诸葛亮于左右北伐曹魏的,在三国前期还都是小孩子……
6.兵:指的是一般的小将、善于防御以及各方中后期的中流砥柱型人才。比如曹魏的曹仁,樊城一战抵挡住关羽的进攻,东吴的徐盛在长江边修筑的防御工事更是让曹丕的大军无功而返,这些都是防御型人才;东吴的丁奉,晚年雪奋短兵的战绩让这位老将一战成名,杀退曹魏的进攻,蜀国的廖化王平,在南征北战时期是蜀国的主要将领。在三国中后期,这些将领都成了各自阵营的主将,就好比三国棋对局后期,大子拼的差不多了,兵也可以充当一员大将!
7.主帅:就是三国各自的君主,曹魏的曹操,东吴的孙权,蜀国的刘备。
8.东汉势力:名义上归属东汉王朝的地方豪强,其中以凉州兵集团最为著名。因此东汉的三车一炮均由凉州兵人物来代表,汉的三个车更是分别为董卓以及董卓手下的两员猛将——华雄、吕布,而东汉的炮则是没落的东汉名将皇甫嵩。
【总结】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三国演弈棋选用的53位三国名将大多采用的是前三国(公元184~220年)的人物,因为三国演弈棋的设定背景就是三国前期。其实大家如果翻阅历史典籍的话,也可以发现,好多选用的人物在220年及以前就已经逝世了。如果采用中三国或后三国的话,不仅出名的人物不多,很多中三国和后三国的人物,一般人也都不认识。而且如果三国演弈棋的背景设定为中三国和后三国的话,那个时候汉都灭亡了,棋盘上的汉是怎么回事呢?我是这么揣摩的创作者的意思。
94版《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也是,统共84集的篇幅,第60集才演到《曹操之死》,即公元220年,也就是说,三国前期的37年(公元184~220年)一共讲述了60集。而中三国和后三国60年的历史也只有24集的篇幅,比例为5:2,差别如此悬殊,也正好反映出三国前期的精彩之处。还有一点,《三国演义》后期的剧情,与其说是三国演义,不如说是魏蜀演义,东吴除了一集吴宫干戈、丁老将军雪奋短兵,几乎没别的戏份,简直就是打酱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