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回忆杀”为何总能击中消费者?
【品牌“回忆杀”为何总能击中消费者?】
怀旧成风、复古当道,翻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各种回忆杀类账号总能引发一波又一波的点赞、关注。而这样的现象早已被营销界洞察,成为品牌营销的一把利器,众多品牌都加入了“回忆杀”营销的阵营。消费者为何总被品牌“回忆杀”击中?“回忆杀”营销有何魔力,屡屡击中消费者的心智?
⭐️ “怀旧”是现代人的情绪出口
近年来,大众文化圈层出现了一股怀旧风潮,经由互联网文化的二次解读与重新演绎,焕发出新的光彩。如今,国潮复兴并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就是这股“怀旧风”的高潮。国货崛起,买国货、晒国货成为年轻人群体的一种消费潮流和趋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这股风潮刮到了品牌营销界,无论是产品层面的复古,还是营销方式上的“回忆杀”,都让这股风潮成为现代人的情绪出口。
⭐️ “怀旧”一种集体符号
大众共情,指的是同一时期、年代,共同的文化、元素所触发的人们的情感交换心理。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老物件”化身为一种集体记忆符号,唤醒了大众的共鸣感。如何挖掘品牌营销内容更深层次的价值,通过品牌价值的不断延展,实现消费者与品牌的“共情”,以达到与品牌的“长情”,成为当下品牌营销的破局点。于是,回忆杀被包装成复古元素,借助大众共情,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感。
⭐️ “回忆杀”能让情怀落地
当下的消费群体更关注“情怀”,品牌营销往往以企业或企业领军人物为主体,以个人理想主义价值观为内容,以故事为背景,以此来吸引具有相同经历或者认同传播者价值观的人群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讨论。
比如“追求极致的产品”是小米手机落到产品层面的“情怀”。而在品牌营销层面,“回忆杀”也总能让情怀落地。比如,2016年的猴年,百事可乐力邀六小龄童推出猴王情怀微电影,深挖大众的集体情怀,与消费者建立深切的情感链接,为品牌赋能。
⭐️ “回忆杀”是品牌的最佳情感触点
情感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了解人们的情感需求和人们的情感渴望成为品牌经营成功的关键。品牌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感知他们对产品的看法,他们的情绪,探究他们最想要的东西,从感性的层面打动消费者。而在这个过程中,“回忆杀”的营销方式无疑成为品牌的最佳情感触点。
比如2018年春节期间海尔冰箱推出的一支“回忆杀”广告片。整个广告片涵盖主人6个重要人生节点的故事,伴随每一个节点上发生的国家重大事件,时间跨度整整12年,投射出80后的集体记忆和人生际遇,上演一幕幕经典的“回忆杀”。
怀旧营销也好、复古营销也罢,品牌们总能在一波波的“回忆杀”中击中一代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无论是唤醒曾经的消费场景、老字号买情怀,还是一种创新的表现形式,“回忆杀”营销总能找到品牌与大众消费者的连接点。总而言之,在“回忆”中动了情的品牌最有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