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虚拟货币的看法

具体虚拟货币的历史,如今网络发达,随便查查就知道了,这里不做赘述,仅分享看法。
关键词:虚拟货币 中本聪 去中心化 通缩性
自比特币在网络中出现并在国内外一定的有心团体推波助澜之下,虚拟货币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即使没有实际参与,也能在生活工作闲聊之余听到一只两影的边角消息,那它到底是什么?
先看看它的对手,国家法定货币,简称法币,以及其配套的结算系统——各国央行+国际结算组织,这是一套成熟的具有广泛共识和物质基础的货币系统,这是虚拟货币诞生之初准备挑战的对手,换而言之,从网络虚拟空间向现实映射,挑战各国发币权,把它的对手,所谓的中心干掉。
再看看它现在有什么,一套特定的算法,一群愿意为之付出物质和劳动的建设者团体,一群愿意使用这套虚拟货币系统的使用者团体,通过网络扩张到世界各地。
诞生之初,人们说它去中心化,有通缩性,是因为什么?是因为这套系统可以在个人之间用算法建立起信用体系,无需集权中心的认证,是因为它的算法具有有限解,产出有限。可以在个人之间当成永不损毁的贝壳,交换劳动和物质,跳过外部监管的同时又具有内部自我监管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资本的介入,这套系统就开始变味了,最初的设想,这种类似基于P2P协议的强化,个体挖矿,个体之间流通交换,演变成了集中挖矿,平台交易,何等讽刺,最初想干掉中心的产物,最后却成了中心的形状,失去了最开始的威胁,不亚于老虎打掉了牙。
甚至于所谓的通缩性,也在一次次的迭代中失去了,有人说反对,你看现在0.0001btc能买多少杯咖啡?!失去通缩性是在脑瘫吗?!那我反问,没错总量有上限,那0.0001btc能不能再分割?无限分割下去,这个每份数字大小还有意义吗?每份的数字有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份,无限分割无限产出单位,一份贝壳磨成粉,用多少颗粉来交易,这还是具有通缩性?
以上仅为一点个人看法
2020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