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看不厌的京都经典:一个LLer眼中的《轻音少女》

(全文约6400字,阅读约需16分钟)

【2018年3月 吉林省长春市 吉林大学某公寓】
我:“唉,最新的番剧都看完了,还有什么好看的呢,来看看老番吧。”
同班某同学:“你喜欢看校园番吗?”
我:“喜欢啊……”
同学:“我就给你推荐一部《轻音少女》(以下简称《轻音》)吧,挺不错的”
我:“但是B站上面没有啊,怎么看呢?”
同学:“我告诉你一个途径吧”

【2018年4月上旬 吉林大学某食堂内】
我:“耳机坏了……罢了,就直接用扬声器吧,但愿不要影响到别人。好啦,继续昨天看的剧情吧!”
正当我看得正欢时,突然……
同学A:“诶,同学你也在看《轻音》啊?”
我:“是呀~”
同学A:“哇哈哈哈哈,真是巧了,我也喜欢看!”
又过了十几分钟
同学B:“哎,你也喜欢《轻音》啊?”
我:“对呀,小姐姐们都挺好看,而且剧情也很不错!”
同学B:“哈哈,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特别是‘放课后茶会’的歌曲都挺好听的!”

【2018年7月 吉林大学某教学楼内】
我:“终于考完试了,最近的新番还没怎么更新,那就把前段时间看完的《轻音》再看一遍吧!”

【2019年5月 吉林大学某宿舍楼内】
我:“呼~睡前再刷刷B站吧。嗯?”
屏幕上:“哔哩哔哩番剧 更新了视频 【合集】轻音少女 第一季;【合集】轻音少女 第二季”
我:“哇哈哈哈!B站牛逼!终于可以在B站上看《轻音》了!!”

【2019年7月初 吉林大学某宿舍楼内】
我:“学业工作告一段落啦!嗯,听说《Lovelive!》(以下简称《LL》)挺好看的,而且还跟《轻音》一样是音乐番和校园番,嗯,看看如何吧!”
(从此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LLer)

【2019年7月18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 尖沙咀码头】
我:“终于考完GMAT了,哎,看点新闻吧”
打开浏览器,看到头条新闻
我:“我的天哪!!!不是吧??!!”
(思考片刻后)
我:“京都动画是极其优秀的动画制作公司,这次遇难,社会上倾囊相助者,应当比比皆是,只不过是一次挫折嘛,虽说挺致命,但是,京都一定能挺过来的!逝者安息,但生者,愈发顽强!”


以上,就是我对于《轻音》的一些“碎片化” 的记忆了。看上去,貌似和我今天的评论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实际上,从以上的记忆中,several facts can be implied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bove——
第一,《轻音》拥有巨大的知名度。就算是B站不能看番,就算是要通过其他途径才能看《轻音》,也仍然有许多人知道《轻音》的存在。我的同学的推荐,以及狭小的食堂里面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两个人对我所播放的内容有兴趣,都能体现出这个特点——可能二次元爱好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的人,都看过,或者至少,知道《轻音》。这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出来——B站是去年5月份买下的完整版权,而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已经有超过1700W的播放量,和超过110W的追番人数。要知道,这还是11年前的老番,倘若是最近两三年更新的稍微新的新番,这俩数字恐怕还会更大。
第二,《轻音》也有非常好的口碑。无论是目前的B站评分(9.9分),豆瓣的评分(8.9分),还是我同学的推荐、周围其他同学的喜爱,都可以证明这一点。除此之外,为什么我会深信京都动画遭遇重大灾难之后,一定能东山再起呢?因为,京都拥有大量的极佳人气作品,从《紫罗兰永恒花园》到《吹响吧!上低音号》,从《CLANNAD》到《凉宫春日的忧郁》,从《声之形》到《冰菓》,无一不是京都的优秀代表作品。而《轻音》,也是其中之一。


京都动画制作的作品辨识度很高。这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多拥有萌、少女、日常、校园的共同特征。许多熟悉京都动画作品的人知道,“萌出万年的京都脸”是京都动画的标配,虽然近期京都动画在努力改变这个“刻板印象”。
“京都脸”是京都动画部分作品中主人公的一大特征:她们拥有一张人畜无害的萌脸:圆眼、下垂眉、婴儿肥,再加上两团粉嫩的日系元气腮红。这部番剧的主角——平泽唯,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同时看过《LL》(我的头像说明了一切,虽说这次不予讨论)和《轻音》的“双厨”,我觉得,尽管这两部番剧在很多设定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它们又各具特色,使得它们都能成为万众喜爱的音乐番剧和校园番剧。
以下,UP会主要说明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但是会在其中插入一些区别部分。之前已经说明了它们的定位(音乐+校园番),此后就不再赘述了。此外,以下讨论的《LL》指的是一代的μ's,而不是《LLss》和二代的Aqours。


第一,两者都是日常番,但是又有一条暗线促成剧情的发展。对《LL》来说,就是以为了拯救自己的学校不被废校,九名少女挺身而出成为偶像,成功让学校免于废校,反而还扩大了学校的生源的奇迹故事为主线,辅之以μ's成员日常校园生活和训练时间的点点滴滴,构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而对《轻音》来说,从最开始田井中律为了阻止“轻音部”被废部(貌似《LL》的三代企划虹咲学园也是这样的设定233333),在她的努力下,先后让“大小姐”琴吹紬、秋山澪,以及本作的第一主角——平泽唯加入了轻音部。而在第一季后半段,“梓喵”中野梓作为第五名樱高轻音部的成员,同时也作为唯一一名后辈成员,也加入了樱高轻音部。然而和μ's不同的是,《轻音》中,更多的是搞笑情节——练习情节不多,在一季的动画中往往只有半集不到的时间,有些时候甚至只有一小个片段,更多的时间,都是经常喝茶、聊天、谈笑风生、吃零食而不练习,看似和标题有些脱节。但是,这正是这部番的精髓所在——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不起眼的小小片段,构成了更加真实的校园生活。《轻音》之所以能够俘获我们的心,使我们纷纷给出高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深入地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那为什么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番剧就是好番剧呢?在这里,我想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
虽说扯得有点远——毕竟大多数《轻音》的受众群体都是高中生、大学生,或者刚刚踏入职业生涯不久的年轻工作群体,直接去做公务员而接触政治的人在少数,但是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部优秀的作品,不在于它有多么优秀的编剧、导演,不在于它的制作公司多么优秀,而是说它的剧情设计,能够紧扣生活,毕竟,艺术源于生活。
第二,两部作品的人物刻画都是相当成功的。在《LL》中,μ's全员九人,有九个不同的形象,而在《轻音》中,放课后茶会的五人,也是形象各异。有呆萌可爱、懒散闲适的平泽唯,有内向胆小的秋山澪,有元气满满的律队(田井中律),温柔大方的大小姐琴吹紬,以及执着认真的中野梓(这样的形象会让人误以为她是学姐的说!)。五个性格各异的少女,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樱高轻音部,也不断地促进着主线剧情的发展。除此之外,次要人物的衬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LL》中,有主角团的亲人们的加油鼓劲和默默付出,比如雪穗和亚里莎(szb日常放送的迫害对象,对不起此亚里莎非彼亚里莎),而在《轻音》中,次要人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被称为“五贤妹之一”的平泽忧,她虽是妹妹,却是犹如姐姐的存在,聪明能干,还特别为他人着想,由此反衬出了平泽唯的懒散悠闲;而忧也是梓喵的同学,平时在一起的时间也很多,在性格上,忧的“软”也和梓喵的“坚”构成了对比。再比如呆唯的幼年玩伴真锅和,身为学生会长的她认真勤劳,反衬出了呆唯的冒失。这些看上去都是呆唯的负面形象,然而,正是有了这些形象,平泽唯才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呆唯”——这些不仅不是扣分点,反而还是“萌点”——加分点。

第三,身为音乐番,两部作品都拥有很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区别在于,μ's的歌大多都是阳光积极的励志曲,而放课后茶会的歌大多是平时日常生活的写照。尽管如此,它们都有一部能撼动人心的极品。对于μ's,无非就是剧场版结尾响起的那首《仆たちは一つの光》(我们是合二为一的光芒)。它打动人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歌词里面含有九个人的名字,而且, 这首歌也是让广大粉丝们见证了μ's的成长,见证了μ's的成功。而对于放课后茶会,则是在第二季正片最后一集响起的那首《天使にふれたよ!》(相遇天使)。不仅是因为旋律好听,也不仅是因为这首歌是写于四个前辈即将毕业之时留给后辈的歌,从而表达出四个毕业生对即将离开梓喵、轻音部、学校的不舍,而且,细品歌词,也是对前面35集剧情的回顾,更重要的是,正如我在上文所提到的,它还让广大听众产生了心灵共鸣。以下是开头部分:
呐~如果 要把回忆的片段
起个名字珍藏起来
叫它“宝物”应该很合适吧
没错 让我的心灵
每一刻都无比充实
那度过的五彩缤纷的每一天
熟悉的校服与室内鞋
还有那白板上的涂鸦
站在明天的入口前
真的能把它们全部放下吗
撇开动画情节,我们回归我们的实际生活——或者我们已经过去的校园生活。虽说我们中国国内的学校一般都不会有“室内鞋”这种设定,但是,相信大多数学校都会有自己的校服。UP主和大多数高中同学一样,都会把自己的高中校服带到大学,有时候体育课还会穿一穿。有些人会认为我还沉浸在高中的回忆中无法被挣脱,或者是认为高中就比大学好,可是,我觉得,校服已经不是一个学生的身份的象征,它是一种文化载体,凝聚了多少美好的回忆。不仅如此,“白板”、“涂鸦”也都是高中校园的许许多多的普通物件,当看到这些歌词时,多少都会有人想起自己以前的高中生活,正如《轻音》中部员们在活动时的白板上留下的笔迹一般。最后一句的“站在明天的入口前,真的能把它们全部放下吗”更是扣人心弦,充分表达了部员们即将离开校园、老师、同学、轻音部的依依不舍。这些歌词,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但是却因为能够和听众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令多少人潸然泪下。
接下来的高潮部分——
但是啊 我遇到了美丽的天使
毕业并不代表着结束
今后我们依然是朋友
不管是一起拍的照片
还是相同款式的钥匙圈
无论何时都是那么耀眼
永远感谢这一路上的笑颜
“毕业并不是结束”——相逢即是缘。或许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的的三年,但是我们以后走的路,能够遇见的时间和机会还有很多。就算是毕业几十年的老同学,坐在一起的时候,都能相谈甚欢;有什么困难,除了上级和家人,最好的求助来源,就是自己的同学。这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则新闻:某地一位年过花甲的老汉生活有了困难,毕业了五十几年的初中同学纷纷来资助他。即使只是绵薄之力,但是只要是倾囊相助,都能温暖人心,这就是同学友谊。至于“照片”、“钥匙圈”这些不是特别华丽的东西,它象征着同学之间的友谊,同学之情,正是因为同学们在一起生活过、学习过、奋斗过、拼搏过、游玩过、哭笑过、竞争过、合作过,我们才会弥足珍贵。

除了上面这首《相遇天使》,还有一首歌同样令人深刻,那就是初登场于第二季第17集的《忧,俺的爱》《U&I》。部分歌词如下:
无论是晴天还是下雨
你都在我身边
如果闭上眼睛 浮现出的是你灿烂的笑容
没有你我什么都不清楚
砂糖和酱油放在哪儿呢?
能给你一个惊喜呢
你的甜蜜宠爱
你的温柔照料
只会向你索取却不能给予你回报
你在我身边的事实以前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日子一直一直这样过着
对不起 现在的我注意到了
这些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首先我必须要对你说 谢谢你!
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平泽唯的妹妹忧生病发烧,不能继续照料姐姐呆唯,呆唯不仅要自己做饭,还要给妹妹做饭吃。此时的呆唯才认识到,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当有一天突然失去时,我们才会懂得它的宝贵。这在第二天的部内会议中,也有所体现,因为呆唯说她是抱着“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心情来写的,所以最后大家一致采纳了呆唯的歌词。换在我们身上是不是也是如此呢?我们不少人从小就备受父母的悉心关怀,老师的谆谆教导,于是我们都认为长辈对我们的爱是无限的,我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关爱。但是长大后来到了社会,当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我们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跟班”,只有面对一群陌生的同事和冷冰冰的上司。突然的变化,让我们无所适从,也让我们突然意识到了长辈关怀的珍贵性。就像呆唯第一次自己做饭找不到调料在哪,火候怎么调,材料怎么下等等。直到这个时候呆唯才懂得,之前她对妹妹的索取太多了,因此当这一切突然消失时才能体会到妹妹的温柔,才能体会到平时作为妹妹的不易。欣慰的是,最后呆唯还是做出了煎蛋炒饭给妹妹吃,尽管她不知道生病发烧的人不能吃炒蛋,炒的味道应该也很一般,但是看在之前呆唯什么都不会做、没做过的份上,这已经能体现出呆唯的精神方面的成长,不再是一味索取,而是能够做一个真正的姐姐,为妹妹着想。诚如有人说:“人生有一个词叫珍惜,珍惜是幸福的意义。经历过饥饿的人,会懂得珍惜温饱;经历过束缚的人,会懂得珍惜自由;经历过痛苦的人,会懂得珍惜快乐;经历过失去的人,会懂得珍惜现在。幸福不是争的不是抢的,是珍惜来的,只有珍惜才不会有失去。”


除了以上我所见上的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放课后茶会的优秀作品还有许许多多,比如《轻飘飘时间》、《我的爱是订书机》、《No, thank you》、《Don't say lazy》、《米饭是配菜》(小泉花阳:米饭是主食不是配菜!!!)等。这些歌曲的灵感来源,都是取自于生活,歌词也都非常轻松诙谐,闲暇时听一两首放课后茶会的歌,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第四,两者都有正能量的传播。对于μ's,开拓了从零到一,再从一到100,1000的橙色奇迹,而放课后茶会,看似比μ's平凡许多,因为μ's救了一个学校,但是放课后茶会,只是救了一个社团。但是,我们也能看到的是部员们的努力:原本对吉他一窍不通的平泽唯,也能用吉他在乐团演奏,而一向胆小内向的秋山澪,也能战胜心里恐惧,最后得以上台演奏,并且也是越演越勇。
第五,无论是μ's还是放课后茶会,她们都有赴外国的经历。只不过前者的目的是为了演出,而后者没什么目的,只是毕业旅行,虽说也有演出。目的地也不一样,前者是美国纽约,后者是英国伦敦。为什么很多音乐番的剧场版都会有外国旅行的经历呢?在我看来,从二次元的角度,是为了显示通过主角的努力,她们已经能够把影响力带到外国,同时通过她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更好地突出她们内心深处的个性,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主角家里都是开矿山的,管她们自己怎么说的。从三次元的角度,是为了让受众群体能够了解不同国家风情,因此,拥有一个专业负责的制作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轻音》的制作组也不例外。为了让观众有更真实的观看体验,作画监督堀口悠纪子对人物动作的绘制的要求细致入微,极其严格,小到人物手摆放的位置和关节的弯曲角度,都务必与现实相符。制作方也曾两次特地前往伦敦实地录音取材。
最后一点娱乐向——两者都有名场面。《LL》嘛,就算大家没听说过,但是大家肯定都知道“妮可妮可妮”这个梗吧?同样,《轻音》也有一个很有名的梗——蓝白碗!

总而言之,这部番不仅是一部优秀的音乐番,而且,也是我们美好的校园生活的映射,剧情也十分轻松诙谐。这就是我百看不厌的理由。这也是京都早期的优秀作品之一,其口碑,可以和更早的同样出自京都的动画——《CLANNAD》相媲美,尽管它们的定位不相同。最后分享一句UP主在TED上摘录的,和这部番所表达的思想有关的话:
Passion is the thing that will help you create the highest expression of your talent.
能帮助你成就自己才华的最好的一样东西,就是热忱。
再加上几张UP主收藏的《轻音》壁纸:






编写不易,如果喜欢,赏个三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