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呼吸系统-肺通气功能障碍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一、呼吸衰竭的定义
1.Ⅰ型呼衰:低氧血症型,PaO2<60mmHg,主要由肺换气功能障碍引起
2.Ⅱ型呼衰:高碳酸血症型,PaO2<60mmHg 同时伴有PaCO2>50mmHg,主要由肺通气功能障碍引起
二、肺通气功能障碍
1.限制性通气不足: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
1)为什么:吸气时是主动过程,呼气是被动过程,主动过程更易障碍
2)原因:
(1)呼吸肌活动障碍:中枢病变、麻醉药、呼吸肌疲劳、低钾血症导致的肌无力
(2)胸廓顺应性下降:胸廓畸形
(3)肺顺应性下降:肺纤维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扩张弹性阻力增大
2.阻塞性通气不足:气道狭窄或堵塞。
1)分类

2)外周性气道阻塞患者用力呼气时引起小气道闭合,导致严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的原因
(1)等压点:
①用力呼气时胸内压、气道内压均高于大气压
②从小气道到中央大气道气压逐渐下降
③胸内压无论部位均是一致的大小
④等压点:气道内压在从小气道到大气道气压下降的过程中,其数值等于胸内压的气道位置称为等压点。正常人等压点在有软骨环支撑的大气道,即使和胸内压之间有压差,也不会
(2)慢性支气管炎:气道水肿、粘液增多,管壁增厚,支气管痉挛→小气道阻塞,用力呼气时气压下降快,提前出现等压点
(3)肺气肿: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肺泡内压下降,提前出现等压点

参考:
病理生理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