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中的找
吴摩西出走延津,牛爱国走回延津,吴摩西的“出”是为了“找”,牛爱国的“回”同样是为了“找”。
七十年前的的吴摩西,现在的牛爱国,有着共同的亲人,还有相似的人生经历,一个是曹青娥的爹,一个是曹青娥的儿,七十年前,经历了人生种种磨难的吴摩西的老婆跟人跑了,七十年后的生活并不顺意的牛爱国的老婆也跟人跑了,他们两人的心底都乐开了花,在心中默默预期着媳妇跑了之后的美好生活。但是他们身边的人都不允许他们享受这样的快乐,逼迫他们外出找老婆,说出了种种必须要找的理由,使他们没法拒绝,无耐之下只能出去找,相隔了七十年的两个人在这件事情上不谋而合,都是合计着假找,没有诚心实意地去找,是为了应对外界的闲言碎语和压力,而且都是带着或者决定带着女儿一起去找妈。
两人找媳妇的起因是一样的。
吴摩西当初带巧玲找妈,假找,在新乡住了多天,临回家前搞丢了巧玲然后四处寻找不得,无耐伤心之际,想起唯一可以投奔的曾经是自己的私塾先生的汪梦溪,因女儿的夭折而大受打击远走陕西宝鸡谋生,这是在吴摩西二十一年的生命中唯一跟自己的烦闷事无关的人。可是吴摩西投而不得,去了宝鸡没有找到人,只能折回咸阳以卖烧饼为生成,然后成家立业终老一生客死他乡。
牛爱国找人也是假找,因为是假找,所以要找个地方呆些日子就回去了,可是,经过左思右想,去哪里都不合适,所有的熟人都被自己投奔过并且得罪过,即使没有得罪,也因之前做的事儿不太妥当,已经没法再联系,去投奔了。最后,想起在山西长治修高速公路时认识的在工地上做饭的河南滑县的陈奎一,两人当时私交甚好,这是最后一个可以投奔的人。到了滑县找到陈奎一后,发现陈奎一并非如他之前在电话里所说在大酒店里做大厨,收入好,顺风顺水,而是不堪到连10元的洗澡费都付不起,更何况家里孩子的日子过得一团粥,矛盾争吵连绵不断,他手忙脚乱应对不及,牛爱国明白,至此,最后一个可以投奔的朋友到此划了个句号。
两人找媳妇的过程中境遇是一样的。
可是牛爱国的寻人之路,在此时却逢回路转,在滑县时意外得知这里距延津只有一百多里路,于是他决定去延津,寻根摸底,寻找妈妈曹青娥死之前的八年,吴摩西的孙子罗安江到延津来寻找她而她却不知什么原因当时不愿意见,冥冥之中牛爱国感觉到自己跟七十多年前的吴摩西似乎有什么联系,为弄清楚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更是为了找到一把打开自己心结的钥匙,牛爱国决定去延津。吴摩西的找,去找汪梦溪,是想找一个没有过结的,知心的,能谈得来的朋友去投奔,抛却多年来使自己无所成就的“虚”走向“实”,因此改名为罗长礼-----年少时仰慕的在村子里喊丧的人,找回了自我,做真正的自己,在宝鸡寻汪梦溪不得后,折回咸阳开始了踏踏实实的打烧饼的生活;而牛爱国,他还在找寻的路上。
吴摩西和牛爱国找人的另一个共同处:两人都想杀人,可最终都明白了,跟人私奔的媳妇跟那个私奔的人情投意合,两厢情愿,谈笑风声,相谈甚欢;可是跟自己在一起却是沉默寡言,无话可谈。在漫长的婚姻中,夫妻无话可谈的生活是多么可怕,为了找到那个跟自己谈得来的人,为了寻找到温暖和慰藉,不惜抛家弃子。
小说的核心是“找”,几乎每个人都在“找”,找什么呢?找能谈得来的人,找那个知心知已的人,找能够触及到心灵深入交流的人。吴摩西年少时找了很多师傅,最终找到了老詹才知道老詹是自己真正的知心人,老詹业务能力不强,但为人良善,吴摩西跟他合得来,说得着,在吴摩西面临婚姻大事的选择时,他想到老詹,去咨询老詹的看法,接受和采纳老詹的意见嫁给了吴香香。在吴香香成婚后,吴摩西与吴香香无话可说,却跟巧玲说得来,两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两人投缘,在巧玲被人贩子拐走后,吴摩西跑遍所有的城市去寻找巧玲而不得,无耐伤心之际,远走他乡去寻找那个在自己的一生中唯一没有令自己烦恼不悦的汪梦溪。
延津县的县长老史找到了与自己能手谈的戏子苏小宝,两人心意相通,手谈一夜到抱头痛哭,痛哭至深处若被人突然打断无法续起,也就是心中的郁闷无法泄尽之时,也就是两人在走入内心更深处至情至深的交流被人打断的时候,他会勃然大怒,可见人追求心与心的交流的渴望和迫切。
曹青娥在寻,寻到延津,寻到开封,寻找自己的亲人,寻找自己曾经生活的家,寻找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人,可是物是人非,一切都无法寻找到来时的路。
吴香香与前夫姜虎无话说,娶了吴摩西也无话说,于是她找到了银饰店的掌柜老高。他们俩在一起合得来,有说有笑,为了能终身在一起,双方共同抛弃了现有的一切。
庞丽娜在找。她与牛爱国结婚多年,两人无话可说,她孤独,他们都孤独。所以她在找,找那个跟自己说得来的有说有笑的人,找了小蒋,又找了老尚。
章楚红在找,找一个合适的人,能够带她逃离沉闷的婚姻,借以摆脱她与李昆的关系,李昆长年在外经营生意, 章楚红跟他没话说,有话说的时候就是争吵的时候,两人在一起就拌嘴,所以章楚红找到了牛爱国,让他带自己私奔。
为了摆脱孤独,寻找温暖,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人可以破釜沉舟。
宋解放娶了牛爱香,牛爱香比他的前妻老朱更厉害,结婚的第二天就要老宋与他前妻生的两个儿子断绝关系,否则就离婚,老宋无耐只能照办,老宋一辈子受前妻的压迫,二婚再娶依然受二婚老婆的压迫,婚姻关系中没有自我,唯唯诺诺,看人脸色行事。可是他与牛爱国的女儿百慧却说得来,情义相投,两人在一起的说不完的话,原本一个看大门几十年的老头,沉默寡言,自从有了忘年交,却变得爱说话了。所以,老宋觉得,这个婚是结值了。在两次婚姻中被压抑了一生的老宋在百慧这里终于找到了释放的出口。
人是孤独的,在孤独中,寻找能够与自己说得来的人,以此得到温暖和慰藉。可是,很奇怪,所有的人跟自己原本应该说得来的人说不来,反倒是跟身边其他的看似不应该说得来的人说得来,这就是缘份。小说中的人物有跟自己说得来的人,能够说知心话的人,只是这个知心话的程度能有几分,是否能够深入到内心深处,触及灵魂,一次酣畅淋漓的心与心的交流对每个人来说多么的迫切和需要,所以每个人都在寻找,寻找心灵的碰撞,这注定了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孤独。
“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这句话曹青娥给牛爱国絮叨往事的时候说过,话语中的无耐,对现实生活的状况无法改变后的无耐认可和接受。曹青娥早年时对自己的婚姻不太满意,折腾过,有过想法并意欲改变自己的婚姻,改变不成时,只能屈从,婚姻中的她满腹怨言直至老伴去逝,老伴下葬时痛哭并大骂老伴毁了她的一生。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这是吴摩西的孙子罗安江的媳妇朱玉芬在牛爱国为解心中的结远赴咸阳找寻罗安江不得时,发现他有很重的心事,劝慰开导他的一句话,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在经历了中年丧夫,儿子远走异乡打工,在家里枯守一个十来岁的女儿成长的中年妇女,说出了人活着最简单的道理。
这句话与曹青娥对牛爱国所说的类似。两人同为普通的农村妇女,经历了人生的悲苦,体味出人生相同的酸甜苦辣。这些看似简单的话,对三十多岁的牛爱国来说,颇有启发。
人过不惑之年,在经历了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二十岁,意气风发事业有成的三十岁,当跨越四十这个不惑的年龄时,人生的轨道已经确立,往后的日子只需沿着这条轨道亦步亦趋地走下去,想变轨似乎是不可能,年少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壮志雄心渐行渐远,无论眼前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都很难再次选择,人生不易,光阴荏苒,下一个十年弹指间,当年过半百的门槛横在前方时,唯有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