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双人舞”(Le Corsaire Pas de Deux)
“海盗双人舞”(Le Corsaire Pas de Deux)
a.开场慢舞(Adage)——是德里戈的一首名为为钢琴而作的“夜曲:梦之春”(Nocturne: Dreams of Spring)的音乐重新配器。这是他从未打算过用于编舞的音乐。
b.男舞者的炫示部舞(Male Variation)——这是德里戈补充的一个变奏曲,选自佩蒂帕1886年复排自1870年编导的芭蕾舞剧《特里伊比》(Trilby)中的音乐,也许是为了久违的“双人舞”。
c.女舞者的炫示部舞(Female Variation)——音乐选自米哈伊尔•伊凡洛夫(Mikhail Ivanov)和恩里科•切凯蒂1893年编导的芭蕾舞剧《灰姑娘》(Cinderella),由伯里斯•费丁霍夫-谢尔男爵(Baron Boris Fitinhof-Schell)创作的一首快速波尔卡音乐。
d.结尾部舞(Coda)——音乐选自德里戈1895年为佩蒂帕编导的芭蕾舞剧《皮格马利翁,或西普雕像》(Pygmalion,ou la Statue de Chypre)而补充创作的作品。
在近代,”海盗双人舞”已成为世界各地所有的芭蕾舞团选粹演出中最流行的剧目。而且,在许多芭蕾大赛中,舞者也表演这段“双人舞”或其中的片段。
“海盗双人舞”这个选段其实并非原来面貌。事缘在马里乌斯•佩蒂帕重排的《海盗》中有另一个追求者,这个角色在全剧中并不起太重大的作用,只是在第二幕中和男主角康拉德、女主角梅多娜一同跳了一段非常吃力的”情节三人舞”,这个”情节三人舞”的主要内容为康拉德和梅多娜互相表白相爱之情,而另一个追求者也向梅多娜发誓忠诚。这段“情节三人舞”不仅向人们展示三个舞者炫技的华彩,更是欣赏男女舞者相配合的高难度技巧的舞段。至于那另一个追求者为何忽然和男女主角一同跳舞,不但大出风头甚至喧宾夺主,当然我们没有必要探讨原由,康拉德和梅多娜相爱, 确实是不关另一个追求者什么事,但是在马里乌斯•佩蒂帕那个时候的古典芭蕾, 讲究的是场面华丽好看, 所以经常有些游离情节之外的舞蹈, 显得比较冗长, 但也因此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舞蹈片断,”情节三人舞”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人们被精彩的舞蹈迷得神魂颠倒,至于什么拜伦和美丽的诗篇,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这个著名“海盗双人舞”起源是非常模糊的,主要是由于从古典芭蕾舞节目和录象中经常不正确地写上错误的编导或作曲家,尤其是来自俄罗斯帝国,首先是选自许多古典保留剧目中的小品,普遍地导致人们误解,关于”海盗双人舞”,它几乎总是归因于佩蒂帕编导(或“在佩蒂帕之后”),而其音乐是由阿道夫•亚当或里卡尔多•德里戈而作,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路德维希•明库斯。
这个著名的“海盗双人舞” 在舞台上的演出有着丰富多彩的复杂的历史,实际上与马里于斯•佩蒂帕毫无关系,马里于斯•佩蒂帕经常因其创作的芭蕾舞剧而受到赞誉。《海盗》(Le Corsaire)由约瑟夫•马季里耶(Joseph Mazilier)根据阿道夫•亚当(Adolphe Adam)的音乐于1856年在巴黎首演,并于1858年由芭蕾大师朱尔斯•佩罗(Jules Perrot)在圣彼得堡由帝国芭蕾舞团(在佩蒂帕的帮助下)上演,该芭蕾舞剧成为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佩蒂帕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四次复排这部芭蕾舞剧,1899年,他最后一次为皮耶莉娜•莱尼娅妮(Pierina Legnani)复排上演。佩蒂帕委托作曲家/指挥家里卡尔多•德里戈为莱尼娅妮的表演的“古典大双人舞或三人舞”(Grand Pas de Deux à Trois Classique)作曲。佩蒂帕想要让这个芭蕾舞女首席可以炫耀表演技巧,以及她著名的32个“转身挥鞭转” (fouettés en tournant)。这是德里戈创作的所有芭蕾舞剧中最着名的音乐小品:为竖琴而作的短小的上场(Short Entrée),慢舞,为康拉德而作的三拍子炫示部舞,为奴隶而作的三拍子火热的炫示部舞,为梅多娜而作的波尔卡节拍炫示部舞和一个激动人心的结尾部舞,为莱尼娅妮提供了32个“挥鞭转”所需的音乐。佩蒂帕编导的慢舞,以便芭蕾舞女首席与两位追求者合作:奴隶(后来被改称为阿里,在1899年的复排由亚历山大•切克里金(Aleksander Chekrygin)饰演)和康拉德,在结尾部舞只有奴隶和梅多拉参加。同时,佩蒂帕为莱尼娅妮也编导了“大奴隶之舞”(Grand Pas des Éventails),是由梅多娜和康拉德及16名群舞共同演出的
目前还不知道是谁编导了切克里金炫示部舞,虽然有些时候佩蒂帕允许男舞者自己编导独奏,或者他会让帝国芭蕾舞团有影响力的老师克里斯蒂安•约翰逊(Christian Johansson)为他们修订炫示部舞。莱尼娅妮最初的炫示部舞,多年来经常被替代,可能是佩蒂帕为芭蕾舞女首席编导的最困难的炫示部舞之一。
然而,确实是还另有二次,在帝国芭蕾舞团上演的《海盗》确实包括了一个由康拉德和梅多拉在第一幕/第2场中跳舞的双人舞。一是在1887年,里卡尔多•德里戈(Riccardo Drigo)为艾玛•贝索内(Emma Bessone)的表演创作了一个新的双人舞和恩里科•切凯蒂(Enrico Cecchetti)编导的《海盗》,最终被从芭蕾舞剧中删除。 1903年,谢尔盖•莱加特(Sergei Legat)在石窟场景中添加了自己创作的双人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1887年里卡尔多•德里戈作曲的“海盗双人舞”或莱加特1903年表演的都不是今天的著名的“海盗双人舞”。
1915年1月24日(儒略历1月11日),芭蕾大师塞缪尔•安德里亚诺夫(Samuil Andrianov)(帝国芭蕾舞学校(Imperial Ballet School)中最著名的指导老师,是年轻时乔治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的老师,)提出为玛丽娅芭蕾舞团根据佩蒂帕1899年版本复排了一部新的《海盗》作品,大致保持佩蒂帕1899年编导的版本不变,还是为其补充创作的“扇子舞”(Pas des Éventails)和佩蒂帕1863年插入的“六人舞”(Pas de Six)),特别是在第一幕/第二场编导了一段新的 “情节三人舞”(Pas d'action à Trois)以取代原作中的“奴隶之舞”(The Pas d'esclave),这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海盗双人舞”,但它最初是由三位舞者在舞台上演出的“三人舞” (Pas de trois),是由剧中人物古尔丽娜和舞伴男奴隶及另外一个求爱者共舞(这与原作第一幕“奴隶之舞” 中另一个追求者的部分相同)。它首先由塔玛拉•卡尔萨文娜(Tamara Karsavina)饰演梅多娜,安德里亚诺夫饰演康拉德和米哈伊尔•奥布霍夫(Mikhail Obukhov)饰演的另一名追求者一起舞蹈(这个追求者后来在苏联时代被称为雷布(Rhab)的新角色所取代,因为这个角色在俄语里是众所周知奴隶的意思)。
佩蒂帕于1904年退休后,在玛丽娅芭蕾舞团中更为常见的是,由舞者选择各种来源的音乐片段集成到新奇的小品中。所谓的“海盗双人舞”就是其中之一,就像之后创作的许多著名的”双人舞”。 现在几乎总是将“海盗双人舞”的音乐归功于阿道夫•亚当(Adolphe Adam)或里卡尔多•德里戈。尽管大部分音乐的作者是德里戈,但是并不是专为《海盗》而作,用于这个“双人舞”的音乐都不是来自全本的芭蕾舞剧《海盗》或阿道夫•亚当。音乐实际上是根据里卡尔多•德里戈不同时期创作的音乐进行集成的和俄罗斯作曲家伯里斯•费丁霍夫-谢尔男爵(Baron Boris Fitinhof-Schell)的音乐。这在20世纪初期,它越来越普遍地创造出一种音乐模式,并且“海盗双人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自1915年以后,由卡尔萨文娜的炫示部舞来取代变得已经相当频繁,但在俄罗斯,特别是在玛丽娅剧院,她的炫示部舞仍然包括在”海盗双人舞”之中(这个炫示部舞由阿尔蒂纳娅 •阿希穆拉娜娃在1989年基洛夫/玛丽娅芭蕾舞团上演的的录象版本的《海盗》中,以及由朱莉•肯特在1999年美国芭蕾舞剧院上演的录象中)。
从1915年开始,“海盗双人舞”(德里戈的音乐和安德里亚诺夫编导)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成功,并且几乎每次都不得不加入到复排阿道夫•亚当的芭蕾舞剧《海盗》(因此取代了另一个德里戈于1887年创作的原版“双人舞”,并且是全本芭蕾舞剧《海盗》的一部分(仍然在第一幕/第二场中)中,直到1915年。
安德里亚诺夫在1915年编导的“情节三人舞”(又称”海盗双人舞“),在苏联时代经历了的一系列修改。
1931年5月15日,俄罗斯尊敬的教育家阿格里平纳•瓦加诺娃(Agrippina Vaganova)瓦加诺娃为基洛夫芭蕾舞团复排了芭蕾舞剧《海盗》(米哈伊尔•杜德科(Mikhail Dudko)饰演康拉德)。1935年,瓦加诺娃将安德里亚诺夫1915年的“古典大双人舞或三人舞”改为“双人舞”( Pas de Deux),将康拉德从舞蹈中删除,就成为了梅多娜和另一个追求者的“双人舞”。 瓦加诺娃是为了康斯坦丁•谢尔盖耶夫(Konstantin Sergeyev)和她的明星学生纳塔利娅•杜金斯卡娅(Natalia Dudinskaya)合作作为毕业演出。
1936年,基洛夫芭蕾舞团再次复排《海盗》,由纳塔利娅•杜金斯卡娅饰演梅多娜,米哈伊尔•米哈伊洛夫(Mikhail Mikhailov)饰演康拉德,瓦赫坦•恰布基安尼饰演奴隶。瓦加诺娃在1936年修订了“情节三人舞”,并于1939年将这个“双人舞”插入到自己在基洛夫芭蕾舞团上演全本版的《海盗》中,由加林娜•乌兰诺娃(Galina Ulanova)和尼古拉•祖布科维斯基(Nikolai Zubkovsky)主演。
1930年,基洛夫芭蕾舞团伟大的首席舞者瓦赫坦•恰布基安尼(Vakhtang Chabukiani)对“海盗双人舞”中的男舞者炫示部舞进行了修改,其成为最有影响力表演的男舞者。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他在舞台上表演期间,为男舞者舞者加入了更加敏捷的舞步和艺术编导元素。他诠释的“海盗双人舞”中另一个追求者这个角色,从本质上成为所有男舞者舞者所饰演这个角舞蹈的标准,所以它一直保存至今。1962年,恰布基安尼根据佩蒂帕的版本复排了新版本(在此期间,追求者变成了阿里,因此编导进行了更大的变化),并增加了男舞者的舞蹈部分。并将其中的“情节三人舞”改为”海盗双人舞”。
1955年5月31日,彼得•古谢夫(Pyotr Gusev)为列宁格勒小剧院复排《海盗》,请指挥家尤金•(Eugene Kornblit)为他的作品创作一个新的音乐。 虽然芭蕾舞大师保留了佩蒂帕帝国时代传承下来作品中的传统插曲,但他放弃了几乎所有亚当于1856年的原创乐谱,转而采用亚当1840年2月21日首演的芭蕾舞剧《海盗》( L′Écumeur de mer;The Pirate)和他其它作品中的音乐。如:1852年的歌剧《我若为王》(Si j'étais roi)。 通过这种新音乐,为芭蕾舞剧中的主角创作了主题音乐。还包括了一个新角色——将雷布的这个角色改名为阿里(Ali),被称为奴隶——一个从奴隶演变而来的角色,并让他在芭蕾舞剧其余情节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他曾参与苏联玛丽娅剧院早期上演的全本芭蕾舞剧《海盗》中的“海盗双人舞”。
最终她的经典“海盗双人舞” 已基本定型。要全本芭蕾舞剧中演出仍然是“情节三人舞”,但在晚会芭蕾上表演“海盗双人舞”时就变成了梅多娜的阿里的双人舞(现在在上演的全本芭蕾舞剧中能看到,“三人舞”与“双人舞” 略有不同,因为它结合了阿里的角色,尤其是慢舞的引子(Adagio d'introduction))。
“海盗双人舞”原版芭蕾舞女首席的炫示部舞在整个演出历史中已被多次取代。1958年,努里耶夫与阿拉•西佐娃(Alla Sizova)参加瓦加诺娃芭蕾舞学校毕业典礼,首次演出了“海盗双人舞”。对于她的表演的炫示部舞音乐是采用作曲家安东•西蒙(Anton Simon 1850-1916)为小提琴独奏而作的“舞会的回忆”( Souvenir du bal),一首很有特子传统的波尔卡节奏三拍子音乐,这是1902年亚历山大•戈尔斯基(Alexander Gorsky)复排佩蒂帕的《唐•吉诃德》梦幻场景中所谓的“树妖女王”的独舞间奏曲并从中获得了名声(今天这段音乐几乎总是错误地归入路德维希•明库斯名下)。
在1960年11月5日,鲁道夫•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从苏联基洛夫芭蕾舞团滞留西方后。1961年,他自己和玛戈•芳婷(Margot Fonteyn)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 in London)晚会上首次上演了”海盗双人舞”。 由于康拉德在这个”情节三人舞”中处于次要的地位,而鲁道夫•努里耶夫早年在苏联莫斯科芭蕾舞比赛的时候,跳的就是 “海盗双人舞”中的阿里一角,说明这个角色正是他的拿手杰作,因此他改编“海盗双人舞”作为他和玛戈•芳婷的看家好戏,也就顺理成章了,他采用了阿拉•西佐娃这个女舞者炫示部舞,也许是因为它更适合抒情的芳婷。多年来,努里耶夫将这个舞步升级成为西方的标准,完成了为芳婷插入的炫示部舞。
另外一经常跳的一个女舞者炫示部舞,通常是用原来的芭蕾舞女首席的独舞来代替,最初由选自佩蒂帕/明库斯《舞姬》(La Bayadère)中的“大古典情节舞”(Grand Pas d'action)甘扎蒂的炫示部舞来取代。这个炫示部舞实际上是选自由切萨雷•普尼作曲,佩蒂帕1868年编导的芭蕾《沙皇康达甫耳(或康达甫耳王)》(Tsar Kandavl (or Le Roi Candaule))中著名的“维纳斯之舞”(Pas de Venus)在苏联早期时候可能被添加到《舞姬》之中。
在他的演出中,努里耶夫拥有由皇家歌剧院的指挥约翰•兰奇贝里(John Lanchbery,1923-2003)根据德里戈原版钢琴缩编谱精心策划 “原创”音乐,为“海盗双人舞”来创作一个新的配器音乐。可能是因为当时西方唯一可用的乐谱就是钢琴缩编谱,因为里卡尔多•德里戈的原始管弦乐乐谱仅在俄罗斯有售。鲁道夫•努里耶夫首次介绍给英国观众的“海盗双人舞”,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为它不但让在西方芭蕾舞坛极受尊重的玛戈•芳婷有机会展尽她的才华,更让观众看到苏联一流男舞蹈员的惊人造诣。努里耶夫在这场舞蹈中翻腾跳跃,其舞步之艰难以及技术之纯熟令所有观众都为之瞠目结舌,从此”海盗双人舞”就成为他们合作演出时的常备节目。才使西方国家的广大芭蕾舞爱好者了解到这个”海盗双人舞”。
今天,约翰•兰奇贝里创作的音乐仍然在西方很多的芭蕾舞团在使用,鲁道夫•努里耶夫的这个”海盗双人舞”成为世界各地芭蕾舞团主要的保留剧目。但兰奇贝里的编曲在某些部分是自命不凡和夸张,特别是在慢舞和男舞者的炫示部舞中。兰奇贝里几乎完全没有触及女舞者的炫示部舞,而他对结尾部舞的改编是过分的,让人甜的受不了。
自从努里耶夫改编了”海盗双人舞”之后,今天它不但在西方,甚至在前苏联和今天的俄国都成为热门节目,世界上不论哪一个芭蕾舞团都以“海盗双人舞”作为炫耀男女主角技术的剧目,这段双人舞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更是男女舞者炫技的华彩舞段,其中的旋转(Prouette)与辉煌的快舞(Grand Allegro)已展现至人体极限。也是考验每一个男舞者的技术试金石,以至于多年来在国际芭蕾舞比赛中,很多选手(尤其男选手)总要以由这段“情节三人舞”演化而来的”海盗双人舞”展示自己的技术能力和舞蹈技巧。当然,它对女舞蹈员也有极为严酷的要求。如今,芭蕾舞观众没有不知道”海盗双人舞”的,而它原来”情节三人舞”的面目反倒较少有人知道了。
1977年,奥勒格•维诺格拉多夫(Oleg Vinogradov)复排了彼得•古谢夫1955年版本《海盗》,恢复了佩蒂帕为“海盗双人舞”设计的原始编舞方案,将最初于1899年上演的“古典大双人舞或三人舞”,改编成世界著名的舞步。
关于奴隶阿里(Ali)
芭蕾男首席舞者米哈伊尔•奥布霍夫在1915年首演的“情节三人舞” 饰演一个求婚者角色,到1937年,由芭蕾男首席舞者尼古拉•祖布科维斯基饰演的这一角色时,除了剧中人物的名字演变成一个大家熟知雷布(Rhab)(Rhab在俄语里是奴隶的意思,因为这个角色在俄罗斯是众所周知的),被确定为康拉德的奴隶发誓忠诚梅多娜成为她的仆人。在20世纪40年代初这个期间,基洛夫芭蕾舞团的芭蕾男首席明星舞者瓦赫坦格•恰布基安尼饰演这一角色,剧中人物的服装是穿着一条松松垮垮的裤子和上身用一连串的皮带装饰绑成一件衬衫,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服装包括现在的标准头上戴着从前额突出羽毛。当彼得•古雪夫于1955年在列宁格勒小剧院上演他复排版本《海盗》时,将剧中人物雷布被改名为阿里,使得芭蕾舞剧中的部分情节变得更加通俗一些。从剧中的一个求爱者人物改为单纯异国情调的奴隶,同样引起了编导对”海盗双人舞”的修改,在许多舞者在表演角色时,编导为角色增加更多的跳跃元素和异国情调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