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肿不堪——中国台湾LVTH-6两栖火力支援车
1972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批次退役LVTH-6两栖火力支援车,并以高价出售给菲律宾和台湾省,后者将购买的LVTH-6全部配备给海军陆战队第651团,又于1976年2月8日正式改编为H6炮车营,下辖3个战车连和1个后勤保障连。
1992年,由于LVTH-6的传动部件老化严重,台湾省不得不请来Napco公司善后,更换了全新的动力组件。自此,LVTH-6便一直活跃于反登陆军事演习。

在基本构型上,LVTH-6采用“驾驶舱-战斗室-发动机舱”的布局,车组乘员5人,通过车顶舱盖出入。

在火力配置上,LVTH-6安装了一座旋转式三人炮塔,搭载了一门105mm/L22.5的M49型榴弹炮(备弹100发),辅助武器为一挺7.62mm的同轴机枪(备弹2000发)。
此外,车顶还安装了一挺12.7mm的M2HB重机枪(备弹600发)。
(主炮最大俯仰角为-5°~+60°)

在装甲防护上,LVTH-6为全钢焊接结构,车体装甲平均厚度为10~16mm,仅能抵挡7.62mm通用机枪和步兵轻武器。炮塔则是一体铸造而成,平均厚度为27mm,能够抵御200m外的12.7mm重机枪的射击。

在动力系统上,LVTH-6换装了一台720匹马力的12V-71T涡轮增压柴油机,搭配2前1倒的艾利逊CD-850-5型液压变速箱,公路极速可达48km/h,倒车极速13km/h,越野性能一般。
水上行驶由履带划水前进,时速可达11km/h。
整车战斗全重可达39吨,功重比约为18.46,加速性能合格。

LVTH-6作为一款两栖火力支援车,原本的作战定位是掩护两栖装甲运兵车及陆战队员,专门针对敌方的火力点和碉堡。不过,在台湾省这边就转变成了反登陆装备,显得有些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