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46. 玉兔金鸡

2023-06-09 04:15 作者:喝啤酒的猫头鹰  | 我要投稿

得法忘言

       《庄子·外物》云: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舍卫国到了,尚未得“玉兔”,师徒二人就已经得法而忘言。

       临近佛地,却又遇高山,唐僧心中悚惧不安,悟空劝他,书中写道:

       行者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旁边笑倒一个八戒,喜坏一个沙僧,说道:“嘴巴,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里禅和子听过讲经,那里应佛僧也曾见过说法。弄虚头,找架子,说甚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沙僧说:“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长话,哄师父走路。他晓得弄棒罢了,他那里晓得讲经?”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这师徒二人,宛如当年佛祖拈花不语,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舍卫城祗树给孤园

       舍卫城祗树给孤园,这是佛陀在世时,比较著名的讲经场所。

       《金刚经》第一句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西游书中也解释此园子的来历:给孤独长者问太子买了,请佛讲经。太子说:‘我这园不卖,他若要买我的时,除非黄金满布园地。’给孤独长者听说,随以黄金为砖,布满园地,才买得太子祗园,才请得世尊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给独孤长者尚未用黄金铺满园子,太子已然深受感动,便和给独孤长者一起用黄金铺满园子,一共恭敬礼佛,请世尊讲经说法。

 

三次姻缘

       自从渡过通天河之后,唐长老命犯桃花,前后有三次姻缘。一者,女儿国;二者,陷空山无底洞半截观音金鼻白毛老鼠精;三者,假扮舍卫国公主的玉兔。

       书中言道: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

       说明,就是须要三次。

       前两次都是美貌的佳人,而这次本回目倒先写的御花园如何如何漂亮,之后才是假公主登场。

       对于这个玉兔,书中写道:那妖精见事不谐,挣脱了手,解剥了衣裳,捽捽头,摇落了钗环首饰。跑到御花园土地庙里,取出一条碓嘴样的短棍,急转身来乱打行者。

       那些妃子有胆大的,把那衣服、钗环拿与皇后看了,道:“这是公主穿的戴的,今都丢下,精着身子,与那和尚在天上争打,必定是个妖邪。”

       那兔精变作“假婵娟”,只因“国王没正经,爱花引得妖邪喜”,后来迎会真公主,是为“真阴归正”。

 

       关于“玉兔”,道家内丹学派有话要说:

       《金丹四百字》云:日魂玉兔脂,月魄金乌髓。掇来归鼎内,化作一泓水。

       解曰:魂主木,木能生火,故神者,魂藏之。魄主金,金能生水,故精者,魄藏之。苟能吸风以养神,吸气以养精,精神混合调和于鼎内,则为一泓水。

       天地交真液,日月合真精。会得坎离基,三界归一身。

       解曰:心液下降,肾液上升,则天地交真液矣。魂是乌之精,魄是兔之精,则日月含真精矣。若人晓得坎离交媾之基,则天门开,地户闭,日照崑仑,月生沧海,而三界在吾一身矣。

       简单说来,以内丹道学看来,此回目写的是:雄里内含雌质,真阴却抱阳精。两般和合药方成,㸃化魂灵魄圣。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化龙形。鸡飧亦乃化鸾鹏,飞入真阳圣境。

 

       听从唐僧的建议,国王用“大雄鸡千只,撒放山中”,用来除去蜈蚣之毒,并改名为:宝华山。

       我国的宝华山在南京城外,梁代建有宝华寺,是志公禅师讲经之所,据传此禅师为济公活佛的原型。明代万历年间,寺庙被扩建,更名隆昌寺。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

 

何辨真假

       前者,犀牛精变幻,佛身为假;这里,玉兔变幻,公主也为假。犀牛精有法力,且并无作下什么大恶,虽然吃些香油,却使得方圆之地风调雨顺;玉兔,将公主扔在野外,是因前世“一掌之仇”,前世公主曾打了玉兔一掌,但不该“配唐僧”。

       在这接近佛地的地方,遇到这两个妖邪,且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

       《楞严经》云:佛言: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佛说: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況非法?

       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46. 玉兔金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