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之锤 B-4重型榴弹炮
心血来潮,水个专栏。
第一次知道有叫B-4榴弹炮这个玩意儿是在《伟大的卫国战争》(纪录片的名字应该是叫这个)
那是还小,所以留下的印象还挺深刻的

她是前苏联用来打击难以攻克的工事时的重锤
口径:203毫米
总重:15.8吨
炮管长度:5,087毫米
最大射程:17,500米
炮口初速:607米/秒
高低射界:-2~+60度
左右射界:各30度

她的诞生不算顺利,设计完成后在实际的组装与测试中都暴露了许多问题,还被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给插了队
该炮只装备最高红军统帅部控制下的炮兵预备队和集团军属炮兵营,直到1939年前,B-4榴弹炮在各种演习中都没有上佳的表现,但却是各种阅兵仪式上的宠儿。在1931~1941年间,苏联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和哈尔科夫举行的每次阅兵活动中,都出现了B-4榴弹炮的身影,它成为了红军强大实力的一种标志。实际上,参加阅兵式的B-4榴弹炮并不装备作战部队,而是一些训练用火炮,其中一些因缺少重要部件而无法发射炮弹。即使是交付作战部队的B-4榴弹炮也很少开火,主要是基层部队得到命令,必须爱惜这些庞然大物!B-4榴弹炮一般编入集团军直属预备队炮兵营,每营12门,主要任务是实施高射界射击,毁伤距战斗地域前沿较远的敌目标,也可用来直瞄敌土木工事

B-4型榴弹炮第一次参加实战是苏芬战争,面对用高标号水泥建造的芬兰“曼纳海姆防线”,苏军常备的152毫米榴弹炮表现力不从心。同样是在斯大林的亲自过问下,B-4型榴弹炮运抵苏芬前线,采用直瞄射击的方式,强行突破了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
B-4型榴弹炮在苏德战争早期并没有特别显著的表现,反而因为机动困难被德军缴获了不少。但是随着苏军开始转入反攻,B-4型榴弹炮在城市攻坚战中开始显示自己大口径的优势。在列宁格勒战线上,一门B-4型榴弹炮的炮弹甚至在打穿地下三层楼板后才爆炸,“斯大林之锤”的绰号便从此开始扩散开来。
ps:奇怪,为什么没查到B-4榴弹炮在卫国战争的表现呢?难道我记错了?


真“斯大林之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