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耳娘的设定为何具有魅力?
在现代网文与大部分奇幻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在故事里看到,一个面容姣好的人类年轻女性。她会具有着兽耳,或许是尾巴,亦或者两者兼备的这种早已经被人类所退化,或者从未存在过的特质。
这甚至在某一类的作品里面,成为了一定会登场的设定。
在不少观众在对其表示能够理解,并接受这种艺术化的表现下,我们可以看到。
甚至这种设定本身,就存在相当的拥趸。
而真正重要的是,在这其中也不乏诸如《fate》《赛马娘》这种有着相当可观成绩的的商业作品。
由此,笔者决定在这里向大家分享自己对于这种设定的理解认知,阶段性的总结当前笔者自身的学习经验。
并由衷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交换更多朋友对于此类商业作品进行解析共同学习进步的朋友。
首先我们先将兽耳娘这种设定进行定义:
在这时我有了一个极为有趣的发现。
那就是包括且不限于兽耳:半精灵、矿石病、赛博改造等,这些在更为宽泛的抽象概念下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它绝大多数,只是因为各自世界观的设定而有着各自独特的异化。
在以抽象的概念去理解兽耳娘这种设定下。
将其中的元素抽离出来,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所包含的基本元素:就是人与某物的结合。
它可以是兽耳,也可以是任何基于其作品世界观下,任何对人体本身进行改造的结果。
其中,笔者以最为极端的《赛博英雄传》为例。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创造出了一个将自身大脑放在生化犬的身体里,从而主动放弃人类这一身份概念的角色。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作品中的表现,仍然是一个具有着人类的思考理解与认知情感的存在。
以此,我得出了一个较为粗糙区间划分。
并有了以下结论。
这种设定:对于人与物的结合,必须是客观,可以用肉眼直视就能够看出区别的存在。
其次,这种结合异化下所呈现出来的角色,必然保留着与我们通俗理解中并没有与正常人明显的思维,逻辑情感。
但因为其与我们正常理解的‘常人’所存在的客观事实性差异。
这使得角色因此成为了一个因为‘客观’原因而被众人可以直视目睹下的‘异类’。
所以,想必您也已经猜到了我对于这种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会有着怎样的总结了。
那就是人的异化。
我们能够欣然接受并且理解这种人的异化表现结果。
在并不能否认诸如兽耳,尾巴这种本身会具有着性吸引力的情况下。
我们也客观认识到,这客观上具备着展现出角色的魅力的工具性。
而在我们所划定的人与物结合的区间中,显然——那并不仅仅只包括兽耳娘这一种设定的。
那么,诸如在赛博朋克下,主动将自己的大脑方如生化改造过后的动物身体。
这种异化的表现形式,显然也具有着吸引读者猎奇心理的工具性。
而在血源诅咒的世界观中,猎人,这种依靠注射鲜血恢复生命值,或者强化自身在梦境中的力量。
其本身却被‘亚楠居民’视作为在猎杀之夜‘被关在房门外的异类’
这同样是种将猎人与采血瓶结合,将人进行异化,从而塑造出了血源诅咒世界观。
因而我们能够清晰的发现。
尽管表现形式,目的,不尽相同,但我们却可以很好的通过这种将某个,或者特定类群的人类集体进行异化的方式。
从而能够以这种标签化的形式,非常迅速,且便捷的达成对于读者吸引力的目的性。
基于商业作品本身对于吸睛,降低认知与理解难度的需求,并尽可能的希望用最小的成本达成这一目的的基础上。
或许,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商业作品,要采取这种艺术表达的方式。
我们从中也不难发现,这种将人异化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很好的规避对于人物角色本身塑造的困难。
因为往往作品的受众会因为这种异化结果,从而本身对于作品潜在的可能表现形式有着自己的主观期待。
这种期待本身对于商业性的作品而言是一柄双刃剑。
它既能很好的迎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并以最简单高效的方式让读者以标签化的形式快速接受故事本身的情况下。
这也大大降低了作者创作的自由度。
这点,我们可以在漫威DC超级英雄系列:这种通过‘异化’简单粗暴的将人塑造成为‘英雄’的方式可以看出。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其所具有的优缺点与局限性。
我们只需将角色本身进行异化在保留着其作为人类身份的代入感的同时,将能极其有效率的迅速将其进行异化细分。
他可以是具有某些猎奇吸引力的赛博生化人犬。
也可以是只要被异化后就可以成为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
同样,也能够成为得到金手指后通过修炼变强从而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古典网文男主。
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工具,在进行人物角色塑造时具有着天然的优势。
但现在我们也同样能够在市场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如此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这种异化。
很容易被优秀的同行‘经典复刻’。
而依笔者的拙见,或许这也正是所谓的‘脑洞文’大行其道的原因。
我们却总是仍旧能够从中看出,这其中故事逻辑的底色所具有惊人相似性的原因。
当我们在如此工业化生产着此等同质化严重网文的同时,却又孜孜不倦的有着大批读者愿意为之买单的情况下。
商业化的文娱作品,难道真的就只能发展至此了么?
下期,我将分析远瞳与他的作品《异常生物见闻录》《黎明之剑》《深海余烬》
以从中学习借鉴,再辅以为了赚钱的二次创作的前提下,我将对这位,我认为是被市场严重低估的作家的作品进行结构。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得到您积极评论与分享。
让更多有志于令商业化文娱作品有所进步的同行们,得到互相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