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新技术革命没有改变性别歧视结构,女性仍然是弱势,是首先被排斥的段落...


戴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个说法,说的是所谓女权成了资本赚取流量的工具是成立的,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工具。资本不是专门选择女权来赚取流量,而是任何产生了流量的都会收到资本的青睐,都会被资本选择出来。
戴老师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是带有一些男性情绪,并且这个问题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戴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的观察首先回答的是:“资本主义,尤其是当下资本主义它甚至不维护男权,它只要能够创造利润,只要能提供更高的利润,它就会去拥抱、会去青睐、去扶助。”(这是第一个最初步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第二个,戴老师认为女权问题或者说性别问题在这些年来的中国网络上之所以如此突出,在全球Metoo运动等,这种全球性的凸显本身来说就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说为什么女性问题成了问题就是问题,而是在于二十世纪所遗留给我们的,或者说二十世纪的具有创造性的、具有批判力的批判理论其实始终围绕着三个基本的主轴:阶级、性别、种族。最有生产力的、最有战斗性的思想和文化产品,文化成果的产生。而今天硕果仅存的只剩下了性别,所以关于性别的诸多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也是一个让我们认识二十世纪所遗留的非常好的切口。
阶级问题:当二十世纪成为过去,被宣告为一个大失败所终结的世纪,当二十世纪最后一个阶段,全球最强音之一就叫做告别革命和审判革命的时候,阶级问题完全的就被非法化了。我们现在不止是在说阶级分化、贫富分化、社会两极化,阶级固化。比如说:是否允许被言说,还是禁止被言说。老师不是在讨论禁令的问题,而是在讨论整个公众心目当中,在公众的接受当中大家把它非法化了。这样的一种既是革命年代的创伤记忆,又是后革命的一个主流构造,它使得就是对阶级问题的讨论变得非常的要么是老旧、过时,要么就是完全被厌恶拒接,要么彻底的被禁止。
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之交如果按照Piketty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来说,全球性的问题就是贫富化,全球的问题按照他的说法叫做快速的倒退工艺十九世纪末。十九世纪末是继承世袭型资本主义,老师举了个例子说是“拼爹式资本主义”。无外乎使用一个专有名词,一个经济学的公式来告诉我们上层空间被封闭。我们才明白二十世纪的福利社会,中产阶级主体等原来是拜二十世纪革命动荡所赐,它在此之前并不是常态,高福利制度、社会保障不是常态。



种族问题:冷战终结之后马上出现的就是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全球泛滥,然后恐怖行动、恐怖袭击的普遍发生,再然后反恐意识形态作为欧美国家——美国主导的意识形态开始覆盖了世界。他成了一种“霸权统识”,而反恐意识形态同时召唤着恐怖主义,它跟恐怖主义形成了一个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相互构造的一队。恐怖主义也开始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反叛的人群都可以命名为恐怖主义。在这样一个大语境之下,这边把非西方国家的这些走投无路的人开始用原教旨主义的名义去组织他们所谓的这些恐怖行动,那边可能是回之与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的、种族主义的这样一个回应。在这样的情形下宗族问题就变得不再是一个民族要独立的那个意义上的,一个具有进步性的、具有丰富能量的一个议题。
在这两个主要的批判性议题都褪色了以后,性别问题就变成了唯一一个还有合法性的,还带有社会批判能量的一个议题。(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当这一轮技术革命整体的改变劳动生产方式的时候,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开始把实物经济生产全部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去了。于是在发达国家只有非物质生产,在这样的一个变化发生的时候,性别区隔变得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所必须依赖的因素。而我雇佣一个劳工的时候,我过去必须要求的是体力保障,要求她哺乳期不能缺职。但是当所谓的Home Office(在家办公)的时候差异就不是那么巨大了。一边是好像这样的一个改变,另外一边会看到这场所谓的技术革命造成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开始在整体的改变劳动力结构的情况下开始整体的制造弃民,一部分人成为绝对的剩余劳动力。于是逐级向下的排斥结构仍然延续着两性,延续着所有的其实与偏见。

阶级、性别、种族的歧视偏见丝毫没有改变,在这个排斥过程中,女性任然是弱势,首先被排斥的段落。所谓的平权或者平等的那个经济实践是发生在某一个社会层次,而不是发生在整体的这个社会层次之间。
具体到中国,同时要强调的一个就是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反省伴随着一些非常有趣的过程。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对于西方的PC逻辑(政治正确)和白左的警醒和清算原本是一件好事,我们终于意识到西方的历史脉络未必是我们的历史脉络,西方的文化诉求未必是我们的现实诉求。而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这样的一种西方主流的政治正确(阶级、性别、宗族)上的政治正确未必真正的触碰和改变了西方社会的不平等结构和歧视结构。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老师在网络的观察中,它变成了一种带有偏见和歧视的自我合理化。它使得在中国网络上一些令老师发指的种族偏见和性别歧视还有阶级歧视。

我们批判西方的逻辑是不给我们寻找自己的资源,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警醒自己等而是变成了另一种自我中心的、为我独大的。
老师举的例子:老师看到一个新闻说那个冷链携带新官病毒的原因,所以中停止了对拉美的深海鱼类的进口。很多公司专门为中国捕鱼的,马上面临破产、失业等。后面的跟帖主基调基本是“不用太担心,新冠过去了还会买你们的东西等”..老师评价道,这种调子只在白人殖民者那里看到过,因为我们的需求改变了你们的生产,我们将决定你们的生产,将决定你们的生活。这样一种在主人的姿态中....回到性别问题上,老师认为一边是合法化的,一边其实也是某种在倒退的状态中,就会表现为一种所谓的两性战争。
阶级分化(阶层现象)
- 阶级分化,某些阶级或阶层的分子因其经济地位发生变化而成批转入其他阶级或阶层的现象。在社会经济、政治变动的一定条件下发生。以中间阶级或阶层的变化最为显著。如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小资产阶级的极少数人上升为资产阶级;大多数人贫困破产,补充到无产阶级队伍中
贫富分化(经济学术语)
- 语贫富分化是指人们之间的财富出现了差距,财富是以货币来表示,贫富分化也就是说人们之间支配的货币出现了差别。
两极分化 (经济学术语)
两极分化 ,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