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争雷霆载具资料】“镖”号驱逐舰(1935年配置)

2022-02-07 00:39 作者:萌蜀黍是我  | 我要投稿

“镖”号驱逐舰(1935年配置)外形示例

概述↓

       类型:驱逐舰

       权重:3.7

       原产国:意大利

       设计师:不详

       首船下水时间:1931年10月21日(该舰下水于1932年1月25日)

       所属系列:“箭”级

       同系列产量:8艘(意大利皇家海军装备4艘)(箭、镖、萨埃塔、斯特拉勒、九头蛇、斯佩塞、查拉、联络)

尺寸与重量↓

       排水量:2100.0吨

       全长:96.15米

       总宽:9.75米

       吃水:3.15米

       船员总数:185人

       最少操作人数:55人

动力配置↓

       引擎数量:2台

       引擎原产国:不详

       引擎品牌:帕森斯

       引擎类型:蒸汽轮机(齿轮式)(由3台燃油锅炉提供蒸汽)

       引擎型号:不详

       主机功率:44000马力

       通算功重比:20.95马力/吨

       推进器数量:2具

       推进器类型:螺旋桨

机动性↓

       最大前进航速:37.8节

       最大后退航速:14.6节

       “1/3动力”前进航速:9.7节

       “2/3动力”前进航速:20.0节

       “巡航”前进航速:26.5节

       “全速”前进航速:35.1节

       10.8节加速时间:6.6秒

       27.0节加速时间:17.4秒

       极速加速时间:29.5秒

       极速制动时间:34.5秒

       全动力转向速度:26.5节

       全动力转弯半径:169.84米

       船舵数量:1具

续航能力↓

       续航距离:4600海里(12节)

生存力↓

       隔仓段数:7

       船体外板厚度:16毫米(钢板)

       上层建筑外板厚度:4毫米(钢板)

       一级火炮装甲:前部12毫米,两侧12毫米,顶部12毫米

武器配置↓

       一级火炮:2组双联装(4门)120毫米奥托1936型舰炮,身管倍径L50.0,最大炮口动能10599.86千焦,弹药基数800发,单管射速8发/分钟,发射间隔7.5秒,适配弹种HE/APHEBC/HE-TF,弹丸重量22.8/23.49/22.8千克,初速每秒950/950/950米,装药当量1630/1300/1630克TNT,引信临界厚度0.1/5/0.1毫米,引信触发延时0/6000/0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21/154/21毫米,2.5千米最大穿深21/112/21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21/81/21毫米,7.5千米最大穿深21/66/21毫米,10千米最大穿深21/58/21毫米,15千米最大穿深21/53/21毫米,水平转速20度/秒,垂直转速20度/秒,纵向射界45/-10度,接舷火力密度32发/分钟(1.875秒/发),接舷最大投射12.528千克/秒

       一级自动武器:2组单装(2门)40毫米维克斯·特尔尼1915/1917型机关炮,弹药基数3000发,单管射速200发/分钟,25发弹箱供弹,重装填时间3.5秒,10米最大穿深3毫米,100米最大穿深3毫米,500米最大穿深3毫米,1000米最大穿深3毫米,1500米最大穿深3毫米,2000米最大穿深3毫米,水平转速30度/秒,垂直转速24度/秒,纵向射界80/-5度,接舷投射200发/分钟

       二级自动武器:2组双联装(4挺)13.2毫米布雷达1931型机枪,弹药基数12000发,单管射速500发/分钟,30发弹匣供弹,重装填时间4秒,10米最大穿深27毫米,100米最大穿深27毫米,500米最大穿深23毫米,1000米最大穿深21毫米,1500米最大穿深19毫米,2000米最大穿深17毫米,水平转速75度/秒,垂直转速65度/秒,纵向射界85/-11度,接舷投射1000发/分钟

       鱼雷配置:2组三联装(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弹药基数6枚SI250/533.4X7.2I型鱼雷,弹重1700千克,战斗部当量270千克TNT,远程模式10千米(37.8节),快速模式4千米(48.1节)

评价↓

       该型舰艇为比较典型的条约后期型驱逐舰,技术性能与条约中前期的驱逐舰相比存在较大的提升,且在设计、外观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该舰具有穿透力较为强大的主炮,虽然装填仍然偏慢,但已比“旋风”级更快,在炮击上主要的削弱在于弹药内填充的炸药当量降低,毁伤特性存在下降,在采用的鱼雷上,该舰的鱼雷略轻于“旋风”级,但战斗部当量和航速均有一定的提升,雷击效率更高,其最主要的火力强化在于防空,虽然以30年代中后期乃至40年代的标准来看仍然极度寒酸,但在其服役初期,13.2毫米联装机枪构成的近距防空火力已足够对当时较为普遍的双翼飞机构成较大威胁,防空效率要高于只安装有40毫米机关炮且机关炮弹药性能不佳的“旋风”级,同时该舰也具有较为迅捷的航速,机动性较为突出,生存能力则达到同时期相近吨位同类舰艇的主流水平。在外观方面,该舰采用长艏楼船型,前舰桥直接安装于艏楼及其后方的延长结构之上,前舰桥尺寸远远大于条约中前期出现的大部分驱逐舰,且前舰桥顶部安装有在当时标准而言类型较为新锐的火控系统,即射击指挥仪,和通常只安装测距仪的条约中前期型驱逐舰相比,其火控系统效能明显更高,因此其主炮组反应较为迅速,开火射击的理论命中率也要更高,由于搜索和定位目标的一部分工作由更加先进的系统负责完成,该舰的桅杆相对较为短小,基本失去承载瞭望台等观察设施的功能,理论上仅作为信号旗杆或通信天线使用,这一变化使其侧视轮廓相对较具有现代感,与此同时该舰采用了倾斜角度明显大于“旋风”级的飞剪艏,烟囱数量减少到1具。

“镖”号驱逐舰(1935年配置)俯视图

“镖”号驱逐舰(1935年配置)侧视图


【战争雷霆载具资料】“镖”号驱逐舰(1935年配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