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名词
疮:体表皮肉发生的各种损害性疾病的总称
疡:又称外疡,指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
肿疡: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破溃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
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
发:病变范围大,初起在皮下疏松的部位,突然红肿蔓延成片,中央明显,四周较淡,边缘不清,灼热疼痛,3-4日皮肤湿烂,随即变黑,腐溃,伴见明显的全身症状
根脚:肿疡的基底部
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
应指:指患处已化脓,用手压按时有明显波动感
护场: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能够约束邪气,使之不至于深陷或扩散所形成的局部作肿范围
袋脓:溃疡疮口较小,或切口不当,两脓腔较大,犹如口袋之形,导致脓液不易排出而蓄积袋底
胬肉:疮疡溃破后,出现过度生长而高突于疮面或暴露于疮口之外的腐肉
缸口:慢性溃疡长期不愈,疮口边缘增厚,犹如大缸环口之状者
臖核:当某部位感染时,继发引起颌部、肘部、腋窝部、腘窝部或腹股沟等相应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其表面光滑、质中,按之作痛
走黄:由疔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急危证候
痔:凡肛门、耳道、鼻孔等人之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
漏:溃口处脓水淋漓经久不止,犹如滴漏故名
疳:凡黏膜部位发生浅表溃疡,呈凹形有腐肉而脓不多者
结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
瘤:瘀血、浊气、痰滞停留于人体组织之中,聚而形成块物者
岩:病变部位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固定不移,形似岩石,破溃后疮面中间凹陷较深,状如岩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