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进科学】想要画质细腻,认准“视网膜”就对了

2023-01-12 16:37 作者:泰坦军团  | 我要投稿

市场背景

选购显示器时,有哪些参数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不管是对于打工人、游戏党或者电影迷来说,显示器的“尺寸大小”和“分辨率”一定是所有人都绕不开的关键点。关于显示器需要多大、什么分辨率合适的问题,玩家们众说纷纭。有人说24英寸够用,还有人说32英寸打游戏才爽,有人说必须“2K”以上才清晰,还有人说“1080P”也够用,究竟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今天就来科普一下显示器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关系,让大家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而且画质清晰的显示器。


问题描述

经常有网友联系我们咨询这类问题:显示器选多大尺寸比较好?多少分辨率才没有颗粒感?显示器PPI是什么?PPI怎么计算?XX显示器的推荐使用距离是多远......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与显示器的屏幕尺寸与分辨率直接相关。

所以今天,真相组将给大家讲讲显示器的尺寸与分辨率,系统性地和大家聊聊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析过程

1、屏幕尺寸怎么得出来的呢?

有人说那不是产品详情页会写出来吗?

确实没错,但我们还要知道它是怎样测量出来的。

屏幕尺寸说的是显示器对角线的长度,量出来显示器面板的长和宽,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对角线的长度,再通过单位换算,就得出这台显示器的屏幕尺寸了。

或者还有更加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就是直接测量屏幕对角线的长度。

2、接下来聊聊分辨率

拿一台屏幕比例16:9的27英寸1080P的显示器为例,27英寸指的就是屏幕尺寸,1080P则是这台显示器的分辨率。

1080P分辨率的含义指的是显示器物理分辨率为:1920*1080PX(PX为英文Pixel的缩写,中文翻译为像素),屏幕横向分布了1920列像素点,纵向分布了1080行像素点。

约定俗成地,2K一般就是指2560*1440PX、4K一般就是指3840*2160PX。


3、PPI又是什么,如何计算它?

PPI是英文Pixels Per Inch的缩写,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显示器屏幕)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量,是根据屏幕尺寸与分辨率,代入特定的计算公式后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影响屏幕清晰度的关键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英寸(Inch)并非面积单位,它是一个长度单位,1英寸=2.54厘米。也就是说,PPI计算的是显示器对角线上每英寸直线穿过的像素数,而不是每平方英寸的面积中拥有的像素数。计算方法如下图:

那么,27英寸1080P显示器的PPI是多少呢?

将参数代入上图中的计算公式中,就可以知道这台27英寸1080P分辨率显示器的PPI是多少。

所以现在我们就知道了27英寸1080P分辨率显示器的PPI为82。那么,82PPI的显示器的画质究竟清不清晰呢?会不会有颗粒感?这里就引入了一个概念,叫“视网膜”级别清晰度。


4、27英寸的显示器需要多少PPI能达到“视网膜”级别?

显然,屏幕的PPI越高,你看到的画面就越精细。

在iPhone4的发布会中,乔布斯提出了一个概念——视网膜屏幕。他的解释是“PPI达到300以上,屏幕在10英寸(25.4厘米)外观看时,人眼就不会察觉到像素点的存在,屏幕显示效果就十分细腻,图像细节也会很丰富,这就是视网膜屏幕。”

那27英寸1080P的显示器才82PPI,离300PPI相去甚远,岂不是满眼尽是像素点?

其实,手机的“视网膜”标准和显示器的“视网膜”标准并不一样,因为手机的使用距离是10英寸(约25厘米),所以要达到“视网膜级别”的观看体验需要300PPI,而谁会把脸贴到27英寸的大屏显示器上看?是否能够察觉到像素点的存在,除了屏幕的像素数量之外,与观看距离也有很大影响。

那么27英寸显示器要达到“视网膜”级别,需要多少PPI才可以呢?

根据业内人士研究,27英寸屏幕的最佳观看距离是约70厘米,而使用距离为25厘米的手机需要300PPI才能称之为“视网膜”级别。根据比例关系:

70/25=300/X

通过计算得出X≈107

所以,27英寸显示器在使用距离为70厘米时,要达到“视网膜”级别,需要PPI达到107以上。(精确计算与比例计算结果误差较小,这里使用比例方法进行简单计算。)

5、常见规格的显示器是多少PPI?要达到“视网膜”级别需要多少PPI?

我们都知道,“视网膜”级别与观看距离有关,而不同尺寸的显示器,最佳观看距离也不一样,所以达到“视网膜”级别需要的PPI也不同。

由于显示器PPI由显示器分辨率和尺寸这两个参数计算而来,这里就对不同分辨率和尺寸的显示器进行展开讨论。我们以泰坦军团常见的产品作为参考,选择屏幕比例为16:9的显示器,分别找出1080p、2K、4K分辨率下有几种屏幕尺寸的显示器。

1080P分辨率显示器常见尺寸:21.5英寸、23.8英寸、27英寸

2K分辨率显示器常见尺寸:23.8、27英寸、31.5英寸

4K分辨率显示器常见尺寸:27英寸、31.5英寸

(24英寸近似于23.8,32英寸近似于31.5英寸,所以可以近似看作PPI相同)

接下来算出来各个尺寸与分辨率的显示器的PPI 是多少:

当我们把PPI计算出来后,接下来就要计算各尺寸下的显示器达到视网膜级别屏幕要达到多少PPI了。

这里需要先得出各个尺寸显示器的最佳使用距离。

根据科学研究,在垂直方向的人眼自然视区是10°,在范围内观看显示器无需转动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而显示器最佳观看距离与屏幕高度有关。

通过三角形计算公式得出最佳观看距离大约是屏幕高度的2倍左右。所以我们需要显示器的屏幕高度,而16:9的显示器对角线、宽、高的比例为18.35756:16:9

我们先把屏幕尺寸进行单位换算,把英寸换成厘米。随后通过比例,就能计算出显示器的高度。(单位:厘米)

最佳观看距离就随之而出了。有了最佳观看观看距离之外,我们就可以知道显示器达到“视网膜”级别屏幕的标准。

再将两个表格的数据进行对比,就能够知道那些尺寸、分辨率的显示器满足“视网膜”级别屏幕的标准。


6、那么我们可以直接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显示器吗?

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大,最佳视距也在逐渐增大,这意味我们距离显示器越来越远,但实际生活是这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大多数人的习惯是把显示器在放置在电脑桌上,鼠标键盘则放在显示器前使用。但是人的手臂长度只有七八十厘米,使用大尺寸显示器的时候,若要达到显示器的最佳观看距离,那么我们就摸不到鼠标键盘了。

因此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完全按照最佳观看距离计算结果去判断。由于显示器的最佳视距最多只能与胳膊长度保持一致,同时也受到桌面宽度的制约,因此,这里我们以70厘米左右的距离作为显示器的标准使用距离,这与27英寸显示器的最佳视距基本保持一致。

所以,27英寸以下可按照先前计算结果,27英寸以上显示器按照107PPI为最终结果。

7、另一方面,既然PPI越高越清晰,那是不是显示器的PPI越高越好?

的确,PPI越精细越好。但我们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显示器分辨率越高,价格往往越贵,且对主机的需求消耗越高。

所以,我们在选择显示器的时候,并不是PPI越高越好。有的时候,比如玩FPS游戏,过高的PPI反而会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我们只需购买PPI刚好达到视网膜屏幕级别的显示器就能够保证非常清晰的视觉观感。


真相组总结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总结了达到“视网膜”级别屏幕PPI的最低标准:

1080p分辨率下,21.5英寸的显示器最符合视网膜级别屏幕的要求。

2K分辨率下,27英寸以下的显示器符合视网膜级别屏幕的要求。

4K分辨率下,屏幕尺寸在41英寸以下,均符合视网膜级别屏幕的要求,且尺寸越小,成像越细腻。

到这里各分辨率下符合视网膜级别的尺寸标准已经出来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仅为理论数据,人与人之间由于使用环境、坐姿、近视等诸多因素,即使是相同的显示器,不同的用户使用感受也不尽相同,用户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体验进行抉择。

泰坦军团P28H2V显示器,拥有28英寸、4K分辨率IPS屏,画质清晰度超越“视网膜”级别标准,适合对画面细腻度有较高要求的玩家选择。


【走进科学】想要画质细腻,认准“视网膜”就对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