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郎之《爱情宝典》:朱重自立门户复秦姓,瑶琴飞花令后成魁首
2003年这个分水岭,之前,朴实无华心沉意静,之后,则喧闹无度有恃无恐。
《爱情宝典》是那个年代诞生的,具有古典美与现代意识流互为相辅的优秀品类剧。
以前的剧,即使剧名似是大俗,但内容绝对大雅,现在的很多剧名,听着好像不俗,内里却俗不可耐。
俗,也不一定不好,俗,也可以雅俗共赏,关键看是不是能接住地气,是不是能引起共鸣。
“卖油郎”这个单元,依然和每个单元相同,在弘扬着善恶有报的理念。
朱重勤恳踏实,但也防不住小人的处心积虑。
他卖油实诚,人们都喜欢跟他买,这也令铺子的伙计妒忌,伙计和丫鬟合谋,给他赶出了家门。
离开油铺前,他眼有热泪,并不是可怜自己没多拿点什么,而是感激养父的养育之恩。
汴梁到临安,死里逃生的瑶琴,却没逃出青楼老鸨的妖言惑众。
她跳出火坑,又进贼坑,晕过去多少次,可没多少人在乎她身体是否抱恙,只是怕她破相没法赚银子。
她拼了,也反抗了,但效果甚微,她还想见父母的心愿,是支撑她苟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夜晚,月凉如水,她的思乡之情,因月亮悬挂于天,而浓得化不开。
她想起很多,想起父母,想知道他们是不是平安,也想起自己。
“我是想起自己,更想原来的自己”
说到这里,她的泪就扑簌簌流下。
在青楼的飞花令比诗会上,她得了魁首,可这也没什么值得庆幸,当红的头牌花魁,好看不好听。
想离开青楼的出口处,立着从良必须掏重金的拦路牌。
一进了这样的地方,就算先穷后富贵,但名声是一定不中听了。
有银两,也不会来这种地方,委曲求全,想从良,良人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花魁娘子,已经名满临安,王孙公子都想一亲芳容,连卖油郎见到花魁的第一眼,也丢了神。
从养父家出来,朱重租了房,恢复了本来的秦姓,还是做着担油卖油的老本行。
赚辛苦钱,靠脚力的勤快,叫回秦重的卖油郎,一眼万年中,也有了赶紧赚够十两银的宏愿。
因为只要有十两,就能够见花魁一面,他第一次见到像天仙一样的女子,心动也有行动。
花魁虽然是花魁,但是她这个如花似玉的人,并没有在最红的时候,对金银有什么迷恋。
她没钱没着落的时候,被认识的大叔拐卖,被老鸨软硬兼施地制作成摇钱树。
不是因为他人想得利,她也没有必要,在丧尽天良的人之间做周旋。
卖油郎为了见瑶琴一面,在攒钱,但瑶琴坐在轿子里,掀起轿帘,却看上他手里未开的荷花。
这未开的荷花,加上一把青莲藕,是他卖油底子的酬金。
秦重觉得油底子不值钱,没好意思收采莲人的钱,采莲人就用含苞待放的荷花代了铜钱,给了秦重。
花,可比十两银,更让瑶琴喜欢。
傻乎乎的卖油郎秦重,实在人有实在人的福报,花魁瑶琴不是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