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副主教的多种称呼

2023-03-11 02:23 作者:eslian  | 我要投稿

雨果在书中提到他时,总共使用了这样几种称呼:克洛德·弗罗洛·,克洛德,教士(有的版本有时也译为神甫),堂克洛德,副主教:

克洛德·弗罗洛克洛德是他的本名,代表着不加任何身份、职务修饰的他本人;

教士是说明他的身份,即一个修行的僧侣;

堂·克洛德相当于他的官方敬称,类似于“克洛德大人”,代表着他的社会地位(更倾向于表达他的小贵族出身、绅士、学者);

副主教是他的职务,象征着他的权力,也反映着他所代表的宗教神权;和堂·克洛德不同,这个称呼是具有权力属性的,书里出现的次数也非常多。

有意思的来了,这几种称呼的使用看似比较乱,但其实是适应不同的谈话对象的。

克洛德·弗罗洛:雨果主要在前文介绍他的家世、过往经历的时候频繁使用这个称呼,后面虽然也有几处提及,但提到的比较少,尤其是“弗罗洛”这个姓氏,全书中几乎没有不带前面的名字而单独提及的。越看到后面,这个姓名出现得越少,意味着作为不加任何身份、职务修饰的他本人逐渐消失了,他从给予他姓氏的世俗家庭中留下的秉性也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宗教教育给他的身份和职务,这暗示,故事发生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被神职身份磨灭了本来自我的人。

克洛德:出于他的视角,在谈及他自己的一些事情或感受时,会使用这个称呼;有时与约翰互动的场景,也会使用这个称呼,因为约翰是他的血亲,使用这个称呼比较亲近。

教士:当描写他和爱斯梅拉达的几个重要场景时,尤其是描写他和妹子的互动时,最主要使用的称呼就是“教士”,比如地牢表白、刑场表白、红门钥匙、绞刑架下,几大情节均是如此。这暗示,在妹子看来,她并不知道他是谁(没有姓名),也不知道他具有什么社会地位(堂克洛德),更不明白他具有的权力(副主教)。这表示,妹子对他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在她眼中,仅仅能从其穿着看出他是一个“教士”而已,他和其他穿一身黑衣的教士并无不同。

堂·克洛德:和国王、御医、沙莫吕大人互动时,以及和学生甘果瓦、弟弟约翰交谈时,雨果最多使用的称呼是这一个,意味着在这些人眼中,他是一个社会地位高、智慧过人、应当予以尊重的人。

副主教:御医、平民、其他贵族(如百合花)都是这样称呼他,和甘果瓦、约翰交谈时,在一些有卡西莫多出现的场景,使用最多的是这个称呼。表现出在这些人的眼中,他是宗教神权的代言人,是“掌管世人灵魂的”权力者;有趣的是,在他偷窥时,雨果也主要使用这一称呼,形成了一个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对比:一个宗教神权的代言人,在偷窥他人行淫。

关于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副主教的多种称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