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专访郑永生教授:能成巅峰,用心一也

2023-07-29 08:50 作者:智慧医美圈花面  | 我要投稿


“既然已经站起来了干嘛还要躺平?”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虽然已经离开大学几十年,郑永生教授还是能脱口而出《劝学》中这段最经典的语句。这是他人生的基本写照,也是他的真挚追求。
作为国内首批眼、鼻整形专家,也作为北京同仁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创建人,他是整形美容界无法忽视的一面旗帜;作为东北人,他却自认不是时代的佼佼者,只是接受了时代的馈赠而已。


从黑土地离开之后,他再也没有回头,为了他心中的“整外梦”,他从一而终、倾力付出,他始终相信,坚持在肥沃的土地耕耘,一定能收获别样的“茁壮”;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躺平的人生毫无乐趣,进取的人生才不留遗憾。


躺平

是“懒汉思想”



郑永生教授,出生在一个物质供给困难的年代。
“我们那时候没有‘享受’二字,只有吃苦、奋斗。”


在他的思想深处,始终谨防“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更坚决杜绝“享乐主义”,所以,他旗帜鲜明地反对“躺平”、“摆烂”等这类论调。
“都说中国人站起来了,既然已经站起来了干嘛还要躺平呢?”
近两年,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许多人不堪忍受来自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选择“躺平”、“摆烂”,并逐步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
“躺平,绝不可取!”


在郑永生教授看来,虽然社会的评价依据和评价标准在不断改变,甚至对于一件事会形成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应是主流。
“环境不好、形势不好,等等借口,其实就是一种放弃,放到以前,就是‘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
他诘问持“躺平”态度的人,“躺平的时候,你有没有向自己内心指一指,问问自己是否心中有愧?”


肥沃土地

庄稼长得壮


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到分配至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从事整形外科工作,再到作为特殊人才进入北京同仁医院创办整形外科,谈及成长,郑永生教授始终强调“土壤”的重要性。


“肥沃的土地长得庄稼就是壮,贫瘠的土地咋折腾也不行!”
他认为能走进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是非常幸运的,还开玩笑地说,一不小心走进了殿堂。
“八大处,把技术的基因植入给了我。”
他说他更幸运地碰到了宋儒耀教授、陈宗基教授这样的“大师”,一路跟随下来,在耳濡目染中自己学到了许多做学问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步入北京同仁医院,他说,同仁医院巨大的学科优势,为自己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同仁医院,给了我一个舞台。”


他认为,北京同仁医院拥有全国乃至全球最好的眼耳鼻喉科,“每年来眼科问诊的病人就有100万。”因此,自己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给了自己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郑永生教授的认知中,与平台相比,个人始终是渺小的,所以,他能分享的人生经验,就是“跟对人、走对路、做对事。”


不平凡

是比普通优秀一点


今年6月,郑永生教授被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眼整形美容分会聘为终身名誉会长。
他认为这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他很珍惜。


在他眼中,人生没有所谓绝对的“成功”。
他很真诚的说:“你们认为我还不错,但是我觉得我还没成功。”
相比成功,郑永生教授更希望大家追求“不平凡”。
“把普通事做的越来越好,你就可以不平凡。”
在他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先天资质差距很小。


“其实大家和优秀者之间的差距很小很小,那种差距就好比,你的身高有一米七,不平凡的人,身高也不会达到一米八,他最多是一米七一。”
那么,我们要如何变得优秀呢?
每天坚持、努力一点点,经过长此以往的坚守而已。
郑永生教授说,自己从来没有给自己设置过遥不可及的梦想。
相比“梦想”,他更在意眼前。
“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要把今天过好,把眼前的手术做好,把当前的患者治好。人生其实也是这样,我们不要给自己说,我以后一定会怎么样。”

专访郑永生教授:能成巅峰,用心一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