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类试题绝对是今后面试的热门!|带你梳理清楚相关知识

基层治理相关知识梳理
要理解好基层治理,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
1.基层社会治理的本质问题:维权与维稳, 根源是利益问题。
解决办法:画出最大同心圆,满足好社会主体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让大家由衷感觉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那么维稳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解决了。单纯的维稳不解决利益问题,那就是本末倒置。
启示:在各类的基层治理的问题中,我们要尤其注意好,把握利益这个核心的问题。对于合理的利益一定要维护好,满足好,即使当时没有办法能做到满足,也一定要做到利益替换,用对等的,或者更大的更多的利益去替换当前的利益,让大家看得到变化,得的到实惠,利益可以是物质上的利益,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利益。
2.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
明确的社会治理机制的提法: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目前最多提到的就是社会和公众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共建共治和共享。枫桥经验启示我们基层的问题,绝大多数其实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有事好商量,很多事情坐下来好好谈一谈,没有什么不好解决的。比如民主听证会,社区恳谈会,专家咨询会,建立民意直通车,市长热线,电视问政等制度都是很好的办法。另外呢就是要调动好社会力量,
例子:比如上海杨浦区有54个睦邻中心,这些都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来进行运营的,他们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养老、助残、亲子、心理咨询等多项的公共服务。截止目前,上海已经建成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239家,服务网络已经实现了市、区、街镇三级的一个全覆盖。再比如这次上海疫情中,京东通过自杀式的单项物流配送模式,向上海运送物资,3000多名的快递小哥分成了14批次,每一批送货后原地隔离,接着下一批快递小哥再顶上接着配送,14天一循环,周而复始,保障每天都有人力来配送物资,这些都是公众和社会力量的巨大能量。
3.把握好基层治理的新要求
只要就是精细化、人性化、智慧化、法制化、专业化等等,这些原则啊,可以作为大家在提对策时的一个参考,其他的呢,都好理解,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精细化。时代在发展,我们面临着比以前更复杂的需求,只有用绣花的功夫才能有针对性。其实社会治理问题的产生,很多都是因为简单粗暴。
例子:比如说江苏那道关于油条的题,其实只要把堂食和打包带走的油条,分开进行一个保存,就可以保证不同油条的温度了。比如上海当街打死柯基犬这条新闻,也是因为对宠物的精准识别,分类处置欠缺。做到精准,我们是可以把很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的。比如,城市里现在都有的停车难问题。上海杨浦区他们就制定了一个潮汐方案,就非常的精细,这个方案让居民区和周边的机构停车资源共享。夜间的时候呢,将小区溢出的车辆停泊到附近的超市、大学缓解小区的车位紧张,白天的时候呢,将小区闲置的车位可以提供给周边的上班族,收入用于小区的环境整治。
不过呀精细化就得有人手、有财力。于是呢,这就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目前基层资源短缺的一个现状,压力责任层层传导, 负责政策执行的的一线却缺乏责任相对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权力的资源。
例子:以北京12345接诉即办热线为例,从19年到21年,已经累计受理了3134万件的投诉,2021年更是高达1335万件,最高一日达到5.6万件,帮助人民解决问题的背后呢,是基层人员日复一日的沉重工作压力,所以我们现在更多的讲,要把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把资源下放,配齐配强基层组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