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快乐|内山生贺-NOTE夏日美食篇(翻译)

是内山的付费小作文-夏日美食的翻译。看之前请内心默念,翻译这人是文盲,她语文不好,算了,算了。
夏日美食之鲇鱼篇
鲇鱼是夏季的时令鱼类。根据地方不同多少有些区别,但基本上日本的禁渔期都在11月-5月期间,到了6月便会陆续开始解禁。夏天的美食数不胜数,但我最喜欢的还得数烤鲇鱼。不,正确来说应该是曾经最喜欢吧。住在老家的时候,一到夏天我妈就会去超市或者鱼摊上买鲇鱼回来,烤来给我们当晚餐吃。对小时候的我来说,不管是烤的也好煮的也罢,因为有鱼刺这个麻烦的存在,比起鱼类我还是更喜欢肉类。但唯独鲇鱼是个例外,烤鲇鱼的剔刺对那时的我来说一点都不麻烦。看样子我是真的很喜欢吃鲇鱼。爽口的鱼肉洒上食盐,可以说是人间美味。如果再淋上酢橘汁或者是柠檬汁那又是别有一番风味。虽然小时候并不会太在意四季的变化或是时令美食,但对我来说餐桌上出现了烤鲇鱼便意味着夏天的来临。
其实我还亲自抓过鲇鱼呢。小时候我上的体操班一到夏天就会举办亲子活动。具体名目是叫合宿还是野营,我已经不太记得了。总之就是会组织带小孩们去亲近大自然,连着住好几天。夏天那么热,我觉得比起外出游玩,家长其实更想在家休息吧。大概是幼儿园又或者是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也不情不愿地被带去参加这活动。那次亲子活动的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抓鲇鱼。记忆中不是让小孩自己进小溪里抓,而是工作人员事先准备好鲇鱼,放进一个池子里让我们去抓。现在想想这操作真的是很迷。我记得当时我就默默吐槽过“直接让我们吃现成的鲇鱼不香吗”。小时候的我可真的是个第一时间发现大人的自相矛盾后,便会立刻指出问题的坏孩子。
现在的我是绝对不会去干抓鲇鱼这种事的。鱼确实很好吃,厨师的料理技术也确实令人咋舌,但徒手抓鱼也是真的讨厌。话说,抓过的人估计都知道,抓鱼如果不掌握技巧的话,就算抓住了也还是会被滑溜溜的鱼逃走。没记错的话,貌似是要先把鱼逼到角落里,让它无处可逃之后再用双手去抓,这样子成功的概率会比较高。一不小心就打开了对今后的人生毫无用处的记忆仓库,接下来十年都不需要再想起来了。
当时自己抓到的鱼最后应该是撒上盐,串起来烤了吃了。吃法和庙会小摊上卖的烤鱼一样一样的。记忆中、我应该、吃的很香。关于亲子活动我大概只记得这么多了。估计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快乐的回忆了。睡不惯的床,并不是很熟的体操班伙伴,笨重的住宿行李。开心的事情一件都没有。现在唯一能记起来的只有当时背的斜挎包重死了这事。最后的最后因为练了也没什么长进,我直接连体操室都没去了。
我的美食知识大部分都来源于年少时期看的《美味大挑战》和《厨师爸爸》这两部漫画。两本都爸妈买回来的,类似的书柜里还摆了好多。我当时闲着没事就会找出来看。我家真的有多好美食漫画,也不知道是当年流行这类漫画还是单纯是因为父母喜欢。除了刚刚提到的两本,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将太的寿司】。以及在牙医那边看的【主厨】【包丁人味平】(日本牙医那里都会放很多漫画)
《美味大挑战》早期有一回就是关于鲇鱼的神回。具体是收录在漫画第8卷的 《鲇鱼的故乡》这一回。《美味大挑战》主要讲的是主角山冈士郎和他的父亲海原雄山为在料理上一决高下而不断进行美食对决的故事。《鲇鱼的故乡》这一回,父子两以鲇鱼天妇罗为主题进行了美食对决。至于为什么说它是神回,主要是因为当时评审京极万太郎品尝了雄山做出的天妇罗后给出的食评在网上火了。本作品的卖点之一便是角色品尝美食时流露出的感动以及有趣的食评台词,其中,《鲇鱼的故乡》这回中评审品尝美食时突然哭出来的一幕更是令人震撼。单这一回我小时候就看了不下10遍。欲知详情请务必打开《美味大挑战》第8卷看看。因为是长篇连载漫画,所以后期的漫画氛围和前期截然不同。前期因为出场人物较少,设定较为简单,台词也不会太长,值得一看。
虽然长大之后已经实现了美食自由,但我其实已经好几年没有吃过鲇鱼了。一是自己本身不做饭,所以不会特地买鱼回来烤。二是自己也没有什么常去的日料店。久违地看了《鲇鱼的故乡》,突然好想吃鲇鱼。今年夏天得去吃个鲇鱼。
夏日美食之玉米篇
夏天有很多美味的时令蔬菜,在众多夏季蔬菜中我最喜欢的是玉米。淡绿和黄色的绝美搭配,每年上街看到这一光景时我都会感受到夏天的到来。玉米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吃法,但不管怎么料理都很美味,这点也让人激动不已。话说貌似玉米可以归类于谷物,据说玉米和小麦、大米并称为世界三大谷物。说实话我是没有认真考虑过蔬菜和谷物是如何定义的,但想想墨西哥的饼皮,但也不是不能理解说玉米是谷物的心情。这点真的很不可思议。
现在的日本已经毫不费力就能吃到正宗的塔可、卷饼这类墨西哥料理了。说到塔可,以前的我是DON塔可(类似妙角脆)的毒唯来着,和薯片截然不同的口感,再加上它独有的酸味真的让人欲罢不能,是我非常喜欢的零食。把Don塔可吃了个遍之后我才尝试的真正的塔可,所以到现在一提到塔可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还是零食don塔可。除此之外,我早上经常吃的谷物麦片里面也会经常用到玉米。看样子,不只是夏天,生活中到处都有玉米的身影呢。
小时候一到夏天,我妈就会煮玉米给我们吃。虽然味道无可挑剔但是它吃起来真的很麻烦。需要用牙把横竖排满的黄色颗粒咬着吃,而且吃的同时还要配合自己的速度,吃完手动转到还没吃的那一面。最重要的是玉米很难啃干净,总是会留一些在玉米芯上,吃剩的玉米芯外观是真的不敢恭维。小时候我经常看着玉米芯感叹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食物。煮玉米真的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食物。
和家里的煮玉米不同的是,庙会上吃到的基本上都是烤玉米。而且调料也不是盐而是酱油调制的酱料。烤玉米也十分的美味。在身着浴衣来来往往的人群的喧嚣中,无数的小吃摊上屡屡升起白烟,还掺杂着各种小吃的香味,这份杂乱正是庙会的乐趣。(因为疫情)各地的夏季庙会和花火大会都被迫中止的今年实在是缺了点味道。好想回到以前在众多小吃摊的包围中,边走边啃香香玉米的时候。
提到夏日庙会我总是会想起我小学有的【儿童会】上的抬轿活动。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个活动诶。记忆中这个儿童会的主办方并非是学校而是地方组织。各地区组织将那片儿区的小孩召集起来举行各种活动。具体是怎么个运营方式我已经不记得了。不,与其说是记不得,不如说是没搞懂更为正确,毕竟当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唯一记得的是这个【儿童会】说白了就是周末家长们轮流当班,陪一群小孩子玩的聚会罢了。现在想想真的是不可思议,我小时候竟然是会去参加儿童会,广播体操,逛庙会,如此积极和外界交流的人。也有可能是因为90后的童年娱乐项目比较少导致的。将来,如果我在哪里买房定居了,会不会又变回小时候这种生活方式呢。不,大概不会。
小时候每年夏天都会举行抬轿子活动。先是大人抬轿,之后会换成小孩,然后大人们在一旁守着。参加过儿童会的我自然也是穿着抬轿服抬过轿子的。在大人们的催促中,一群小孩嘿咻嘿咻喊着口号前往目的地。不过在途中,路上会设好几个休息点。休息点上摆满了附近居民准备的零食和饮料。我每年就是冲着这个去的。五颜六色的饮料、刨冰、小点心、加了味噌的黄瓜等等,种类极其丰富。没记错的话,玉米也是有的。酷暑中抬着轿子疲惫不堪时吃上一口真的超级无敌美味。虽然本篇章的主题是玉米,但其实真正好吃的是和自己朋友以及邻居们在外面品尝的所有食物。
过完极其充实的一天后回到家等着自己的却是稀松平常的生活。准备晚饭的老妈,和瘫在沙发上看高尔夫节目的老爸。徒然,强烈的寂寞涌上心头。抬轿归来的我现在完全就是通宵玩high了的状态。我期待的是您二老在响彻云霄的音乐背景中跳着舞来迎接我好吗。 Hoichoi三部曲中学到的东西你们都扔掉了吗?夏日庆典结束,明天又要上学了。又要回到无聊的每一天了。这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力感。当时我有把这份心情传达给了父母,但并没能获得他们的共鸣。现在吃玉米时还会顺带记起这份悲伤。
小时候的这份不满导致我长大后变得很喜欢熬夜了。问题是熬夜又给我带来了新的烦恼,但这有点偏题了,就此打住。成年后,喜欢上喝酒的我,经朋友介绍在一家日料店邂逅了玉米天妇罗。玉米天妇罗真的是绝佳的配酒小菜,我对玉米的喜爱又增加了。已经成年的现在就算是喝个通宵也不会被人骂了。想要再度过一次那样的夜晚。
夏日美食之饮料之卷
暑假天晴的时候,随口和小孩说一句“今天天气这么好,你出去浪吧”的时代已经终结,在现在这个小孩出门前,如果不事先确认好当天的气温和日照强度,并告知他们不要玩过头,要及时补充水分的话便会被认为不负责的2020年代,支撑着居住于日本的人们活下去的唯有便利店的冰拿铁。
在夏天极度难熬的日本,炎炎夏日的午后遇到的便利店可谓是沙漠里的绿洲。作为抵达终点前让我避难的谢礼,还是买点什么走吧。从冰箱里拿出塞满冰块的塑料杯(对第一次进便利店的人来说想找到它还是挺难的)拿到柜台去结账。付完钱后开启和咖啡机的对话:“今天也好热啊,麻烦来杯冰的~”说完按下按钮。紧接着机器便会开始给我们制作咖啡。该如何消磨咖啡完成前的等待时间,世界至今还没有得出统一答案,但看着窗外,一想到结束后就又要回到外面的炎热地狱,我不由地戴上了墨镜。咖啡完成后,盖上盖子,插入吸管。刚一脚踏出店外,便被室外的炎热撂倒的你,估计会忍不住想一口气将饮料喝完吧。一口气当然是喝不完的,最多喝掉3/2。这时你又会想“都喝掉这么多了,索性把剩下的喝完,当场把空杯扔垃圾桶里更来得省力。”到头来,还是逃不过在便利店门口就被喝完的命运。这便是便利店的咖啡拿铁,一个寿命极其短暂的饮料。
好像十几年前便已经有便利店开始卖自制咖啡了,但像现在这样,各大连锁便利店都开始贩卖了的是在2010年以后。黑咖啡、拿铁再然后是像甜点一样的饮品,到现在甚至还有了季节限定咖啡或者是高档咖啡的存在。伴随着各大便利店的激烈竞争,店内原创饮品的种类也是日新月异。自制咖啡俨然已经成为了便利店的招牌商品之一。
由于大多便利店的自制咖啡都是自助的,所以刚推出的时候,不是很懂操作方法的我没有尝试的勇气。除此之外,当时还有一个阻止我尝试的理由是我一开始先入为主地认为便利店的味道终究是比不过咖啡专卖店。直到有一天,我看着店内空无一人,便抱着试试的心态,买了一杯便利店咖啡,结果成功被它的美味所折服。不单单是味道,它的完成速度和价格也是令人佩服。自那以后,我便开始热衷于喝便利店咖啡了。夏日酷暑,即使家中还有我泡好的挂耳咖啡在等着我,我也还是会忍不住买便利店咖啡回家。虽然并非所有的时代新产物都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我能确定的是,以前是绝对无法如此简单地就能品尝到如此美味的咖啡。然后,我一想到未来可能还有更美味的饮品在等着我,陡然就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白天能靠冰拿铁度过,那么晚上该怎么办呢?会喝酒的人我推荐麒麟的【本搾り】果酒。这个牌子的果酒主要是以伏特加为底,然后和各种水果混合,制造出多种口味的产品。除了柠檬味、西柚味、酸橙等一年四季都有的招牌味道,它还时不时会推出用当季水果作成的季节限定味。看一眼配方表你便能知道这果酒还是无香料、酸剂添加的无添加酒。顺带一提,我最喜欢柠檬味,一直都有在回购。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每晚都沉迷于自制鸡尾酒中。那段时期,我为了追求终极一杯,四处寻访酒庄,还踏入了学问很深的蒸馏酒的世界。并且在没日没夜的鸡尾酒创作中,我开始不满于瓶装的果汁,用起了鲜榨果汁。即使是如此挑剔的我,对【本搾り】也是没有半分不满的。感觉靠这酒就能活下去了,根本不需要浪费时间去搞什么自制酒。有可能就是因为我遇到了这款酒,我的自制鸡尾酒热潮才渐渐淡下去了吧。鸡尾酒基本上高度数是标配,但是这款酒度数只有5%,非常适合日常喝,对烈酒敬而远之的人也能很好地品尝到鸡尾酒的美味。真的很强。
夏天正值欧洲联赛开幕,喝喝小酒看看足球赛真的很爽。不过我仔细一想,小时候我其实是棒球迷来着。当时作为巨人粉,我一有比赛就蹲在电视机前,比赛结束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冲到广播面前给巨人队加油。去东蛋看过好几次的比赛,也收集了很多棒球卡片,在家里有事没事就和朋友一起玩棒球游戏。不过喜欢归喜欢,倒也没有特地进少年棒球队那么狂热。最多就是暑假在小学和朋友扔棒球玩玩。每次玩的时候我们都会带上冷藏箱,在里面塞满冰好的运动饮料。休息的时候喝上那么一口真的爽的不行。
炎炎夏日,在太阳暴晒中,和朋友互扔棒球,玩到大汗淋漓,声音都快发不出来时,打开瓶盖,一饮而入,那股滑过喉咙的清凉真的太爽了。
这位从小和我一起玩的朋友现如今早已结婚生子。由于我比较懒所以很少会给他发消息,但他本人毫不在意,时不时就会对我嘘寒问暖。等他的孩子长大了,我就去把那年夏天的故事讲给他听吧。
汉堡自动贩卖机之卷
大家看过NHK的【72小时纪录片】吗?这是个每期花72小时,也就是整整三天来跟拍某个场所并聆听在那工作的人们又或是来访此处的路人故事的纪录片。每期时长为30分钟。被节目组选中的场所各不相同,既可以是某活动场所,也可以是某观光景点,更可以是商店、饭店、医院、汽车站等等。我看这节目的历史已经很久了,久到我自己都忘记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了。
顺带一提,这个节目是在2005年以【飞行员】为首期节目拉开的帷幕。所以已经算得上是长寿节目了。每回节目内容能不能戳到我,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取决于我对那期的主题是否感兴趣。但对我来说,什么都不去想,就呆呆地看着三天时间不断流逝这点就很有趣。摄像机捕捉到的不加修饰的对话莫名地扣人心弦,30分钟转瞬即逝。深夜收看这个节目应该是最有感觉的,听到片尾曲响起便好入睡了。
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秋田·在深冬的自动贩卖机前】(2015年3月6日播出)这一期(指路:BV1E54y1Q7xC)。那期的主角是秋田港前的某家店提供的荞麦、乌冬面的自动贩卖机。就算是大雪纷飞,来吃面的客人也是络绎不绝,24小时从未间断。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我最初是因为我妈妈老家在秋田才对这期有的兴趣。但除去这个滤镜,这一期节目也是相当有趣的。证据就是这期节目在2015年的“由观众选出最有趣的一期72小时”中,获得了最高票数并成功重播了。另外,播出第二年,由于那家店铺关门,自动贩卖机也随之被拆的时候,节目组还特地前去拍了【惜别篇】。可以说是名留节目史上的一回了。
这个贩卖机最不可思议的一点就是即使是在寒冬,也有人来吃面。匆匆前来,将面一扫而光又匆匆消失。暖和的春天又或是炎热褪去的秋天,坐在外面吃面还是很舒服的。这我能够理解。但那么多人冒着暴雪,来吃这毫无名气的自动贩卖机做的乌冬面,这我一开始并不是很能理解。而且不单是白天,就连深夜也有客人光顾。一边觉得不可思议,一边继续看下去后,我发现每个来这里的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或者是对这贩卖机有独有的感情。看完后我徒然有了想去秋田港看看的念头。明明去过那么多次的秋田,我竟然都不知道那有这么奇怪的自动贩卖机。真是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啊~在回味【72小时纪录片】的趣味时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我好像也经历过很迷的自贩机呢……
由于我妈的老家在秋田,所以我小学暑假和过年的时候经常会去那边。每次去大人们都会带我去各种地方玩。尤其是夏季最常去的便是海边或者是游泳馆。去海边时,游泳上岸后,是吃炒面呢还是拉面,又或者说是吃咖喱饭,在这三个选项中犹豫不决是每次的必走流程。但去游泳馆的时候就没有这个烦恼。因为那里只有汉堡包这一选项。没错,那家游泳馆附近有个提供汉堡包的自动贩卖机。投入硬币选择自己要吃的口味后机器会自动给汉堡加热。当场就能吃到热腾腾的汉堡。对当时游累趴了的身体来说这汉堡格外的美味,我当时可喜欢吃了。而且从贩卖机中竟然有盒装的汉堡出来这点对小孩来说也很新奇。夏天要去秋田的游泳馆吃汉堡——这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是每年的惯例。说实话已经不知道我究竟是为的游泳还是为的汉堡了。
原本觉得大冬天还特地跑到自贩机前去吃乌冬面这行为非常的奇怪,仔细想想,我炎炎夏日跑去吃热腾腾的汉堡倒也是半斤八两了。是让我对冒着严寒也要跑去吃面的人产生一丝丝共鸣的回忆呢。除了秋田以外,不管是老家的琦玉还是现在生活的东京,我都再也没有见过有卖汉堡的自动贩卖机了。卖冰淇淋或者面包的贩卖机倒是有见过。当年的汉堡包贩卖机真的好迷啊。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下,贩卖机卖的貌似是叫【BIG 汉堡】的汉堡。搜到的图片上的小孩图案和logo,和记忆深处的汉堡外盒有些重叠。应该是这个牌子的汉堡没有错。1970年开始的BIG汉堡贩卖机已经在去年因为机器故障,彻底停止贩卖了。再也吃不到了呢。
随着近10年的汉堡热潮,除了经典的连锁老店,现在还多了许多在食材上下功夫的高级特色汉堡专卖店。我这些年也吃过不少,但现在最想吃的还是最普通的汉堡。想吃暑假在泳池肆意玩耍后吃的自动贩卖机做的汉堡。今后,随着回忆的加成,它在我心目中的美味程度会越来越高吧。
顺便,如果你想去秋田吃乌冬面的话,自动贩卖机当然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我最推荐的果然还是稻庭乌冬面。它真的非常美味。
碎碎念:七夕快乐~原本是打算内山生日那天发出来的,想想那天发生贺的人一定很多,就提前发了,反正我还另外准备了广播翻译!提前祝内山生日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