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战——被偏转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武器装备篇(三) 战列巡洋舰

因为有事耽搁,26日晚上才更新......明天应该会更新主线 马恩河战役 ,以及武器篇 重炮 齐柏林飞艇
战列巡洋舰
战列巡洋舰是一种20世纪初兴建的一种大型战舰。这种战舰是由装甲巡洋舰发展而来,但其本质上是一种高速战列舰。相比于同时期的战列舰而言,战列巡洋舰有着稍薄的装甲和稍弱的火力,但通过牺牲部分装甲所换来的航速却赋予了其极高的战术价值。
这种战舰拥有着可以媲美无畏舰的武器装备以及比装甲巡洋舰更快的行进速度,被认为是装甲巡洋舰升级的表现。世界上最早的战列巡洋舰是英国的不屈号、无敌号、坚定号战列巡洋舰(即无敌级战列巡洋舰)。三艘船都是在1907年下水。它们的船体和炮塔装甲厚度为6或7英寸(150毫米或180毫米),而相应的战列舰的装甲为11英寸或12英寸(280毫米或300毫米)。它们的航速可达26节(48千米/小时),而当时相应的战列舰的航速为20节到21节(37千米到39千米/小时)。它们的火炮口径为12英寸(约305毫米),这与同期的战列舰相当。后来英国战列巡洋舰的特点,就是重视火力的航速而相对轻视装甲。继英国之后,德国很快也建造了自己的战列巡洋舰。1910(历史上是1911年)年冯·德·坦恩级战列巡洋舰的两艘姊妹舰冯·德·坦恩号与冯·施泰因号(历史上只有冯·德·坦恩一艘)下水。德国战列巡洋舰的火炮口径比英国的略小,但它的装甲比当时英国战列巡洋舰的装甲好一些。这成为后来德国战列巡洋舰的特点:重视装甲和航速,相对轻视火力。总体来说,战列巡洋舰就是一般的装甲巡洋舰的克星。
战列巡洋舰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认为是费舍尔海军上将独创的概念,可以被看做是装甲巡洋舰与战列舰结合的产物。费舍尔对战列巡洋舰的描述为:“这些装甲巡洋舰(指战列巡洋舰)完全适合与战列舰作战,更准确地说,她们的高航速可以压制海面上任何漂浮的东西……然而这只是费舍尔的一厢情愿,在福克兰海战、北海海战以及两次日德兰海战中,战列巡洋舰的过薄的装甲扛不住克虏伯283mm舰炮的轰击,其实加强护甲的德军战巡在英国战巡305mm的火炮面前,也是十分头疼。
早期的战绩


1914,在科罗内尔海战中,德国海军中将马克西米利安·冯·斯佩一定程度就是通过指挥部在1913年晚些时候海军统帅部拨来的冯·施泰因号,才将克拉多克率领的英国西印度第三分舰队以及第四分舰队的一部全数摧毁。在福克兰海战时,英国也通过战列巡洋舰尝到了甜头——英国海军中将斯特迪指挥不屈号战列巡洋舰比较轻松地就击沉了火力稍弱的装甲巡洋舰德国装甲巡洋舰格奈森瑙号以及试图撤退的纽伦堡号轻巡洋舰。但是斯佩也通过手下的冯·施泰因号撕开了一道口子,带着沙恩霍斯特号、莱比锡号、美因茨号以及德累斯顿号在夜幕的掩护下成功突围,途中一枚283mm的弹药穿过无敌号炮塔下方的装甲,致使其殉爆,舰体从爆炸处断裂,不久后便沉没了。
在一个月后的北海海战中,德国弗朗茨·冯·希佩尔少将的侦查舰队为了接应斯佩舰队回国而出动,途中遭到英国海军中将,大舰队副司令——戴维·贝蒂的拦截,德国的美因茨号、科隆号轻巡洋舰被贝蒂的狮号战列巡洋舰击沉。而英军的阿里苏萨号(水神号)以及一艘驱逐舰亦遭到德军的毛奇号与冯·施泰因号的攻击而沉没,当时已经临近德国实际控制的海域,阿尔弗雷德·冯·提尔比茨元帅所统辖的大洋舰队就在附近活动,戴维·贝蒂只得就此作罢。在战后德国皇家海军对冯·施泰因号的检查时,发现她是多么的摇摇欲坠,这种舰体根本扛不住305mm号的连续炮轰。

希佩尔经常通过战巡炮轰英国东海岸的一些城市,使得英国人们对本国皇家海军的信任有所下降。而在完成这种举措之后,通过战列巡洋舰的特殊性能,他的侦查舰队往往能够毫发无损地撤退。
总结
显然费舍尔构思的战列巡洋舰可以在会战中对任何形式的敌方部队进行压制,高航速赋予其极高的战略价值和战术主动性,与战列舰相当的火力可以使其歼灭敌方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作为前卫部队,战列巡洋舰可以通过航速和兵力优势压制敌方前卫,与敌方舰队保持接触来达到强行侦察的效果,并使敌方前卫陷入两难的境地,若前卫舰队单独开战,那么对于敌方来说显然是不利的,若是撤退与主力汇合,那么战列巡洋舰凭借高速便可以包抄敌方战列线的一端,也可以在双方主力交战时加入到战列线中,事实上战列巡洋舰的前身装甲巡洋舰就已经有了加入战列线的职能,这一点在日俄战争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诚然战列巡洋舰可以通过高速和火力来轻松击败巡洋舰,但如果仅仅用一句“战列巡洋舰就是巡洋杀手”来解释战列巡洋舰的作用未免过于以偏概全。
尽管如此,但各国一般还是将其用于独立作战,毕竟在1914年揭开了战列巡洋舰的那一层隐痛。
而日德兰的事情,之后再说吧
武器装备介绍


德弗林格级——德弗林格号、吕佐夫号、兴登堡号
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Große Kreuzer der Derfflinger-Klasse),或译为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是德国建造的一种战列巡洋舰。
德弗林格尔级是德国海军全新设计的战列巡洋舰,1911年批准建造预算两艘,1912年至1913年间开工建造。采用高干舷平甲板舰型,舰艏具有明显的舷弧。德国海军首次在战列巡洋舰上采用305毫米口径主炮,主炮全部沿舰体甲板中线布置,较以往德国战列巡洋舰减少了一座主炮炮塔,舰体艏艉各布置两座,主炮拥有良好的射界。动力系统采用油煤混合燃烧型的锅炉。该级舰增加装甲厚度,防护区域扩大,水密隔舱数量增加,舯部水密舱采用双重纵向隔板。该级舰整体防护接近早期无畏舰的水平。
德弗林格号命名来自于17世纪勃兰登堡陆军元帅乔治·冯·德弗林格
吕佐夫号命名来自于普鲁士王国将军阿道夫·路德维希·威廉·冯·吕佐夫
兴登堡号命名来自于德意志帝国著名的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
性能
排水量:德弗林格尔号/吕佐夫号26600吨(设计)/31200吨(最大); 兴登堡号26947吨(设计)/31500吨(最大)
尺寸:德弗林格尔号/吕佐夫号长210.4米/宽29米/吃水9.56米; 兴登堡号长212.8米/宽29米/吃水9.57米
动力装置:14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最大功率63,000马力(过载功率72,000马力);4轴,双舵纵向排列。
航速:德弗林格尔号/吕佐夫号26.5节; 兴登堡号26.6节;
续航力:德弗林格尔号/吕佐夫号为5600海里/14节; 兴登堡号为6200海里/14节
武备:8门305mm(12英寸)/50倍口径主炮 四座双联炮塔;12门150毫米(5.9英寸)/45倍口径副炮 炮座单装(兴登堡号为14门);12门88毫米(3.5英寸)/45倍口径防鱼雷艇/防空炮 炮廓单装(1916年后拆除,德弗林格尔号保留2门,兴登堡号保留4门);4座500毫米鱼雷发射管,水下安装,舰体首尾各一座,两舷A炮塔下方各一座
装甲(英寸):主装甲带3.9-11.8,甲板1-2.5,水密舱隔板9.8,炮塔10.6-4.3,指挥塔13.8
舰员:平时1112人,战时1390人
细节 305mm50倍口径炮,拥有良好的射界。
主炮沿中线布置
她在海战中被英军大口径穿甲弹命中17发,受创进水3000余吨,但是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
26日晚上更新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