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铃芽之旅——一段充满爱与遗憾的旅程

2023-03-26 07:00 作者:叶之深秋greet  | 我要投稿

  “我出发了。”

   继2019年《天气之子》之后,新海诚带着他的《铃芽户缔》再次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尽管在去年它已经在日本上映)。与大陆译名《铃芽之旅》相切合的是,电影内容不再是同新海诚以前作品般少男少女之间的心生情愫,而是更多将笔墨着重于少女铃芽在一路“关门”的旅程,让观众在她的一路成长中,从她的所见所闻中引发心中对时间,生命,自然的感慨。

  新海诚十分热爱在电影中讲诉在“天灾”“人祸”中少男少女相遇相识,在后续不断了解彼此后相互救赎的唯美爱情故事,亦或是被不可抗力打断的凄美爱情故事。但也或许是仍对十年前《追逐繁星的孩子》那试图“追逐”吉卜力背影最后承受失败的自己耿耿于怀,这次的《铃芽户缔》中,新海诚保留了前两部商业片(其实应该也能算上《言叶之庭》)中喜闻乐见的相互救赎的故事架构,而且向观众展示了如同童话般美好但却又是芸芸众生难以触及的绚丽环境“常世”,以更直白的语言来说的话,《铃芽户缔》做到了叙事与场景语言的共同结合,在给观众带来更直观的观影体验的同时也能将观众的心灵与故事连接成纽带,达成两皆共存的境界。

  正如上述所言,《铃芽户缔》的画面革新令人拍手叫好。相比前作《天气之子》,《铃芽户缔》尽其所能运用鲜艳的色调,给这份旅程增添如沐春光的清爽。与此同时,《铃芽户缔》的大场景及其居多,但每一帧都被新海诚团队的设计打磨得无可挑剔,尽管身处电影院,却仍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人物作画上,《铃芽户缔》拥有比前作更多更生动的表情刻画,相对于《你的名字》《天气之子》而言,《铃芽户缔》的角色更加真实生动(尽管个人认为千果的形象设计得像三十七岁的中年妇女而不是十七岁的高二少女),这也为电影的演出增色了不少。

  配乐上仍由我们熟悉的RADWIMPS主导。但这次的《铃芽户缔》在此基础上又请来了阵内一真——阵内一真或许在动画界不算出名,《铃芽户缔》也可能是他第一次为动画电影配乐,但他拥有着RADWIMPS一众没有的游戏作曲经验(目前较为出名的是在2015年的微软主机护航大作《光环5》中,大部分曲目都是出自他手),因而在电影中不仅能再次聆听熟悉的RADWIMPS柔和的作曲与野田洋次郎温柔的歌声,更能一睹交响乐与人声吟唱合奏的宏伟色彩。这与先前两部配乐目的以剥离观众情感使其与角色心理心电感应或是脱离画面的心灵波动不同,《铃芽户缔》的配乐更贴合电影画面(毕竟游戏BGM更是需要应景),亦或者是说部分曲子就是为了突出场景画面而作,因此给观众带来视觉与听觉融为一体而非反复交织的全新感受。但也与此同时在歌曲的烘托感情方面造成的心灵张力不足(《天气之子》最后的“大丈夫”响起时又让多少人潸然泪下),略显逊色于前两部电影。同时,对于动画电影来讲,声优对于角色的演绎也不可或缺。《铃芽户缔》的配音工作一如既往贯彻了新海诚的想法——铃芽与草太的声优均不是专业声优,且年龄本身就与演绎的角色相仿。这使得角色的声音与角色高度契合,能使观众产生“这个角色就应该是这个声音”的和谐之感。

  对于一部电影来讲,音乐与画面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更重要的还是故事剧情与内涵。《铃芽户缔》的故事依旧是以日本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超自然现象为背景,与前两部“陨石'"晴女”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占比少的物象不同的是,《铃芽户缔》里承载超因果力量的载体是更为常见的“门”,“门”外是我们生活之“现世”,“门”内则是已逝之人永恒的“常世”:一个时间流逝,一个时间凝固。少女铃芽幼时所寻找的母亲与爱,在十几年后以“门”为桥梁,以“常世”为纽带,被十七岁时的铃芽之手来传递。陪伴着铃芽长大的三脚凳不仅是母亲留给自己的爱,更是铃芽那句“无论发生什么,铃芽都会安心长大”的对幼时自己的嘱托。而了解到幼时被未来的自己给予爱,又将这份感情重新传递给幼时自己的岩户铃芽,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对于在荧幕之外的我们而言,“门”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不息,生命的诞生与凋零,感受到生命沉甸甸的重量,感到活着的意义所在。


  诚然,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优缺点,而《铃芽户缔》的优缺点则十分明显,在观影途中便能直接感受到,讲完了其令人赞叹的部分,其缺憾亦不能一概忽略。

  新海诚的电影一直在叙事节奏,角色动机,剧情逻辑上差强人意,而这在《铃芽户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一开始铃芽扭头追寻仅谋一面的神秘男子,坚持为他完成关门并踏上旅程,再到中后期与姨妈的矛盾升级,最后再是“我害怕没有草太的世界”与相互救赎,将凳子交给幼时的自己——一切都显得刻意的不自然,各环节也衔接得十分生涩,并没有给观众一个良好的感情铺垫,这也是《铃芽户缔》相比前两部商业电影的更为明显的短板。“不合时宜的笑点插入“也是新海诚电影中的独有特色,但在本次电影中把握得并非甚善,起到了弄巧成拙的反面作用,反而会影响本就薄弱的感情烘托。

  从另一方面看,《铃芽户缔》有关男女情愫的描写相对《你的名字》《天气之子》少了许多。其实作为一部公路电影,花更少笔墨描写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恰当合理的行为,但是《铃芽户缔》的感情线未能做好与电影的融合,其感情升温的过程缘由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不仅没塑造好这段感情,反而起到了拖累故事讲述的负作用(所以把《铃芽户缔》当成恋爱电影去观看是不妥的)。尽管这部电影的大场面居多,但整体上给人的心境感受远比前两部电影要平静不少,这种如童话般娓娓道来之感也注定了这部电影不会被大多数抱着欣赏轰轰烈烈爱情的观众接受,成为这些观众口中诟病的主要理由之一,这也算是《铃芽户缔》本质上作为一部商业电影与过度文艺片风格的精神表达相互冲突的外在表现。

  越是知道新海诚想通过这部电影表达什么,就越是为他与《铃芽户缔》而感到惋惜。”主人公从日常生活中出发,去接触离日常生活最远的死亡,从而感受到日常生活的可贵,庆幸自己活者。”新海诚在特典留下的感言如是说道。也正如这段文字所告诉我们的一样,新海诚试图通过这段往返于生命与死亡,流动与永恒的旅程中唤醒我们心中对往日苦难的伤痛,并联想到自己心脏跳动的意义,认识生命的真谛,热爱“活着”,感受“活着”的不易。整体的构思可谓是相当出彩,但是电影制作却并没有良好表现这一主题。本应该是主要内容的日常生活在电影中却被寥寥几笔带过,以至于最后发生矛盾冲突时显得如此不合理(没有日常生活的塑造,观众无法了解角色心中的想法态度,更无法理解发生冲突时角色的抉择行为),进而严重影响了电影主题的表达,让很有一部分观众没能理会或者误解。穿插于其中的感情铺垫又显得可有可无,导致后期经典的救赎桥段显得与前面的旅程大相径庭——或许年已五十的新海诚再也难以写出如《秒速五厘米》般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吧。

  总体上看,《铃芽户缔》是新海诚向新风格转变的再次尝试,是一段充满了爱与遗憾的心灵之旅。尽管优点与缺憾都十分明显,但其仍是一部值得闲暇时光放松心境细细品味的作品。就像习惯于咖啡的浓厚香醇再去品尝香茗一样,体验与之不同的香远益清。

  愿你也能在同铃芽前行的旅行中,打开心灵的“常世”,仰望璀璨闪耀的星空,寻到时间与人生的真谛;愿你在影院聚光灯重新亮起的那一刻,也能锁住迷惘的灵魂之门,转身然后对着未来微笑地说出那句——

  “我回来了。”



铃芽之旅——一段充满爱与遗憾的旅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