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铃芽之旅与几年前的“圣地巡礼”

2023-03-27 10:06 作者:今-このとき  | 我要投稿

几个月过去,《铃芽之旅》终于在国内上映。女主铃芽边蹭路费边自西南至东北游历了半个日本,而在这个行程中不乏我近几年实地走过的地区。这篇专栏中,我会结合旅行时的照片以及感受,浅谈一下这部作品中扎根于现实的故事。铃芽之旅与新海诚的前作们相比,是否有更强的现实色彩,又是否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来理解呢?【作者没读过小说,也并未查阅相关信息,仅凭个人的记忆和理解容易翻车,见谅】 〜〜〜〜〜〜〜〜〜〜〜〜〜〜〜〜

第一幕:废墟

坐落于九州岛东部的宫崎县,是九州陆路交通最不发达的地区,我们的女主铃芽便生活在这里。女主通过废墟与男主结识,一同登上了去往四国八幡滨的渡轮。这班渡轮在现实中所对应的则是大分县臼杵市或别府市发的航线。作者乘船时正值日出,视线穿过镜子般平静的濑户内海,远处星星点点的小岛和两岸山地依稀可见。在一片祥和中,不知不觉间便平静了下来,享受起海风和缓缓滑过视野的景色。

別府湾的朝日与灯塔

平静的濑户内海 渡轮的终点是位于四国岛西部的沿海小城,八幡滨。八幡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市区内平地的面积十分狭小,以至于称之为小镇都有些许勉强。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且受到地形的限制,只能在高度倾斜的丘陵斜面上种植柑橘,或利用濑户内海养殖水产。

八幡滨附近的海岸线

八幡滨港附近,山坡上是桔子田,海中有渔排

从八幡滨车站前望狭窄的市区 不仅限于八幡滨,四国岛本身就以其的青山绿水和神秘感,闭塞感著称。与西日本地区的准平原地形不同,四国山地仍处壮年,因此山尖高耸,沟壑纵横。险峻的地形和贫瘠的土壤本就不适合耕种,导致山间的村落荒废严重,四国岛也因此成为了日本人口最少,铁路交通最不发达的主要岛屿。第二座废墟,学校,就坐落在这里。

BV1QE411Z7E9 P48 新日本风土记 四国山地

至此,我们看到了村落由繁盛走向消亡。如果废墟有记忆,那么它所铭记的,一定会是人们曾在那里生活过的点点滴滴。反之,人们定会走出山村去寻找新的生活,但是留下的人会用最真挚的热情迎接到访的每一位过客! 走出山地,铃芽沿着四国北部的田野一路向东,最终通过濑户海峡大桥来到神户市。神户港坐拥着得天独厚的水深优势,曾是日本第一大港,神户市因此繁荣。不过以阪神淡路大地震为开端开始衰退,随着日本经济下行,如今已是日薄西山。尽管如此,人口减少和经济缩水的势头却还在继续,神户正在从地区中心逐渐变为大阪的卫星城。在离神户的繁华街不远处的摩耶山上,坐落着一座颇有名气的废墟群。那里原本是游乐园和配套的酒店,由于倒闭后迟迟没有拆除,成了试胆探险的好去处。作者也不止一次在电视里看见过它出镜。虽然本人在京都住过半年,奈何并不对废墟感兴趣,就没特意去看。(在日本,喜欢废墟探险的人被称为廃墟マニア)

明石海峡大桥

摩耶山夜景 在神户,我们看到了城市的衰退,当曾经的美好已无以为继,那么废墟一定会承载着人们曾经的笑容,诉说这座城市昔日的辉煌。 第一幕无疑是失落的,当代日本有太多的城镇在逐渐荒废,已然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难题。但是女主在旅途中却遇见了许多可爱的人,他们热爱生活,而且不约而同地向陌生人伸出了援手。这点与作者在日本旅游的经历类似。每一次主动过来搭话的阿公阿婆和居酒屋的老板娘,无一例外是在乡下的小城市。在冷清与失落感中,陌生人之间也确确实实变得更加热情,更加温暖。

第二幕:地震

随后两人乘新干线赶往东京,日本的标志之一富士山一闪而过。

从御殿场线望富士山 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曾烧毁了半个东京,造成了10余万人死亡。在电影中则以史料的方式进行了叙述,解释了蚯蚓与过去发生的大地震的联系。

1923年关东大地震 from Wikipedia 木质住宅的噩梦 离开东京,两人继续北上,途径了福岛第一原子力发电厂附近。作者经过的时候正好在下雨,当年那里大范围被荒废,如今尽管已经出现零星的新式住宅,仍显得十分应景。

路过福岛核电站附近 旅途终于来到了终点,三陆海岸。三陆海岸是典型的沉降式海岸,平时由于风平浪静,非常适合海产养殖,例如珍珠、牡蛎。但是当海啸来临时,越往内部越狭小的海湾只会让水位进一步增幅,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时的峰值就达到了40米。当年三陆海岸尽管远离震中,却是受灾最严重、死者最多的地区。铃芽的母亲就是在那场灾难中,在这里离世。如今三陆海岸沿线的居民已经建起了精致的新房子,说成是日本建筑最新、最整洁的地区也不为过。居民区整体向山坡上方移动,同时新修了很高的防波堤,街上遍布着避难路线图和“东日本大地震时海啸到达此地”的标识。

三陆海岸,典型的沉降式海岸

在新建的防波堤上

焕然一新的街道 关于终点究竟是哪里,电影中虽然出现了地图定位,但是一闪而过我没有看清。我猜测旅程的终点在陆前高田市附近,不仅因为有印象在气仙沼市以北一点,而且陆前高田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仍保留着“奇迹的一本松”和“东日本大震灾津波传承馆”等诸多纪念物。结尾一行人踏入常世后所看到的最后一个走马灯,基本确定也是在三陆海岸,船被冲上建筑的一幕恰似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最后,电影以类似于“尽管世事无常,生命渺小,我们依旧要好好生活”的一句话为结尾落幕。

东日本大地震海啸传承馆内

保留下来的受损建筑

奇迹的一本松,受到上面建筑的保护而没有倒下 对于了解日本地震史的观众,第二幕必定能引起很多共鸣。第二幕是冰冷的,地震摧毁了很多城市,但是这些废墟注定只会出现在常世,只要还有人在,废墟上就会重新建起一座座焕然一新的城市。当废墟被尘封到大家的记忆里,生活又会燃起新的希望。 纵观全片,男女主的一见钟情,以及她们旅途中遇见的热情、乐于助人的陌生人,乃至她们面对英雄行为的一蹴而就的心理觉悟的确可以说稍显突兀。但是我不会去批评这部电影的登场人物太过理想化,或者行为不符合逻辑。因为这本就是一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故事,一个去寻找这些年在废墟中失去的美好,去发现实际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温暖的故事!在我看来,铃芽之旅未尝不是一部群像剧,我们借用男女主的视角看到了废墟所承载的美好回忆,也看到了在没落中仍旧热爱生活的人们,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此趟旅程我们一定要保护的东西。 起风了,还要努力生存。風立ちぬ、いざ生きめやも。 〜〜〜〜〜〜〜〜〜〜〜〜〜〜〜〜 根据上述介绍,这里得出结论;铃芽之旅对比新海诚的前作,确实包含更多的现实元素,也的确需要更多的关于基础知识去欣赏。个人认为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主要在给生活在逆境中的人们打气。最后,我希望这篇专栏可以帮助读者们更好地认识这部作品!

铃芽之旅与几年前的“圣地巡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