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汉硕科普贴之考试科目及考试书目

2022-03-09 14:20 作者:汉硕小哥  | 我要投稿

三月过了三分之一,不管干什么都要开始了,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意向考汉硕的崽们请收下这篇科普贴吧。

一起来看: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一点,汉硕全称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属于专硕,而汉语言全称是中国语言文学,是学硕。所以,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崽崽们,别搞混了,虽然他们都带“汉”字,但事实上这是两个专业,大家千万不要混淆了。

 

接下来进入正题:

关于汉硕考试科目:

汉硕要考四科,分别是英语一、政治、354汉语基础、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此处需注意,汉硕虽然是专硕,但考的是英语一。此外部分院校会接收小语种考生报考,所以语种这块也可以是:日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韩语等等。

接下来就是354汉语基础。专业一考察的是语言学的知识,主要涉及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和古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分值占比方面,基本以现汉为主,普遍可以占到一百分以上,语纲和古汉视情况占剩下的五十分。但是部分院校会比较特殊,古汉和语纲的占比可能会比较大,比如天大的语纲、湖大的语纲和现汉,都是占比较大的。所以在备考过程中,如果目标院校给定的参考书中确确实实不涉及古汉或者语纲,那我们可以在备考过程中专注于其他给定书目,但是如果都给了,确定都要考,那么就不建议凭着之前的经验去备考,因为之前确实语纲古汉占比不大,但是今年来看,有一批院校是在加大语纲的占比的,不确定这是不是一个新的趋势,但是保险起见,建议大家把每一本书都吃透,不留死角,也免得考完遗憾。

最后就是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二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中外文化、跨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知识,专业二的范围大纲版虽然有固定书目,但是部分院校会在这门专业课上进行增删,所以范围是比较大的。比如北师大、浙师大和暨南大学等院校,会增加文学的内容,内容较多,分值占比也不小,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做好积累,因为文化文学类的知识并不是可以短期速成的,我们要长期有意识地去积累文化常识,培养文学底蕴,形成跨文化思维,这些都是我们必备的专业素养。

 

关于汉硕考研书目:

汉硕是有大纲版的参考书目,基本很多院校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些许的增删,进行命题的,当然也有少许的院校参考书比较特殊,不在大纲版的范围之内,比如苏州大学、上海师范、杭州师范、广西民族等等。

大纲版参考书目是:

1.《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黄伯荣、廖序东

2.《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1998 年校订重排本 王力

3.《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

4.《中国文化要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年版) 程裕帧

5.《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刘珣

6.《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7.《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如果各位目前没有定院校,那么以这个为纲进行复习是没有问题的。除了大纲版的参考书之外,还会涉及的书目还有很多,比如:

周小兵老师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

袁行霈老师的《中国文学史》(第三版)

钱理群老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老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朱勇老师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

崔希亮老师的《对外汉语听说课优秀教案集》

彭小川老师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等等。

以上这些书目虽然在大纲版之外,但是建议大家还是要重视这几本书。

像是入门这本书,内容庞杂,知识细致,完全掌握会非常耗费精力。

还有文学部分的三套书,内容较多,短期内准备的效果是不太好的,还是建议各位早些着手,细水长流,慢慢积累,内化于心,也能在备考之余,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境界。

另外大家要注意,朱勇老师的案例分析、崔希亮老师的教案、彭小川老师的201例,这三本书是比较推荐大家去看的,因为大部分的院校都是会考案例分析、教案设计和词义辨析的,所以这三本书涉及的内容就非常普适了,当然在看这些书之前,院校规定的参考书一定是要掌握熟练的,不能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了。

以上的内容就是小编对于汉硕考试科目和考研书籍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希望能帮到广大刚开始备考的汉硕小伙伴。

最后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汉硕科普贴之考试科目及考试书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