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后感想
2018年的6月8日,我在写完了高考英语作文的最后一个单词之后,合上了笔。我的小学和中学的求学旅程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即将踏入大学的校门,迎接崭新的生活。那时我的心情如何,其实已经记得不太清楚。我只记得高考前一段时间太阳很毒,天气十分的炎热,然而到了考试的两天,下起了大雨,似乎是神仙都可怜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两天想给高考的学生送上一些清凉。离校之前,我没有和同学们好好地道别;考试后,我也没有再回头去高中的校园看看。那时的我只想逃离,逃离压抑的高中生活,逃离没有选择的窘迫,逃离懦弱的自己。
高考前,我特意理了一个光头,下定决心和过去的自己一刀两断,但以后应该干什么,我不知道。当我走出考点的大门,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惬意,也有一丝对未来的茫然。其实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看到别人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无论这种规划是否合理,无论他们的目标有多么的荒诞,无论他们最后能否实现自己的想法,我都是羡慕他们的,至少在那一刻,他们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为了什么活。
我把高考看成是一种跨越,事实上当我高考结束,我就有一种自己可以掌握命运的自信。尤其当高考成绩出了之后,这种自信达到了顶峰。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阶段,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认为自己注定不平凡,可以成就一番事业。那时我很喜欢别人问我高考成绩,然后我就可以故作镇定的告诉他们我考了多少分,再从那些人或羡慕、或嫉妒的表情中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多好,只要够聪明,只要肯努力,试卷上的分数就是可以这么高,我就是可以选择自己去哪一所985大学,这难道不是掌握自己的命运吗?
现在想来那时真的很幼稚。人怎么可能掌握命运呢?我是唯物主义者,也不相信命中注定,但人生中的确大多数的事情都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听父母说我幼儿园的时候得过一次重病,发高烧,很幸运我身体的零部件没有因此出什么问题,甚至我还健康地长到了18岁。这是我自己可以决定的吗?每个人只能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只能在生病的时候及时就医,但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生病。我小学的时候成绩很不好,很淘气,但我很幸运初中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在我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我“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教育我“要做就做第一,要站就站排头”。从初中开始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求学生涯遇见一位良师是可以自己决定的吗?也不是。
还有很多很多事情,我做了选择,但结果也许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尽可能地做准备,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永远没有人知道。
高考,是用国家的公信力做保证,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尽可能公平的竞争机会,而年轻的我错误地把他看成了自己掌握命运的一个证明。盲目的自信会导致一个人丧失准确的判断力,这在今后的选择中会导致一个人吃亏。
2022年的6月8日,我完成了本科的毕业答辩,大学本科的生活告一段落,我也即将迎来研究生的全新体验。我卸下了心中的包袱,蓦然发现,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但我的心情不一样了。
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只能更努力一些,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比起来,不要显得平庸。读研究生同样是一种跨越,但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和过去的自己分割开。过去的自己吃过的每一口饭,交往过的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组成了现在的自己。如果说每个新生儿是一张白纸,那么他的经历会在这张纸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我能做的,只有带着过去的自己的期待,向未来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很喜欢苏轼的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