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薛宝钗一家到底多无赖?贾母明里暗里撵他们十几次也不舍得搬走

2023-04-01 22:09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大家好,今天就说一说薛宝钗一家子到底是多么的无赖,多么的没脸没皮。


在《红楼梦》里,薛宝钗和她的母亲哥哥住在贾府七八年时间,经营金玉良缘,各种惹是生非。


不但从梨香院搬到东北小院,而且直到第八十回结束,在抄检大观园之后薛宝钗背着做贼嫌疑洗不清,夏金桂闹得鸡飞狗跳的情况下,他们都坚持没有搬走。


在古代,薛姨妈这样一个中年寡居的小姨子,带着成年的女儿、儿子和儿媳及儿子的小妾,还有五房家人一起赖在姐姐姐夫家里,其实是很不正常的,典型的是奇葩熊亲戚。


贾府虽然是古代高门大户人家,不缺那一个小院,也不缺他们一家的物质供应,更喜欢亲戚们常来走动热闹,但是古人也讲究:“久住令人贱, 频来亲也疏”、“相见易得好, 久住难为人”。


连丫鬟紫鹃都知道:“世代书宦人家,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在亲戚家,落人的耻笑”。可无奈薛姨妈母子三人赖定了贾府,王夫人揣着明白装糊涂,贾政看王子腾面子不好明说,只有贾母明里暗里撵了他们十几次之多。


1、茜雪被撵:是贾母对薛姨妈母女的首次警告


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贾宝玉的大丫鬟茜雪被撵,最大的可能是贾母安排的。因为茜雪当时出场的时候就是宝玉身边与袭人、晴雯等并重的大丫鬟之一,宝玉一向喜欢和丫鬟们好,平时想必也是也是很喜欢茜雪的。


只是因为在梨香院贾宝玉吃醉了酒,被薛姨妈和宝钗母女捧着哄着,愈发显得李嬷嬷唠叨烦人,于是回来之后拿着茜雪撒气,当场就摔了茶碗,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吵吵嚷嚷要去立刻回贾母,撵他李嬷嬷。


书中明写到鸳鸯来问话,是袭人谎称自己不小心摔了茶碗,表面上把此事混过去了。但是到了第十九回,李嬷嬷又贪小便宜吃酥酪的时候,却说出了这样几句话。


李嬷嬷道:“你们也不必妆狐媚子哄我,打量上次为茶撵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明儿有了不是,我再来领!”说着,赌气去了。”


这说明之前茜雪是紧接着就被打发出去了,原因就是宝玉发怒摔了茶碗。做主撵茜雪的人只能是贾母,因为当时宝玉养在贾母身边。宝玉当时摔茶碗的事情与他平时与女孩儿们温柔和气反差太大,鸳鸯也一定不会只听袭人的一面之词,就被糊弄,然后贾母交差。


贾母也早知道宝玉偷去梨香院的事,否则也不会允许心肝宝贝林黛玉顶风冒雪大老远去梨香院给宝玉解围。又见喝得醉醺醺回来,还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贾母想要打听到发生了什么事,实在是很简单。


李嬷嬷是贾宝玉众奶妈之首不能随便撵走,这不仅关系到宝玉的名声,而且李嬷嬷也是贾母派在宝玉身边的得力之人。


那么只能让茜雪来做个替罪羊,撵走了茜雪,不只是给李嬷嬷一个面子,让她以后更小心服侍,更是震慑薛姨妈母女。茜雪的名字里有个“雪”,茜草又是攀缘的植物,很可能就是映射薛姨妈母女。


贾母撵了茜雪,就是在警告薛姨妈和薛宝钗要规矩一点,别把荣国公暮年养静的梨香院整的像个风月场所一样,算计她的宝贝孙子贾宝玉


反正,自从茜雪被撵走之后,薛姨妈母女再也没有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单独设宴请宝玉喝酒了,改成了薛蟠在外面请宝玉喝花酒,薛宝钗在里面高频率的围着宝玉打转,天天往怡红院里钻。


2、贾政让薛姨妈母子搬出梨香院,给小戏子腾地方


第十八回写道贾府筹备元春省亲。


书中写:原来贾蔷已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孩子,并聘了教习,以及行头等事来了。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


薛姨妈一家这次在贾府中搬家,比较合理的猜测是贾政在撵人,有没有贾母背后授意不好说,因为修建大观园这件事是贾政总负责,总安排的。


薛姨妈母子三人,外加上他们家五房家人一些婆子媳妇男仆丫鬟小厮等,总数也得近二十人。他们带来的衣裳箱笼等物品至少也得几十个箱子不止。


贾府的占地面积是非常大的,仅仅是宁荣两府的大门间隔都有200米,大观园周长三里半是打通了两府的后花园。贾府的房子院子自然是很多的,除了几房嫡系主人居住,那些奴仆本就各有居所,不至于说没有地方安排这十二个小戏子。


之所以巴巴的要让薛姨妈一大家子费劲的搬家腾挪,怎么看都是贾府在暗戳戳的撵人,就是想让他们自觉一点离开,回他们薛家自己的宅子里去住。毕竟他们来京城的时候,薛姨妈也是这样说的。


“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能着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岂不消停些。我和你姨娘,姊妹们别了这几年,却要厮守几日……”


但是金玉良缘在这里刚起了个头儿,贾元春又荣耀封为贵妃,薛姨妈母子们怎么可能舍得离开贾府呢?所以他们宁愿当没眼色的人,就是不主动说要走,贾府只好再给他们安排住处。


他们后来迁居的“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应该是王夫人做主安置的,更像是跟贾政赌气一般。


这个院子位置正在在大观园和荣禧堂之间,比梨香院可靠近内宅太多了,既然这处宅子早就空着,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薛家母子们住呢?


连小戏子们入住梨香院都要“另行修理”,难道不是作者在暗示贾政当年安排薛姨妈一家子住进梨香院的时候,梨香院是比较破旧的?这算是什么贵宾待遇呢?


3、贾母给宝钗过生日,提醒薛姨妈:你女儿成年该找婆家


第二十二回,省亲大典之后,贾母特意拿了二十两银子要给宝钗过生日。


书中写: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她稳重和平,正值她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她置酒戏。


这一年距离薛宝钗进贾府至少已经过了三年左右,中间经历了贾瑞、秦可卿和林如海等人离世。但作者偏偏说谎话,写“正值她才过第一个生辰”,又写贾母喜爱她稳重和平。


可是宴会上我们只看到薛宝钗拼命逢迎贾母的效果都不好,贾母只随心带着宝黛取乐,还说什么:“今日原是我特带着你们取笑,咱们只管咱们的,别理他们。我巴巴的唱戏摆酒,为他们不成?他们在这里白听白吃,已经便宜了,还让他们点呢!”


这话说的不要爱难听,貌似是在暗指:她给薛宝钗过生日是假,目的是专门提醒所有人:薛宝钗及笄了,已经是成年女子,选秀不成就赶紧找婆家吧,别一天天围着大表弟打转,打宝玉的主意,一天到晚的不知避嫌。


怪不得薛宝钗气得要点什么《鲁智深醉打山门》,又要当众给宝玉演讲《寄生草》,只可惜她在姊妹中年龄大,阅历多,是个老道的,但在贾母面前,她这些手段套路实在是不够看的。


4、清虚观打醮,贾母表明:贾宝玉不能早娶,十五岁的小姐不合适


清虚观打醮在全书来看也是一场很精彩的大戏,贾母和张道士演双簧,把所有人都算计了。本来呢,端午节元春赐礼,王夫人正好趁机搞鬼,偏让宝玉和宝钗的礼物一样,多出来的还都是床上用品,好像在暗示元春支持金玉良缘似的。


贾宝玉因此纳闷,认为是分错了,林黛玉也生闷气。薛宝钗却得意的不行,赶紧戴上了红麝串出来招摇。


贾母自然不允许“金玉良缘”真的成功,她一边让宝玉进宫去谢恩,接着就能查探出这些礼品分配到底是怎么回事。毕竟元春如今是盛宠的贵妃,怎么会支持她凤凰般的亲弟弟娶破落商贾之女,身上有人命案的薛蟠之妹呢?


张道士特意当众给宝玉提亲,什么十五岁的小姐,根基模样都配得上,这意思是女方起码是个京城权贵家的女孩儿了。因为作者介绍张道士是先皇御赐的“大幻仙人”日常出入的都是王公藩镇之家。


这样一来,薛宝钗的美梦当场就碎了,她本以为的赐礼暗示赐婚顿时就不靠谱了,这个打击对她来说属实不轻。


贾母又当场回绝了张道士所提的亲事,甚至也假借和尚的话,说宝玉不该早娶。当时正好十五岁,图谋金玉良缘的薛宝钗,年龄比贾宝玉大好几岁,又正好号称十五的薛宝钗听了这话更加透心凉。


宝玉和黛玉也因为提亲的事大吵大闹,宝玉摔玉砸玉,贾母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宝玉甚至因此连薛蟠的生日也完全不理会。更是加倍的打击了薛宝钗和金玉良缘。


在这种情况下,薛姨妈母子们但凡是懂点人情,也根本在贾府里就住不下去了。


5、薛宝钗奉承,贾母讽刺:我们家四个女孩子全不如宝丫头


贾宝玉因为“流荡优伶”、“逼淫母婢”被贾政下死手打了一顿,不管是茗烟袭人,还是贾母都在怀疑薛蟠背后捣鬼告状。


因为薛蟠是有前科的,之前因为一个秦钟闹得是天翻地覆,撺掇金荣在学堂里大闹一场,打破了秦钟的头,还差点伤了宝玉。薛蟠所说:“那一回为他不好,姨爹打了他两下子,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了去骂了一顿。”


应该就是闹学堂事件的后续了,因为贾珍是贾府的族长,学堂虽然是贾代儒管着,子弟们闹出这种事,却要找贾珍算账。贾母厌恶薛蟠,早就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贾府大小宴会,从来不请薛蟠去爷们那边坐席,就是嫌他上不得台面。


薛宝钗吓得要命,大夏天来回跑了好几公里,不仅不避嫌的和母亲跑去贾母屋里伺候宝玉,还跑回去拿了棒疮药托着亲自送到了怡红院,三言两语哄住了宝玉和花袭人,袭人这才没有把茗烟说薛蟠的话捅给王夫人。


但是贾母心里怎么想就难说了,这时候薛宝钗努力的奉承贾母,甚至不惜拉踩王熙凤说:“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这马屁拍的水平不高,贾母可不吃这一套,她赶紧护着凤姐说:“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她。”又嫌弃王夫人木头似的,真是好高明的回击,她对薛宝钗的明褒暗贬就是那一句:“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这四个女孩儿,不管是指四春,还是指三春和黛玉,薛宝钗都是万万比不上的,无论是身份、模样、性情,薛宝钗都没有什么绝对的优势可言。


贾母明褒暗贬的讽刺意味太强烈,明显她就是看懂了宝钗迫切想要讨好的意图。如果薛姨妈母女对贾府没有图谋的话,贾母再次这样当众不给她们脸,薛蟠又是害宝玉挨打的嫌疑重大人。他们等宝玉好了,就应该找个理由搬走才是上上策。


大家好,书接上回,咱们接着说薛姨妈一家子到底是多么的诬赖,贾母又是如何明里暗里十几次撵他们走。


6、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批评雪洞不像样


薛宝钗拍不动贾母的马屁,只好去讨好王夫人,听说王夫人准备请贾母吃螃蟹赏菊花,就立刻利用史湘云的面子,请了贾府的一大群主子奴才,把诗社和螃蟹宴一起办了。


这场螃蟹宴办的那叫一个混乱,薛宝钗和薛姨妈和贾母坐了上席,史湘云这个东道主丢尽了面子,不仅大家都知道她零花钱不够,还知道这螃蟹是宝姐姐提供的,最可笑的是螃蟹也不够,有脸的奴才才能跟着主子吃上两个,一般的和没脸的都摸不着。


史湘云作为一个侯门嫡女,来贾府做客带着一群的嬷嬷丫头,她不可能不带上三五十两银子,而普通办诗社一共也用不了几两银子,她是真的被薛宝钗忽悠瘸了才会被这样利用的。她丢了面子,没脸的就是史家,是贾母。


所以,贾母就借着王家的穷亲戚刘姥姥做筏子,把她当请客取乐,暗示薛姨妈母女也不过如此,更是亲自带着众人去蘅芜院,把薛宝钗的“雪洞”屋子一顿狠批,什么“忌讳”、“不像”、“狠离了格”等重话都说出口来。


这件事之后,薛宝钗如果要点脸皮,也该和母亲合计合计找个借口搬出去。因为不管她喜欢什么风格,在自己家怎么布置谁会管呢?她住梨香院和贾宝玉互看金锁通灵玉的时候,屋子也不是雪洞这样。可是她在蘅芜院里,这样爆改贵妃别墅,又被主人家当众打脸,实在太难堪了。


7、贾母大骂王夫人假孝顺,让薛姨妈来打牌做陪客


王夫人和贾母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无论如何她都不肯轻易放弃薛宝钗这颗棋子,薛宝钗本人也很努力,她很快通过“兰言解疑癖”和送燕窝表面上缓和了和林黛玉的关系,实际上又暗中算计。


幸亏贾宝玉悄悄跟贾母说了燕窝的事儿,贾母不忍心林黛玉受委屈,但也不好再给家中增加财务负担,就每天从自己屋里送二两燕窝给黛玉吃,但是她的心里肯定是上火的。


所以她借着贾赦索要鸳鸯做妾的事,劈头盖脸当众把王夫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她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王夫人被婆婆大骂,薛姨妈这个外客妹子也没脸,贾母却立刻就探春的话借坡下驴打了圆场,又把邢夫人教训一顿,摆出来的都是荣国府当家女主人的威风。


薛姨妈顿时就觉得很没劲了,于是回她那东北小院屋里去,贾母却又派小丫鬟来让她去陪着打牌。


说毕,命人来:“请了姨太太你姑娘们来说个话儿。才高兴,怎么又都散了!”丫头们忙答应着去了。众人忙赶的又来。只有薛姨妈向丫鬟道:“我才来了,又作什么去?你就说我睡了觉了。”


薛姨妈这里是全书仅有的一次表现出她不想伺候贾母了,她还说那小丫鬟:“小鬼头儿,你怕些什么?不过骂几句完了。”


分明就是在暗指贾母刚才骂人出气的事,但她也“只得和这小丫头子走来”继续给贾母当清客。


8、贾母严重偏爱薛宝琴,给她名分、提亲、送衣服


薛姨妈一家子在贾府里赖着不走,而且还把跑到京城送嫁的薛蝌薛宝琴兄妹一起喊到了贾府,一副一家子齐齐整整要占便宜的架势,活像那聊斋故事里那霸占了女婿家的一窝子狐狸精。


在这期间,薛姨妈还装模作样的要请客,结果贾母和王熙凤一顿配合让她拿出五十两银子,她又不敢做声了。贾母还特意借打趣王熙凤点薛姨妈母子们客居却不要脸面,不知礼法:


她说:“呸!没脸的,就顺着竿子爬上来了!你不该说姨太太是客,在咱们家受屈,我们该请姨太太才是,哪里有破费姨太太的理!不这样说呢,还有脸先要五十两银子,真不害臊!”


贾母的话术高,手段更高,她对薛宝琴格外的宠爱,让王夫人认她做干女儿,既给了王夫人面子,又绝了薛姨妈想用侄女继续纠缠宝玉的心思。又亲自把宝琴身边抚养,既抬高了宝琴的身份,又看住了薛宝琴不能去攻略宝玉。


更绝的是她给宝琴一件官宦人家才有资格穿的华服——凫靥裘,直指她看重薛宝琴梅翰林准儿媳的身份,把薛宝钗酸的当场就表示:“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


然后贾母还当众问薛姨妈薛宝琴的年庚八字,一副要给宝琴提亲的样子。可笑薛姨妈还在那里一心认为贾母要把薛宝琴说给宝玉为妻,心中“固也遂意”呢!


她就不会拿脚指头好好想想,贾母针对薛宝琴这一系列的行为是羞臊谁呢?还不是她的亲生女儿薛宝钗?薛宝钗来贾府这么久,及笄生日过完也五六年了,“金玉良缘”宣传的声音那么大,薛宝钗天天挂着大金锁到处晃悠,每天至少给贾母两次请安,贾母关心过一次她的婚姻大事吗?


薛宝琴才来了几天?她才多大年纪?贾母可能不知道她进京城嫁人吗?她会给宝贝孙子贾宝玉娶个出身还不如宝钗的破落商贾之女为妻吗?


薛姨妈后来总算明白过来,才给薛蝌求娶了邢岫烟。但还是不死心让宝钗嫁给宝玉的事,就算贾母已经表现的这么明显了,她们母子依然没搬走。


9、王夫人让薛宝钗管家,贾母欲让宝玉和甄家三小姐联姻


到了第五十六回,王熙凤小产之后,王夫人没本事搞定家务事,就让李纨、探春和薛宝钗组成了临时管家小组。


这里面李纨是凑数的排面,因为她是正经贾府长孙媳妇,名正言顺该管家务的,探春才是主力,她有才华有能力也有家族责任心,她是贾母的人,王熙凤大力支持,派平儿辅佐她,还说她是“咱们家的正人”。


只有薛宝钗是王夫人派来瞎搅和,打掩护的,以防贾母探春、李纨把她管理的很多漏洞反映到贾母那里去,闹得不好看。另外也做给贾母看看,她王夫人如今能当家做主的人了,她偏要安排一个外四路的表小姐在贾府管家理事呢!


虽然“金玉良缘”没有谱儿,但是薛宝钗对她言听计从,愿意先做着贾府儿媳妇的活儿呢!


贾母接着就搞了个大动作,她亲自关注了一下宝玉的婚事。


就是甄家夫人带了三小姐来京城进宫请安的时候,贾母张口就问人家三小姐订婚没有,还和甄家女人好一顿套近乎,唠两家的世交情分,又特意把贾宝玉叫来,让甄家女人拉着他的手看。


接着贾母又安排贾宝玉跟着王夫人一起去甄家拜访甄夫人母女,又在家里大摆宴席酒戏招待甄夫人母女,这是全书中再没有的事,怎么看都像是两家相亲的套路。


贾母还特意提到甄家大小姐和二小姐嫁的门第非常好,又和贾府往来密切,她应该是很想贾宝玉与甄家结亲的,只可惜甄家没瞧上贾宝玉,自家情况也比较复杂,所以甄夫人带了三小姐不辞而别,匆匆就回江南了。


10、抄检大观园,贾母、王熙凤和贾探春联手撵人


王夫人闹出了“抄检大观园”的蠢事,这种丑态百出,自杀自灭的大动作,贾母是不可能不知道的。看她不久之前治赌的时候出手,何等雷厉风行,就知道她其实从来也没有对贾府的事彻底放手不管,只是有王熙凤能干的时候,她能省点心。


但王夫人搭建的管家三人组明显比不上一个王熙凤,贾探春一腔热血,兴利除弊,却被薛宝钗搬出王夫人来夺权弄权,搅合的一塌糊涂,探春也学乖了,不再出头,有事儿就推给李纨和凤姐。


贾母肯定是很不高兴的,但她刚刚治赌给了王夫人狠狠一击,看在王子腾、元春、宝玉的面子上,她对王夫人不能做的太绝,何况她还想给林黛玉留一条后路。


所以贾母这次没有出面,王熙凤带人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故意不查薛宝钗,贾探春事后补刀说:“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


只有这样被精准的算计到身上,丑话直接骂到脸上,才算是逼得薛宝钗不得不搬出大观园,而且再也不能回来住了。但就是这样,还有很多观点认为探春是在为宝钗考虑呢?竟然连半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好赖话听不出来吗?只希望你不是我的亲戚在披着马甲留言就好。


薛宝钗应该是特别恨贾母的,所以才会借着贾母人参过期来讥讽说:“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


可惜薛姨妈母子们还是继续龟缩在贾府的东北小院里,并且还把儿媳妇夏金桂也娶进来,更搞笑的事夏金桂是个“搅家星”,闹得天翻地覆,“宁荣二宅之人,上上下下,无有不知,无有不叹者”,薛姨妈母子们的脸面也算彻底丢尽了。可是这能怪谁呢?难道他们没有家吗?



红楼梦:薛宝钗一家到底多无赖?贾母明里暗里撵他们十几次也不舍得搬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