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俄罗斯90后,在3个国家生活过,最喜欢中国,想成为中国女婿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721位真人故事
我是秦雨诺,英文名Danny,拥有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双重国籍,现在中国留学。
来中国之前,我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既不会说中文,也听不懂,却选择了来中国留学。听起来好像很尴尬,但却是事实。
为了尽快学习中文,我下课去咖啡馆和同学一起写作业,还参加了学校的跑步队。4年的生活,让我越来越喜欢这里,不想离开了。

(2018年我和中国同学合影)
1995年,我出生于土库曼斯坦,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妈妈是医生,爸爸是建筑师。
因为爷爷是伊朗人,奶奶是土库曼斯坦人,妈妈是俄罗斯人,所以我和妈妈拥有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双重国籍。
我从5岁开始学习网球,一直学了7年。12岁那年换了一所体校,新学校的同学都特别喜欢运动,尤其是跑步,受他们影响,我也开始练习跑步。
后来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2011年我们全家搬到了俄罗斯生活。

(2001年我和双胞胎妹妹合影)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和妹妹,将来必须学医学。可我对医生这个职业不感兴趣,所以拒绝了,那个年龄的我更喜欢运动。而妹妹听从父母的建议学了医,现在已经是一名医生。
2012年高中毕业,我申请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可因为俄罗斯就业情况不乐观,2016年大学毕业之后,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就和爸爸的朋友一起做生意。
我一直喜欢德国文化,做了一年多生意后,我就想去德国留学。在准备去德国大使馆申请签证的前一天,爸爸问我:“你去德国留学有什么意义?”我回答不了,因为我没考虑那么多。

(2010年和高中同学合影)
爸爸给了我一个中国浙江大学的简章,让我参考一下。爸爸因为工作的原因,对很多国家都有一些了解,他认为中国的发展前景很乐观。而我只是在俄罗斯和
土库曼斯坦生活过,中国对我来说非常陌生,可我相信爸爸的判断。
第二天我就去中国大使馆申请留学签证。过程很顺利,几个月后,我就拿到了浙江大学的通知书。
2018年8月,我登上了飞往中国北京的航班。飞机在首都机场缓缓降落,我走出了舱门,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得目瞪口呆,连连发出“哇、哇”的惊叫声。

(2018年和同学踢足球)
机场这么大,人这么多,现代化程度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仿佛自己去到了别的星球。
出了机场我乘坐高铁去杭州,一路上雄伟的建筑比比皆是,目不暇接。带着新奇愉快的心情,我来到了浙江大学。
在宿舍,我见到的第一个室友是德国人,我们两个人迫不及待地结伴一起去西湖散步。
当时正值秋季,西湖的湖面上荷叶荷花挨挨挤挤,绿色的荷叶托着如玛瑙般的露珠,守护着亭亭玉立的荷花和胖胖的花骨朵,非常漂亮。西湖水绿得像一块翡翠,太阳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金光灿灿,感觉异常的美妙。

(2013年我和妹妹合影)
我们俩被美景吸引,不知不觉围绕西湖走了一大圈,用了8个多小时。
因为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回到学校餐厅我们点了好多好吃的,可付款的时候才知道必须用学校的饭卡。当时尴尬极了,我们俩都是第一天来学校,还没来得及办理。
这时有位中国同学看出了我们的窘境,主动帮我们刷了饭卡。我们非常感激他,连忙转给了他现金。作为一名刚踏上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来说,能得到帮助很感动。
就连我的中文名字,也是中国朋友帮忙取的。我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朋友给我取中国名字的时候,选择了“秦”作为姓氏,代表中国历史;因为我喜欢下雨,所以加了“雨”字;我希望能让中国朋友知道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又选择了“诺”字,所以我的中文名字是“秦雨诺”。

(2014年在俄罗斯训练和教练合影)
在浙大学习,我当时主要面临2个问题,一是语言,二是饮食。
我是来到中国才开始学习中文的,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懂,甚至不知道"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老师们80%的时间都在说中文,只有20%的时间说英文。所以尽管我不懂,但我处于一个被中文包围的环境中。
为了练习中文,提升自己的信心,我开始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跑步。
跑步使我开心,也能让我保持好的心态去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能,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跑步队,在那里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2018年刚来浙江大学时参加联谊会)
虽然我的中文不好,但是老师、跑步队的朋友、教练们从不嫌弃我,还不断地鼓励我,帮助我练习中文。可以说参加跑步队之后,我的中文水平才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饮食方面,我也是经历了很多挑战。我不太喜欢吃甜食,也不能吃辣,这一点让我非常的郁闷。因为当地的好多美食不是甜就是辣,常常过了嘴瘾,伤了肠胃,严重时脸上还会长痘。
来中国半年以后的第一个假期,我自认为中文比较不错了,就决定去首都北京旅行。但出发前我并不知道需要提前预定酒店,到了北京之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酒店都能接纳外国人,当时我很尴尬。

(我在中国的生活非常开心)
我尝试和客服人员沟通,才发现自己的语言水平远远不够。幸好遇到一位热情的路人,他帮我找到了能住的酒店。
我一个人游览了天安门、故宫、圆明园、颐和园,还参观了鸟巢、水立方,最后去爬了长城。还品尝了好多北京小吃,也是这次出行我才知道,中国北方的饮食偏咸,适合我。
北京之行让我更加感叹中国历史的伟大和文化底蕴的深厚,也让我有了想走遍中国的梦想。
在浙江读书生活的2年里,让我最惊奇的是中国的建设速度,这是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可在中国我却是亲眼见到,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我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2020年我和浙江大学的同学们)
就是你之前去过一个地方,那里什么都没有,可隔了几个月再去的时候,那里突然多了一座高架桥。这么大的一个建筑,在很短的时间突然就屹立在那,好像做梦一样。
这样的事,在我之前居住的俄罗斯或者土库曼斯坦,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我非常感叹中国的发展速度,这也是我庆幸自己来中国留学的原因。当然生活有甜就有苦,来中国的2年我也有过不好的体验。
刚来在校外租房的时候,一次被房东骗,一次被中介忽悠,让我一度很郁闷。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自己不断提高鉴别能力,现在我已经算半个中国通了。知道在哪里可以买到便宜的衣服和蔬菜,也知道怎么和房东讲价了。

(2022年第一份工作参加部门培训)
浙江大学毕业之后,我申请了浙江工业大学的本科。可只读了一个学期,我就申请停学开始工作,因为我已经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工作。
我觉得在中国只要够努力,机会就会有很多,可以靠自己努力找到工作。这在我的国家很难。
我的性格不喜欢文书类的工作,觉得缺乏挑战性,所以找的第一份工作是传统灯具行业的销售经理。这家公司是一家出口企业,他们在全球有很多的销售渠道,但在俄罗斯还没有,我主要负责俄罗斯市场。
来到公司1个月后,正好赶上俄罗斯举办展会,但因为疫情的原因,只能线上参加。于是,我在俄罗斯找了朋友参展,我在中国这边对接。前期我们投入了大量的工作,由于时差的原因,常常是半夜2、3点还在回复信息。

(俄罗斯展会期间,与客户线上对接)
据俄罗斯朋友的反馈,参加展会的人很多,对我们的灯具也很认可。展会期间我也联系了很多家公司,但展会之后只成交了500个灯泡的单子,销售额10000元。虽然订单额不大,但也算打开了局面。
可想在中国开展外贸业务,对于我来说是困难重重的。因为我的中文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和供应商沟通上存在一些困难。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资源和背景的新人,地区差异、文化差异等等,很多东西都需要去学习。
更要命的是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工厂生产成本提高,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失去了价格优势,所以我这个销售经理非常的累。
到今年,我在公司已经工作了1年多,业务上有了一定的起色。俄罗斯有10多个意向客户,但因为战争影响订单下的少,要等稳定才会有新的订单。伊朗的客户计划在5月份来我们公司参观,了解我们的业务,希望能达成意向。

(我和中国同学)
去年,通过朋友的介绍我认识了一个宁波女孩,第一次见面我就被她的美丽所吸引,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后来随着更深入地了解,发现我们都喜欢花时间看书或学习一些新的技能,这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和女友一起出去玩。中国好玩的地方太多,好吃的东西也太多。而且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旅行,不只是丰富生活经历,更是一种幸福。
我特别喜欢吃海鲜、凤梨、椰子,可以一周吃下100个凤梨;我也喜欢杭州的点心......在中国生活的点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现在疫情结束了,我们的生活逐步走上正轨。就在上个月的26日,我在上海温哥华学院还参加了一个叫做《动员令》的舞台剧拍摄。

(上个月我在上海温哥华学院参加舞台剧拍摄)
回顾来中国的4年多,苦辣酸甜都有过,但我从不后悔。因为中国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和女友可以步入婚姻的殿堂,我成为一个中国女婿,名正言顺地留在中国。
【口述:秦雨诺】
【编辑:目成】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