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对第七章中爱国者行动的回顾及扭转一个观念
文字是作者的圈套。不要用眼睛去看作者写出来的文字。用你的脑子去看作者真正所想的故事。
动笔的起因是这样一条评论:“鹰角将爱国者作为一名顶尖的将领来塑造,然而实际上呈现出来的军事素质却达不到这个水准。文案水平只让爱国者的形象显得虚假。”
这条观点的论据逻辑链是这样的:爱国者如果想要杀死塔露拉,最好的方法就应当是放罗德岛去和塔露拉两败俱伤。这是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应该能够做出的判断,作为军事将领就更应该能想得到了。即使是出自“不希望整合运动以内乱的面貌在世人面前结束”的理由,按照爱国者自己的说法,“我先杀死你们,再去杀死塔露拉”,在放罗德岛去进攻塔露拉之后他也完全可以出面收尾,毕竟在他杀死塔露拉、摧毁罗德岛之后,事情的真相完全可以由他掌握。整合运动既保全了面貌,将塔露拉的死做成了罗德岛所为,爱国者也可以在事实上除掉塔露拉从而将整合带回正轨。因此,他没有将罗德岛放过,完全是剧情安排的失误。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看似是有的。毕竟全部援引原文,爱国者本人的证词显得相当可信,而逻辑又非常合理。然而这里就必须要讲到一件事: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真的可以代表这个人物的想法吗?
如果文学作品较为浅薄易懂,不追求人物的立体和真实,那么语言是可以代表人物的。这个时候文章说什么,全部采信就好了。所有人都是不会说谎的天真单纯的人。然而,一旦文学复杂度上升,人物的语言和人物本身就越会分离开来。只要想想我们平日里是怎么说话,而内心又实际是怎么想的就知道了。人类总是口是心非,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内心之万一。即使不是刻意说谎,出于情绪、人际关系、各种各样的考量,也很容易隐瞒或是扭曲自己的真实想法。有的时候,仅仅是将语气词的重音换一下,就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理解。更何况,有的时候人们口是心非,是因为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想的。人们还特地创造了“鬼使神差”这个词来说明这种不明不白的状况,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无法控制自己。
那么第七章中的爱国者属于哪种状况呢?显而易见属于后者。
事实上,仅仅因为爱国者提到一句“我会杀死塔露拉”,就认为他真的打算这么做,这是完全错误的。当他说“不希望看到整合以内乱的面貌而失败”,这句话本身就和“杀死塔露拉”是矛盾的。
如果他下定决心杀塔露拉,就绝不会在意整合的表面传闻。只有存活和生存才是宝贵的,一切传闻都根本算不了什么,这是爱国者再清楚不过的事情。如果他真的能杀了塔露拉,从而将整合带回正轨,他根本就不会在意什么传闻和内乱,因为一个存活下去的整合,一个慢慢壮大的整合,本身就是对什么内乱的负面形象最有力的回击。他根本不会在乎这种无用的说辞。这句话本身,只是他为安慰自己找的一个借口,卑微的借口。
“我要杀死塔露拉”,爱国者说出这句话,就和他说“我会杀死你们(罗德岛)”“即使是勋爵你,我也不信任”“军人只相信胜利”一样,只是一句话而已。如果他真的想要彻底粉碎罗德岛,那么为什么他会让盾卫全部退后,由他一个人迎战罗德岛?作为泰拉天花板的战斗力,他几乎一个人顶着三支小队的轰炸,最后是矿石病和魔王植入的幻想才使他停下,就算如此他最后仍然有暴起的力量,如果不是他自己停下,就会杀死阿米娅。如果他真的想杀死罗德岛,为什么不尽战争的全力?盾卫们真的可以全歼罗德岛。而在他生命的最后,还特意交代盾卫不要对罗德岛动手,而是让他们去阻止塔露拉。他深刻地知道罗德岛的正确,而且最后是决定支持他们,这难道不是和他所谓的“不相信你们”矛盾吗?如果只看着表面的语句,就好像营造出一个处处引用原文考据的严谨假象,就来下判断,那岂不是很可笑的吗?作者把读者耍得团团转,人物的表演成了人物的真实,读者这样被骗了还沾沾自喜,以为发现了真相,还想去骗别人吗?






爱国者是矛盾的。整个第七章,他处在巨大的纠缠和痛苦之中。他是军人,最注重荣誉,但他一生却做了三次背叛。在这件事情中,推动他做出一切决策的最重要动机,正是对于“背叛”的拒绝、撕扯与不得不接受。他不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要背叛整合。然而,他的理智与他的正义,却又让他不得不选择背叛,而命运和时机送来了罗德岛,又让他事实上走出了背叛的一步。他既不想杀死塔露拉,也不想杀死罗德岛。塔露拉是他经过长久的观察考验,亲自认可的领袖。在雪原上,是他亲手扶起她,在内卫面前保护她,就像保护臂弯里的女儿。而现在她把他真正的女儿送向死亡了。如果他想要杀死塔露拉,那么在切城巡查的盾卫早就该撤掉了!或者至少是放松管制,只报信不下死手,怎么可能盾卫对罗德岛还如此尽全力呢?老人的行军是用一生积蓄的巨大惯性,他怎么可能停下?只要停下,那些来自过去的悔恨就会追上他,炙烤他。他无力去背叛,但是也不想这样继续下去,他还能有什么选择呢?当他见到面前的故人凯尔希时,当战斗时叫盾卫不要上前时,就已经抱定了最后一战的愿望。赢了他不会欣喜,输了也不会。只有战斗才能让他短暂地找回自己安心的状态,只有在战斗中他能得到属于军人的解脱。如果没有一丁点以死亡来解脱的想法,他也不会沉沦在魔王的幻境中短暂一瞬。第七章的战斗,这根本不是什么“不同立场的碰撞”或者“不问对错的战争”,罗德岛在这里甚至根本不足以站上对垒的另一方。这场战斗不是两方之间的,而是独属于爱国者一个人的,他生命尽头的咆哮。之所以要战斗,仅仅是因为爱国者想要战斗,也是因为对爱国者来说,他不得不战斗。他再找不到除战斗以外的路了。他对战的根本不是罗德岛,而是他缠斗一生的命运。
只有理解到这一层,才配得上能不羞愧地叫自己一声“剧情党”。否则,我们有什么底气去向广大玩家解读剧情?否则,我们怎么给付出心血创作这些故事的创作者一个交代,怎么有资格谈论爱国者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呢?
愿所谓的“剧情党”们早日认清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