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暑/热射病
现在天气温度已经超过36℃,部分地区温度甚至是达到了40℃+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体温调节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表现为皮肤灼热、意识障碍 (如谵妄、惊厥、昏迷),并伴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综合征,死亡率高。 热射病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根据国外有限的调查资料,经典热射病在夏季热浪期间人群发病率为(17.6~26.5)/10万,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劳力型热射病在劳力型热致疾病患者中所占比例为8.6%~18%,合并低血压 时病死率>30%。 热射病有哪些类型? 根据表现的轻重不同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三种类型。而重症中暑,根据发病机制和表现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另外热射病可分为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 热射病的典型三种表现是指高热、无汗及意识障碍。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导致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内热量过度蓄积导致的体内多脏器功能障碍,是中暑类疾病中最为严重及致命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温导致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体内温度被动升高,由此带来多脏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高温:最高温度可达40摄氏度以上,无汗:由于体温升高,循环不足导致无汗液流出,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神经系统衰竭,出现意识障碍。是夏天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当出现此种情况时,一定要急诊就医,及时处理,不可耽误,主要处理原则包括降温:体内体外降温,体外加强通风,体内冰水灌胃(冰的水应当多次少量喝让身体有个适应时间,请勿一下子直接饮用大量冰水,不然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使用药物降温等;加强监护,保护多脏器功能严重时需送至ICU进行监护。 热射病和中暑的区别是什么? 热射病和中暑的区别是概念不同、症状不同、严重程度不同等。 1、概念不同:热射病也叫做急性中毒中暑,中暑当中包括热射病,包含范围也会比较广泛。 2、症状不同:热射病有可能会导致多个器官衰竭,还会影响正常呼吸出现生命受到影响,中暑在病情早期可以通过皮肤降温和口服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3、严重程度不同:热射病在发病后可能会出现体温在40℃以上,还会出现昏迷、抽搐、意识模糊等,中暑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身体乏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