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观察 | “大白”,你辛苦了!
编者按
今年3月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出现反复,波及多个省区市,其中,吉林、上海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持续牵动人心。为防控疫情,广大医护人员、志愿者身着白色隔离服,坚守在抗疫第一线,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大白”。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发,2020年初本刊开设《前线观察》栏目,关注抗疫中的语言现象,彰显抗疫中的中国精神。本期《前线观察》刊发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谈“大白”。感谢英勇奋战的抗疫英雄!
“大白”,你辛苦了!
刘明奇
近日,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在这场与时间和病毒赛跑的全员核酸检测大考中,有一群身着白色隔离防护服、投身核酸检测一线的医务人员及志愿者,日夜驻守在检测点,守护着我们城市的健康防线,被亲切地称为“大白”。例如:
(1)“大白”们奔赴各自岗位,扫码贴标签、现场采样、样本送检……一切工作有条不紊,他们不惧危险、不舍昼夜地奔走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争分夺秒与病毒作斗争。(《新民晚报社区版》2022年3月30日)
其实,这种用法早就用开了。
(2)在通化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身穿防护服、配送生活物资的工作人员被居家隔离的市民亲切地称为“大白”。(《人民日报》2021年1月29日)
(3)工作从每天早上8点开始。进病房之前,准备过程像一个庄重而烦冗的仪式:换上工作服,进入缓冲间……穿一层隔离服,戴护目镜、手套,套上两层鞋套,戴上双层头套;穿过第三个缓冲间。20多分钟后,李光穿戴完毕,化身“大白”踏进病房。(《光明日报》2020年2月19日)
“大白”本是迪士尼动画片《超能陆战队》中的机器人健康顾问。人们之所以将“身着白色隔离防护服的核酸检测人员”与动画人物“大白”相关联,是因为两者在外在形象、内在品格、社会身份上具有相似性。
首先,两者的外在形象相似。动画片中的大白,是一个由气体填充的,软乎乎、胖嘟嘟的大型呆萌机器人护理,是家喻户晓的“治愈系暖男”,这与身穿宽大而蓬松的白色隔离防护服,佩戴防护面罩、防护口罩的核酸检测人员在外形上极其相似。
其次,两者的内在品格相似。动画片中作为健康护理的大白,踏实能干、舍己为人,对待主人温柔体贴、关怀备至。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我们的核酸检测人员不惧风险、不分昼夜地穿梭在城区乡镇,驻守在检测点。对待工作,他们一丝不苟、慎之又慎;对待老人和幼童,他们耐心指导、小心取样。这些可爱的品质,会让人们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到一起。
最后,在外形和品格相似的基础上,此“大白”与彼“大白”在社会身份上也具有相似之处。在动画片中,大白的身份是一名“健康顾问”,时刻守护着主人的身心健康,这与我们核酸检测人员的社会责任“守护每一位市民的健康”不谋而合。因此,在社会身份上,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与守护主人健康的机器人护理,也顺理成章地联系了起来。
为了战胜快速蔓延的病毒,加入核酸检测队伍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大白”一词除了用来指称“身着白色隔离防护服的核酸检测人员”,还用来指称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志愿者。例如:
(4)4月4日,有市民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张核酸筛查人员与志愿者的合影,最右的“大白”衣服上写着彭于晏,不少网友将其认成演员彭于晏。(澎湃新闻2022年4月4日)
其中的“大白”指的是参加核酸筛查的“志愿者”。
疫情汹涌,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踏青赏花的计划,但在疫情中挺身而出的“大白”,却成为这个春天最靓丽的风景。“大白”,你辛苦了!让我们齐心抗疫,挺过这个“倒春寒”。待疫情消散,我们共赏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边云卷云舒。
(本文将刊发在《咬文嚼字》2022年第5期《前线观察》栏目。)

电子刊
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53204211订购。您还可以通过微信扫码订阅。(注意:电子刊只能在手机端阅读,购买后无法退款)

跳转邮政微商城订阅

订阅2022年全年电子刊

咬文嚼字公众号

咬文嚼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