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是怎么一回事?
储尿和排尿的活动是受人体的意识所控制,需要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协调完成。当控制膀胱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功能异常时,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平衡协调性就会遭到破坏,膀胱不能随意储存和排泄尿液,就会出现尿失禁、尿储留、严重者还会有肾积水等并发症。

我们将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后,引起膀胱储存和排空尿液的功能障碍,称之为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神经源性膀胱常见的病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脑血管疾病和脊髓损伤。在临床上患者往往表现出:尿失禁、尿储留、尿失禁和尿储留同时并存。如果膀胱得不到有效的管理还会出现尿路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最严重的的可出现肾积水、肾功能衰竭。

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疾病,比如:脊髓损伤、马尾神经损伤、糖尿病、多系统萎缩、帕金森、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带状疱疹、医源性因素等等。
脊髓损伤多种病理性因素可以导致脊髓损伤,如外伤、血管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医源性损伤等。几乎所有脊髓损伤性病变都可以影响膀胱尿道功能。不同节段、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会导致不同类型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在损伤后的不同时间段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椎间盘疾病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为L4~L5、L5~S1水平的椎间盘向后外侧突出造成的,然而向后的中心型突出(马尾综合征)则可能影响支配膀胱、会阴部和阴茎海绵体部的神经。据报道,1%~1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骶神经根会受到影响,最终常见的症状为尿潴留,并且即使实施了椎间盘手术,术后排尿功能的异常也不能完全恢复。

医源性因素若手术操作损伤了与膀胱尿道功能相关的神经,亦会产生相应的排尿异常。很多脊柱外科手术,如颈椎或腰椎的椎板减压术、椎间盘切除术、椎管肿瘤摘除术等,手术牵拉、压迫或切割等对神经的刺激,术后可能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排尿异常,其中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者可高达38%~60%。一些盆腔的手术,如子宫颈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若损伤盆神经或阴部神经,也会导致排尿异常。这些医源性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可以是一过性的,但经常也有难以恢复的情况。

温馨提示:
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包括尿频、尿急、尿潴留或尿失禁,严重可造成肾功能不全甚至死亡。神经病变发生的部位和损害程度,直接决定着症状的轻重。早期干预,坚持规范治疗,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