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子还是要里子?聊聊波音战斗机交付

最近人气颇低,方便的话大家记得多多点赞哦~
我个人觉得哈,波音在2022年交付了14架超级大黄蜂+12架各型F-15,合计26架这个表现已经过得去了,毕竟再多5架就赶上俄罗斯全国交付量了。
当然看了下评论,很多人都觉得波音不太行,就这产量!!其实回头一看,2021年全年波音还可以交付21架超级大黄蜂+16架各型F-15,合计37架。这短短一年交付就下降了这么多,波音“乙烷”啊。

那么我们就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看波音的战斗机年交付数量为什么这么少,或者说什么数量才算正常的。
首先我们先把时间线回退到“疫情前”,在2017年波音交付了23架各型F-18+16架各型F-15,合计39架。在2018年波音则是交付了17架各型F-18+10架各型F-15,合计27架,跟22年差不多。而在2019年波音则是交付了23架各型F-18+11架各型F-15,合计34架。三年平均33.3架,可以说22年波音战斗机交付量还是处于正常区间。

另外则是波音在今年2月透露的一则消息,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终止生产新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关闭生产线。这说明波音手上的储备订单已经不多了。
其实这并不让人意外,毕竟上次美海军与波音签订关于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订单已经要追溯到2019年了(多年期合同到2021年),涉及78架Block III,时值约40亿美元。

虽然美国国会在22财年拨款还是强塞了12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23财年则是0架),但截至目前海军仍然没有增加订购,就算是增加12架,也只能堪堪将生产线“deadline”延后至多一年了。
这也是为什么波音近几年一直在寻找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潜在新用户。可惜印度的舰载机已经花落达索,印空军大单又开始玩起了“太极门”,再往前则是F-35指定陪标机,看起来不一定有人为超级大黄蜂续命了。

而展望整个生产周期。美国海军的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于1995年11月29日首飞,1999年量产服役。截至2020年4月17日,波音交付了最后一架超级大黄蜂Block II,完成了322架单座F/ A- 18E和286架双座F/ A - 18F的生产(合计当时大于632架)。
在主要生产周期,年均产量可达30架(不计入EA-18G咆哮者),中位数/生产前中期则是更高。当然目前是超级大黄蜂生产生涯末期,为了延长生产线存续,大部分厂家都会选择降低年产量的操作方法。同时订单数量也不支持高速率生产。

回到F-15的情况也是类似的,但情况又好上一点。目前波音剩余的储备订单只剩下美国空军的F-15EX,F-15QA目前已经交付完毕。当然印尼、以色列(F-15IA)、埃及都有意向/正在筹备采购先进F-15战斗机。
那么F-15较为低迷的交付量原因也很明显了,除了F-15EX因为生产工艺和质量问题导致延期,其他都是适应现有手持储备数量而做出的合理调整。

展望未来,随着超级大黄蜂的停产,F-15EX的各型订单可能很难超过200架,未来一段时期波音战斗机的产量都不会会太大幅度的上涨,最多维持在年产36架左右(目前计划是年产24架F-15EX)。
甚至可以认为就算中标NGAD也不会有太大上涨,因为该级采购数量并不大,毕竟对于波音这种公司而言,产量是跟随着订单包含其长期预期规划设计的。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