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音总结】好比是燃了三个月的引线最后点了个哑炮

2021-10-31 11:44 作者:纪一希  | 我要投稿

    看完总决赛心里感慨万千,心情正如标题所述。

    虽然我想吐槽这里的种种问题,但我并是单纯的发泄,其实仔细想想能感受到小破站想把一个选秀做好做纯粹的理念,只是这次大胆尝试的结果不尽人意,所以我也想反思一下究竟怎么能做得更好。


拉跨的技术

    这一点我相信看了直播的人有目共睹,镜头各种迷之走位,反正就是不看正在说话的人,音乐与人声的配比时大时小,让歌整体的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结尾极其草率的流程控制,刚要燃或者刚要泪目呢突然节目结束了。

    不过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小破站在跨年晚会都采取的是半直播形式,很有可能是想借这次我音决赛磨炼一下还不成熟的技术团队,但愿他们能通过这次有所成长。

    决赛最大的问题还是关于流程的设计,我觉得有两点大毛病。

没有线上互动

    讲道理,评判一首流行音乐是不是好听,你请明星也好,唱片公司也好,艺术师生也好,但它最终的标准还应该是普通大众吧,听说决赛是直播的时候我下意识的就觉得这肯定是要线上投票的,不然直播的意义在哪呢?就为了全国人民同时知道冠军是谁?

    但是能理解小破站没有搞线上投票的理由,一旦放开全网投票,很有可能比的就不再是谁的音乐好听而是谁的粉丝多了,破站大概是希望这是一个纯粹的比拼创作的舞台,希望在投票上远离饭圈文化,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就让我这种从头追到尾的观众感觉被抛弃了,好像他们弄了个小圈子在自娱自乐一样。

    饭圈问题不能解决吗?仔细想想办法总是有的,比如提前报名,抽取1万个在线观众,给他们个独立的入口可以实时投票,然后分数与现场的人取个加权平均。糊个小网页只让特定的用户能打开在技术上没有多难,然后一首歌结束要么投好要么投坏,最后以好坏比例作为结果,避免后期人越来越少投票不公平,最终网站上公布所有id的投票结果,打消大家黑幕的质疑,这样基本算是周到了吧。

    我倒不是对ZGZ有意见,他的确配得上冠军,我只是以观众的角度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评价而已,毕竟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感觉现场请去的那些人对音乐的审美似乎与普罗大众有些偏差。

没有导师互动

    这个问题我感觉是致命的,这三个月的旅程并不是只有选手在参与,三位召集人也是从头跟到尾的,他们在一个普通观众心里的分量绝对不少于任何一个选手,可决赛的后半场,在这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上居然没让他们说话,我其实特别想看每个选手的最后一次舞台结束之后,每个导师给他一些评价或者建议鼓励之类的话,我觉得这一点上选手自己心里也会有遗憾的,毕业之后离别的并不只有同学还有老师们啊。

    没让导师说话的原因在于时间,后半场这么压缩流程了还是弄到了12点,如果把我想看的那些都播出来的话至少要弄到1点,可能绝大部分人没法接受。

    但是整体复盘的话其实是可以节省出这个时间的,比如别带那四个见证人玩。这四个人除了开场放的录像之外,四个人出境加起来不到20分钟,坐着就把钱挣了,根本没必要请他们,不如把时间留给召集人,相比于只参与过一场的嘉宾,我感觉其他所有人都更想看召集人与选手的互动。

    但是四个嘉宾和三个老师合作的7首开场歌咋办呢?不要了呗,可以理解节目组想用他们唱过的歌暖场,可以理解要给他们每个人都配个音乐人才公平,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个暖场直接开比的话会有点尬,那咋整呢?唱其他人的歌呗,比如说,开场就三首,老薛跟良心唱有谱,许嵩跟钱儿唱异兽乌托邦,佩妮跟三七唱鸭川的雨夜,一样可以暖场,一样情怀炸裂,哪怕导师就别唱歌了,让七管严上去唱亲密爱人大家都能嗨起来。

    第二个可以节省的是不要现场唱两首歌,可以理解赛制需要两首歌综合比拼,也可以理解决赛一人一首歌就结束了显得太单调,但没必要两首歌全都现场演绎,因为一旦现场唱,就需要准备舞台的时间,还需要演完下舞台然后缓一缓的时间,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反正开场的歌都是录的,不如就每个人录一首歌现场放,另一首歌再现场唱,然后每首歌过后正常点评正常投票。

    而且我个人觉得放录制好的歌本身也是合理的,现在这个评分基本上是一半创作一半现场,变成《我的音乐你听吗+我是歌手》了,感觉有点背离节目的初衷,加上现场效果那么差,还有人因为全国直播紧张到各种走音气虚,真不如给每个人拍个mv直接放,然后最后一首再现场演绎,也省去了他们中间换服装不得不让小卞小杨上去尬聊的时间。

    按上述方法改进的话能省出的时间绝对不止1小时,而且节目观赏性还能更好,还能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导师们多说说话,最后效果会好得多。


    还有一点小毛病就是关于结尾,当时连四到七名都挨个念了,结果前面一点悬念都没造直接就公布第一名开始撒花了,就感觉铺垫了那么长最后摆烂直接甩脸上似的,好歹先公布个第三名,发表下感言,然后同时揭晓一二名,第二名发感言最后第一名再发感言吧,这样我感觉才圆满一些,虽然当时临近12点了但节目组不可能就硬缺这几分钟啊。

    而且还有一个临近结尾我才注意到的问题,前面压根没说得了冠军有啥好处,比到最后我突然想到这玩意得不得冠军有啥区别?无非就是个名头而已,对于选手来说没必要为个虚名挤破头吧,所以在观众的视角来说压根就不为谁得冠军而紧张,好在节目组并没有抠到真的不给冠军推广福利。


    我在上一篇文章一通分析之后奶二凡第一,结果比完了是个倒数第一,确实让我没想到的一点是未经修音的版本与平时看的节目反差那么大,闯哥的第一首歌各种唱不准的半音让人听不出调,二凡也是紧张到听不清在唱啥,就非常难受,而且也没有出我预想中的总结性歌曲,所以这个结果我也能接受吧。

    最让我意外的是唯一一个写了总结性歌的人居然是Matt,其他人大多是唱以前没唱过或者没歌颂过的类型,加上Matt的风格不那么深情,所以就让最后这一场的歌有些遗憾。

    现在想想可能也对,虽然村子里美好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深刻的,但这种感性大概在第一次离村的时候就被消磨殆尽了,那一次连闯哥都破防了,可见对大家的影响有多大,而且我记得紧接着的一场双人组就为榜一大哥写了首歌,也许只有那一场是他们感触最深的时候,后来走的人越来越多,村里最后的一个月空荡荡的,一个交友节目变成了纯粹的比赛,那种不舍的感觉就没有了。

    也许同样是这个原因,导致最后两场大家写的歌都没太打动我,整个节目的最高潮就在最后一次双人舞台,真的是各种王炸,后来就一直拉跨,我一直反思到底是歌的问题还是我心态的问题,想不出个结论。

    我真心觉得,不管是谁,最后就拿出一首特烂大街的旋律,特烂大街的词,用所有人都听得进去的歌深情的诉说一下这个夏天不一样的经历,会让整个节目都更圆满。


    希望破站以后的节目能越办越好吧,不光是决赛,前期的赛制也希望能设计的更合理一些,拉跨的AB面第一场就把咱的冠军ZGZ送走了,可见这里问题多大,埋没了多少优秀选手,不过俗话说得好,起点低的话进步空间大嘛[狗头]。

【我音总结】好比是燃了三个月的引线最后点了个哑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