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报告:国内展空间,出海绘新篇

2023-07-11 08:53 作者:报告派  | 我要投稿

报告出品方:华创证券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

本篇报告为我们继《格局初成,胜而后战》后电动两轮赛道又一研究成果。国内市场销量天花板未至,我们认为应重需求本质而轻国标替换;海外东南亚油换电兴起,国牌出海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国内市场,各省电动两轮保有量差异大,油摩承担低保有量省部分通勤需求;替代通勤油摩后、远期保有量仍具提升空间,进而打开销量天花板,重需求本质而轻国标替换;

海外市场,东南亚两轮摩托电动化方兴未艾,电摩渗透初期各品牌百舸争流,国牌产品性价比优势为当前最优解,强耐用消费属性则需钠电等新电池技术补齐。

一、国内:天花板未至,寡头格局初成

(一)年销量天花板或达 7500 万

行业销量中枢 19 年开始提升,19-22 年销量复合增速 18.2%。22 年国内电动两轮车销量 6070 万辆(+22%),19-22 年销量 CAGR 为 18.2%;行业销量中枢从 19 年开始提升,主要零售价格段为 1500-3500 元、22 年占比 75%;22 年出口销量 250 万辆、同比+9%。
市场担忧国内行业天花板已至,我们通过拆解各省市保有量发现,国内电动两轮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





各省电动两轮百人保有量差异大:江苏 53、山东、浙江等超 40,吉林、贵州则不足 10,与人均 GDP、地理、气候条件相关:

电动两轮百人保有与人均 GDP 关系近似线性。耐用消费品保有量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全国 13-21 年百人保有与人均 GDP 相关性系数高达 99%,其他各省百人保有量也随人均 GDP 增长而增长。
地理、气候条件限制产品普及,低电动两轮保有量省摩托保有量较高。东三省天气寒冷影响电池续航,重庆贵州山区坡度大、对电机要求高,这部分需求当前仍然由油摩解决,云南、西藏、贵州等地油摩保有量分别达 20、19、15 辆/百人,高于当地电动两轮车保有量。

对于电动两轮国内市场空间,我们采用存量估算方式,以电动两轮和摩托车保有量为基础,假设判断电动两轮车可实现的稳态普及程度,获得稳态存量值,进而基于耐用消费属性设定更新周期 8 年,可推算稳态下纯更新需求带来的销量。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推算方式忽略了发展前期新增需求,赛道销量峰值应为新增与更新曲线加和的最大值,真实峰值可能会比我们推算结果更高:

假设 1:低保有量省人均 GDP 逐年增长,消费者购买力增强。
假设 2:电动两轮性能短板补齐后可替代通勤油摩,如钠电池应用后解决东北地区低温续航及动力问题,三电系统适配性提升解决电机爬坡问题。
稳态终局下,原先由油摩承担的通勤需求将由电动两轮替代,即替代 22 年油摩 12 辆/百人保有量,预计国内电动两轮保有量将由 21 年的 28 辆/百人增长至 40 辆/百人,即全国 6 亿保有量,8 年更新替换周期纯更新需求年销量 7500 万,较 22 年 6070 万销量仍有24%增长空间。






(二)出行需求为底层驱动

19 年销量中枢提升影响因素包含:1)短交通出行需求增长;2)新国标影响短期替换增量。市场此前重视新国标替换短期销量刺激而忽略需求变化,我们认为新国标主要规范行业供给端而非带来短期需求刺激,行业扩容核心驱动为短交通出行需求增长。
新国标政策主要在供给端规范产品执行标准及要求,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出清以组装及低价产品竞争的小企业。19 年 4 月起电动两轮车开始执行新国标规范,新规对供给端影响具体体现在两方面:1)明确产品分类:19 年前电动自行车分为简易/豪华款;19 年后明确分类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2)提升准入门槛:电动自行车执行检验一票否决制,新增 3C 认证,电轻摩/电摩需要摩托车生产资质。新国标执行后,玩家数量从高峰时期 2000 余家减少至 21 年底 100 余家符合新国标且具备摩托车生产资质企业,行业份额向头部集中、进入产品力竞争阶段。





短交通出行诉求为行业增长底层逻辑。新国标执行后行业进入品牌和产品力竞争阶段,消费群体扩容、产品进阶发展、消费场景扩容为核心的人货场变化构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

消费群体扩容:新增白领群体、学生群体、外卖群体消费者。电动两轮车传统消费群体为 36-45 岁中年上班族,以学生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 22 年占比 18%;以小牛、九号为代表的厂商以智能化和潮玩重新定义产品,如小牛粉丝群体“牛油”主要为一线城市白领;外卖配送需求增长亦推动外卖消费群体增长扩容,22 年美团外卖骑手人数 624 万,18-22 年复合增速 23.3%。




产品进阶发展:行业进入良性竞争后,产品性能提升,更长续航、更强动力,更高颜值带有一定社交属性。新国标后行业进入良性竞争发展阶段,产品性能进阶改善契合消费者购车需求,22 年消费者购车对电池续航、安全稳定、舒适的关注度分别为 61%、58%、53%;以爱玛为代表的品牌商推出产品年度流行色、高颜值产品运营圈层粉丝群体。




消费场景扩充:传统场景日常通勤为主,新增大学校园、外卖等场景。消费群体扩容伴随消费场景扩充,大学校园内电动两轮车正替代自行车;外卖配送为通勤需求之外的消费场景扩充,本质作为生产力工具,当前外卖配送主要以二手电动两轮车产品为主,场景扩容暂未形成大幅需求扩张。
寡头格局初成,龙头胜而后战。新国标从供给端出清低资质厂商后,加速行业份额向龙头集中,22 年销量/销额 CR2 分别为 41%/45%,销额 CR3 为 60%。行业格局出清我们核心关注 2 个问题:

龙头抢了谁的份额?市场此前大多关注新国标执行后尾部厂商出清、份额向头部集中,但尾部份额丢失难以找到数据依据;我们虽然难以找到所有厂商 15/22 年份额对比,但对比部分厂商 15/22 年销额份额也可以为集中度提升提供数据依据,22 年雅迪/爱玛/台铃份额分别较 15 年提升 18%、5%、10%,而新日/绿源份额分别下降1.2%/0.1%,腰部厂商向头部加速集中。

集中度会不会进一步提升?当前寡头格局初成,龙头上游掌握供应链话语权,下游具备渠道覆盖广度,品牌深绑耐用消费品口碑,在行业增速向上期乘行业β加速份额扩张,行业承压期具备渠道利润调整及价格战能力;因此我们判断当前寡头格局初成,行业集中度仍将进一步提升。




产品性能提升打开低保有量省市增长空间,驱动产品 ASP 增长形成良性循环,国内行业天花板未至;但未来 3 年,行业销量复合增速预计从 19-22 年的 18%下降至 5%-10%,龙头重塑全产业链话语权后开始建立消费者品牌心智,国内进入格局清晰化及龙头盈利能力提升阶段,出海东南亚摩托车市场油换电将贡献新增量。
作为最早发展电动两轮产业大国,我们具备完善供应链、产品矩阵、技术优势,对外输出(参考同为制造业的家电主导)占据供给侧优势,所需解决的就是东南亚当地需求侧本土化,本篇第二部分我们梳理研究出海东南亚油换电进程。


二、出海:东南亚市场未艾方兴

(一)行业:年销量 4700 万电摩替代空间

东南亚六国油摩保有量 4.7 亿,稳态下电摩替代空间 4700 万/年;结合各国人口数,除印度、菲律宾外,摩托车百人保有量高于国内电动两轮车百人保有量:

2020 年东南亚六国(印度/印尼/越泰菲马)摩托车保有量 4.7 亿辆。其中印度/印尼/越南三国摩托车保有量占 91%,分别为 2.4/1.1/0.7 亿辆;东南亚庞大摩托车保有量基数构建电动化替代空间。

10 年稳态更新周期下,油摩替代空间 4700 万/年。我们以东南亚油摩市场当前存量值估算 10 年替换周期纯更新需求,以 4.7 亿保有量、10 年稳态更新周期计算,可替代油摩空间为 4700 万/年。




--- 报告摘录结束 更多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

报告合集专题一览 X 由【报告派】定期整理更新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报告派

新能源 / 汽车 / 储能

新能源汽车 | 储能 | 锂电池 | 燃料电池 | 动力电池 | 动力电池回收 | 氢能源 | 充电桩 | 互联网汽车 | 智能驾驶 | 自动驾驶 | 汽车后市场 | 石油石化 | 煤化工 | 化工产业 | 磷化工 | 基础化工 | 加油站 | 新材料 | 石墨烯 | 高分子 | 耐火材料 | PVC | 聚氯乙烯 | 绿色能源 | 清洁能源 | 光伏 | 风力发电 | 海上发电

电动两轮车行业深度报告:国内展空间,出海绘新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