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给准备报考临床医学的高考考生的一些建议和内容

2023-06-09 19:37 作者:会飞的X鹿  | 我要投稿

前言

相信每次看我写同人分析文章的读者里面也有一部分高三的学生,刚好最近高考期间,对于想填临床医学专业的可以看下我这篇文章,我也是学了快4年的人了,虽说也是连入门水平都算不上的,但希望还是能够帮到各位

临床医学的内容

就我们学校的话,按年级分,要学的科目大概有这些,部分感受我标在括号后面

大一上

和高中无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我们学校是后三个学期还要学)、高等数学(部分学校可能用的是理工科专业的那版)、基础化学(和高中基本上差不多,如果用的选修三的那本书可能会有优势些)、医用物理学(要求比较低,但有的名词如果和后面学的内容相关可以注意下)、计算机(word, ppt, excel这些)

大一下

系统解剖学(纯记忆内容,难度较大,特别是神经系统,建议学的时候结合解剖图来记忆)

组织学与胚胎学(相比系解容易一些,但内容也比较多)

细胞生物学(和高中一些内容相通,部分章节比如细胞信号传导难一些)

有机化学(老实说,和后面的学科关联不大,但也千万别栽在这科)

大二上

局部解剖学:仍然是纯记忆内容,系解噩梦的延续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西医综合的一科,重要,比如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转换,核酸这些章节内容多记忆量大,但至少也有理可寻)

生理学(重要,生理是你学后面所有东西的基础,必须要重视,整本书没有任何一章是容易对付的,比如心肌电生理,血液循环这些章节足够你坐在图书馆搞一整天,但把这些都搞懂的话,学后面的东西会顺畅很多)

医学遗传学(和高中遗传内容相似,但绝对没有理综生物部分的遗传题那么变态,需要记忆的内容居多)

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虽然是考试科,但总给我一种水课的感觉,属于执医必考内容,所以也只建议记执医要考的部分)

大二下

病理学(重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介绍一些基本的病理变化,第二部分是分论,介绍各系统的病理表现,可分为大体观和镜下观,建议学好总论,这样后面的分论学起来会轻松不少)

病理生理学:重要,这个时候前面生理学打下的基础就有用了

不同学校的要求可能有不同,这张图仅供参考

大概也可以像病理那样分总论和分论,对你学后面内外妇儿传染神经这些临床科目很有帮助,病生这科很有意思,当你把它搞懂时再去看内外科的那些疾病,结合症状你基本上就知道书上写的治疗大概会是什么内容了,给大家个复习建议,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复习完以后可以立即看肾功能不全,然后再是心功能不全、休克、DIC、缺血再灌注损伤,这样关联比较紧密,效率也高,同样的方法,肺功能不全、缺氧、酸碱平衡紊乱这样来

医学免疫学:很有意思的一科,前后联系非常紧密,你前面学的免疫系统的所有东西都是为了免疫应答这个东西打基础

医学微生物学:大概分为总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病毒、真菌这些内容,理解不难但需要些时间记忆,最后千万不要认为病毒章节和真菌章节没用,这两章在期末考试占比也挺高的

大三上

药理学:重要,可以说是内科学的基础,有部分章节和生理学关联较大,比如最开始的胆碱受体激动药阻断药和后面的抗心律失常药,最后千万不要认为抗生素章节不重要

诊断学:重要,算是第一门接触到的临床医学科目,是你学后面临床学科的基础,整体可分为症状学、病历书写、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当时我们学校是分两个学期学的,症状和体格检查在第一学期,症状还好,但内容多,体格检查一是要记得怎么实操,二是要记住一些体征提示的疾病,这个时候可能因为没有接触过内外科而感觉题比较难吧,尤其是心脏听诊部分

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这两科关联比较大,内容不好理解但考试还是不算难,千万不要认为是水课

卫生法规:虽然也是执医必考科目,但我感觉它还是很水

临床技能学:诊断学体格检查的实操,记得多练手

医学机能学:我们学校是当成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实验课来上的,这个时候就会用上实验动物了

大三下

外科学总论:还好,和后面的各系统疾病比起来总论轻松多了

医学影像学:重要,学的时候建议参考学病理的方法,有能力和时间的话可以学下断层解剖,有一定帮助,没能力的话就像我一样平时和期末只记上课学的那几个吧

诊断学:我们学校这里是分两个学期,第二学期是辅助检查,包括血液检查、骨髓穿刺检查(一开始可能会和前面血液检查混淆)、尿液检查、粪便检查、脑脊液检查、肝功能、肾功能,以及最难的心电图

精神病学:虽然是执医必考内容,但我也说不上来是难还是怎么,当时全靠期末的资料了

大四上

从这时候开始是临床科目,基本上都可以按照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这个步骤来学各科的疾病

内科学:第一学期我们学校上的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还算简单,心血管理解是最难的,特别是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章节,消化难度比心血管低一些,但内容非常多也不好对付,另外内科学也非常考验你的药理学水平,有句话叫内科不学药等于是白学了的说法

外科学:第一学期我们学校是神经外科、消化外科和心血管外科部分,外科相比内科其实还好,容易理解,但就是不好考试

妇产科学:前半部分为产科,后半部分为妇科,产科的内容还好,东西多但好理解,后面的妇科内容一开始还感觉没什么,但是一考起来就分不清了

儿科学:一部分为小儿的生长发育,大部分是介绍一些儿科疾病,多记一般没什么太大问题

大四下

外科学:我们学校第二学期是骨外科、泌尿外科,相比第一个学期还算轻松一些,但内容还是非常多的,需要多花时间,另外一定要把各种外科处理方法和手术方法记牢,不要一考外科就想着“切除”

内科学:第二学期为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还好,白血病部分稍微难一些,但搞清楚后你再回头看诊断学的骨骼检查和血液检查你会感觉以前不懂的东西突然就通畅了,泌尿系统同理,内分泌难一些,比如糖尿病部分的用药内容非常多

传染病学:考验你微生物水平的时候到了,如果前面微生物学还算好的学起传染病学就不会怎么难,如果药理再学得好些,那么治疗里面的东西基本上就难不到了

神经病学:难的部分在总论,因为它又要你重新走一遍被系解神经系统支配的感觉,后面的分论凭记忆力还是好搞

最后大五的一年属于临床实习阶段

和高中对比,临床医学题目的特点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种感觉,高中的题目感觉像是一堆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每次都说回归教材,但书上压根就没有什么“双星系统”“等位基因”,课本上也从来不会教你怎么把新写出来的化学式配平,特别是语文,除了要背的6分,其他题目都是我从高三统一发的教辅里面学到的,如果再换算下就等于是你玩怪物猎人时,卡普空教了你怎么移动怎么攻击,然后你碰到了伞鸟,同样转换成临床医学的内容,等于是你已经学了前面的基础医学的所有内容,然后不教你内外妇儿传染神经,考试的时候问你“如何治疗心衰”,还贴心地在旁边标了个“强心利尿扩血管”

当然,像高中那种题目的情况以后基本上会见得很少,临床医学大多数题目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题目的特点以我的理解是“一种需要考验记忆力的阅读理解”,比如这道传染病学题目

这道题目的患者是钩端螺旋体感染,它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所以这题应该是E,因为“立即转入上级医院”这项不符合就地治疗这一特点,当然这条治疗原则也可以在书上找到

当然这种题目算是中等偏易的那种,容易题都长这样

该题为c

所以该题为c

这里用的是老贺的辅助讲义

当然我认为这题应该从白血病的前一章MDS那里找到答案

M1M2M3和最后一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准确来说它应该属于M5)均属于髓系AML,只有急淋是ALL,所以答案也很明显是D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突然好像又没那么恐怖了呢?但能够正确选出这些答案的前提是你非常熟悉那一章的内容,并且保证书上的每个角落都看过一遍,不然很可能会因为你记不住而不会写,所以之前我也说所有的题目都在考你记忆性的阅读理解,记不住就没法了

那么哪些题目是属于这种的呢?我认为最烦的应属那种问“某某东西的最某某特征”的题,这种题目经常来自书上的边边角角,如果是某个病最具有特征性的症状还好,但如果问的是最某某的是男还是女,老人还是小孩,1岁还是3岁等等,这些考纯记忆的东西就很烦,而且最那个的是书上包含这个“最某某”的语句不在你使用的这版教材里,而是在老教材里,又或者是在8年制的教材里,还有可能是在《实用外科学》,也有可能是在哪一年的指南里面,比如这道题,1877

9版《外科学》,旁边的笔记是我加上去的
《黄家驷外科学》,真有人会在这个时期去读吗

当然这道题还不是特别明显的那种,以前碰到过具体是哪道我忘了,但至少这种题还是存在的,碰到的话最好记下来,也就是说,平时不仅要多看书,还得多做题,其实如果影像学学得好一些也可以自己推出来,毕竟MRI看软组织那些怎么都要比CT和X线这些要好看一些,9版《医学影像学》里面也有这句话

题目大概就是这些情况了,如果你真的要选临床的话一定要多做题,多看书,书上没提过的东西一定要记下来

其他的问题

这里因人而异,我说下我自己遇到的情况吧

前面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最后的内外妇儿传染神经做准备,不说要拿多高的分(其实还是有要求的,我们学校拿学位证需要所有考试考查科平均70以上),最起码要能再次看书时能够马上回忆起当年的内容

记忆并理解是你学临床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定要多看书,多做题,但那种特别偏特别难的知识点,比如搞懂心电图的所有原理,为什么T2显水比T1敏感这些,就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研,如果是物理大佬当我没说

题目做对了不代表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它,能够随时拿出来脱口而出的才是自己的,上课时你觉得容易的内容是老师带着你走的,课后你再次看书时的难度才是自己的

预习和复习很重要,尤其是复习,预习建议可以在站内找一些网课看,如果上课的内容是执医内容可以买那种考执医的书来看,很有帮助,复习建议提前至少一个月开始,因为医学院的课程多半在16周17周那样结束,等老师上完课再复习就来不及了

上课时偶尔会有几个开挂似的人抢先回答出老师的问题,遇到也不要太自卑,因为很有可能那个问题有可能不会在考试中遇到

五年制的教材不推荐和学校一起订购,内科学一本118也够心痛的,二手书和盗版书可以买但一定要看清楚版本,23年很有可能用的是第10版的书,所以不管多便宜也不要去买前一版的书尤其是内外妇儿传染神经这种更新比较快的,但也有的书是必须要正版体验才会好,比如《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皮肤性病学》这种纸质比较特殊的最好是买正版,不然里面的图会看不清

如果你是五年制的而且有考研的想法,不要选定向(亲测)

英语四六级大一大二时就过了去,不然后面没时间同时搞专业课和英语

我能说的大概也就是这些了,我自己也是处于学习的阶段,每个学期也在为期末而头痛(这次真的头痛了),这是我期末时复习的书本厚度,可以参考下,当然虽然知识点不至于有整本书这么多

所以我说要提前一个月复习

当然,我相信高考分数能够达到医学院尤其是临床专业分数线的各位一定在以后会有比我这种靠着定向降了分数线才勉强上个二本的人有更好的方法,我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也在寻找到底怎样学才会有效率,因为我基本上都是靠时间堆上来的,但不管怎么说最后每次的考试都自己挺过来了,这时我也想起见习时消化内科一个带教老师的话,“医学只要你真的去付出了最后多少会有回报,哪怕只有一点”,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又从之前评优评先没评上的阴影走出来,把目光放向毕业考试和规培考试

最后祝各位想报考的都考上自己理想的医学院校


给准备报考临床医学的高考考生的一些建议和内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