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大爷们不跳广场舞,却争着来这里化妆出道?
圣诞节将至,西方的小朋友们已经开始期盼圣诞老人到来,给自己送上最喜欢的礼物啦。

作为大人的我们自然都知道圣诞老人是不存在的,“天降礼物”也只是爸爸妈妈们悄咪咪的爱。但是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还是充满了神奇,既然圣诞节要到了,圣诞老人肯定也会如约而至。

承载着节日的气氛和孩子们的梦,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圣诞老人可以说是并不容易了。那么怎么保证圣诞老人们都能“合格”呢?有圣诞传统的国家想到这样一个主意——开一所专门的圣诞老人学校就可以了鸭!

示例图-美国密歇根州的圣诞老人学校
比如在伦敦,圣诞节前,你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一群圣诞老人们坐在课桌前认真学习、紧张做笔记,像是马上要面对期末考试的学生。


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圣诞老人们也要接受其他特训,包括化装、和孩子们的互动、用多种语言送上祝福...甚至还要掌握最近流行的玩具种类与玩法。

等一套课程下来,通过最终的检测,才算是正式作为一名圣诞老人“出道”了,之后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去把欢乐和幸福带给其他人啦。

圣诞老人学校听起来新奇,但其实早在8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最早的圣诞老人学校创办于1937年,位于美国密歇根州,至今仍然每年稳定地培训着圣诞老人。

“学生”们来自从美国到欧洲的世界各地。想要在此进修、化身圣诞老人的,大多都是满怀热情,想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他人的善良爷爷。
虽然早已过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只要坐进学校里,大家都是得乖乖听讲的学生。
在这里,爷爷们需要学习很多专业课,比如如何通过绳带来操纵“驯鹿”和礼物车,飞到各家各户去给小朋友们分发礼物。

虽然不会飞,姿势还是得会
学习接触不同种类的玩具,来逗孩子们开心。


多种不同的舞姿和胡子的粘贴方法也都是必修课,关系着整体形象能不能第一时间融入节日的气氛。


甚至,爷爷们还要学习如何进行良好的表情管理,包括如何“哟吼吼吼”地开怀大笑和自然流露出迷人的微笑。


至于如何进一步展示出圣诞老人的个人魅力,那可能就是每位爷爷私下里的“选修课”了。

想要进入圣诞老人学校深造其实也是有条件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身体状况要好。

对想成为圣诞老人的爷爷们来说,接纳这个身份也往往不是因为利益驱使,而是对孩子们和传递快乐事业的真心热爱。

也因此,在辛苦的课程之中,他们表现得永远都像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互相开玩笑、玩玩“幼稚”的游戏,学校里总是洋溢着老人们的欢乐。


这些时候,他们不像是“身负重任”的圣诞老人,更多地像是内心还停留在孩童时代的大男孩。
这也正印证了圣诞老人学校创立的初衷:发自内心地给所有相信美好的人带去欢乐,给孩子们带去一生难忘的童年回忆。

如创立者Charles W. Howard所说,这个众所皆知的节日角色背后,是一份值得认真学习的责任。
在创立圣诞老人学校时,他回忆起的是自己之前接下扮演圣诞老人的工作时,遇到的一位小女孩。小女孩站在远处看了他好久之后,才敢怯生生地走到他面前,问他能不能答应自己一件事情。
出乎意料的是,小女孩纠结许久之后提出的请求是:能不能请他永远不刮掉胡子。他认真地承诺,会记住她的请求,永远留着自己的白色胡须。
虽然只是一个孩子幼稚的请求,听起来让人有点哭笑不得,但是那个情景却始终回荡在Howard心里。

他这样描述那次相遇:一个怯生生的五岁孩子站在你面前,用她所能给予的全部爱和信任跟你(圣诞老人)提出要求,你会意识到,比起作为一个穿着节日衣服的工作者,你的身上还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正如孩子会记住大人的承诺,大人的毁约会颠覆他们内心美好的梦。圣诞老人只是大人们眼里穿着特殊装扮的普通人,却是孩子们眼里不可替代的存在。

因为有了这份想法,他创立的圣诞老人学校选择了永远只接受那些最亲近孩子们、抱着想传播美好和欢乐的人。
于是在82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一群群怀着善意的爷爷们,认真听课、学习、实践、表演,只为了能把节日里最温暖的一份祝福,带到每个人的身边。

这座“幼稚”的学校年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爷爷们,怀着认真负责的心情好好上课、认真学习,还原出最真实的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不是通过烟囱进入家里,而是要直接走进孩子们的心。”雪花飘落的时候,毕业的爷爷们会走出学校,乘上驯鹿雪橇,飞到孩子们的梦中。

圣诞老人不是真的存在,它只是一个美好的故事,一份美好的愿望。
而这份虚构,或许会在某个眼睛闪闪发光的孩子遇到某位善良的爷爷时,融化成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