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修说德云】20230216德云社相声大会repo

2023-02-18 18:00 作者:修者竹也  | 我要投稿

本篇是2023年2月16日德云社相声大会repo。

2月16号是德云社相声大会的第四场,六个节目评分如下:

1.尚筱菊孙子钊《打灯谜》⭐⭐
2.刘鹤春关鹤柏《玉堂春》⭐⭐⭐⭐
3.陶云圣杨九郎《卖估衣》⭐⭐⭐⭐⭐
4.秦霄贤何九华《学哑语》⭐⭐⭐
5.孟鹤堂周九良 《规矩论》⭐
6.郭麒麟郭德纲《找堂会》⭐⭐⭐⭐⭐⭐


开场活是尚筱菊孙子钊《打灯谜》,二星。

规整,顺畅,演得不错。

尚筱菊在剧情允许的情况下,使了几个大动作,鲤鱼打挺、翻跟头,以此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挺好。


二场是鹤春关鹤柏的《玉堂春》,四星。

刘鹤春唱得讲究,关鹤柏捧得也好。


算起来,今年这两位鹤字科也都四十了。

德云社有不少四十左右的相声演员,功底扎实技艺精湛,是小剧场质量的保证,然而,扛不动票房。

不是观众不识货,是演员自己的故事没讲出来。

其实刘鹤春很有文章可做。上过大学,学过美术,当过保安,住过剧场,谈个恋爱把自己谈得去了藏地当喇嘛。这要编成相声多有意思啊,在藏区的生活是种田文,从藏区回北京的经历是公路文,有这个背景,往里面放素材就行。

刘鹤春创新的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对自己不够狠。想要打动观众,第一刀必然是向自己的,刀刃向内自我剖析,展示痛苦成就艺术。


第三场是陶阳杨九郎《卖估衣》,五星,仅次于老郭和小郭的《找堂会》。

我知道陶阳唱得好,本以为《卖估衣》嘛,唱就行了,唱完这个唱那个,唱完那个唱这个,光听他的唱都值回票价。

然而陶阳上来简单地做个自我介绍,就开始介绍杨九郎。我还没做好笑的思想准备呢,“天下第一驴杨九郎”的包袱铺平垫稳,响了。

观众:哈哈哈哈哈!

我:哇,天津范儿的相声!

天津范儿的相声不追求一句一个包袱的火爆,不是“我们在给您说相声,我们要逗您乐”,而是铺平垫稳娓娓道来,像和观众聊天儿一样,看似平淡,但能吸引住观众,最后聊着聊着,出其不意,“啪”,来一包袱。

《相声有新人》里张国立说表演要有呼吸感,“你来我往的停顿和适应”,要把写好了的东西演成现场感受。

看似容易,其实不然。前面铺垫的过程要是演得不好,观众的注意力早就飞了,哪可能一直跟着演员进入情境?

陶阳逗得稳,杨九郎捧得稳。所谓捧得稳,主要体现在跟着逗哏进入情境,辅助逗哏营造情境。

陶阳说杨九郎爱吃驴肉火烧,杨九郎就猛咽口水。陶阳学杨九郎扥毛笔上的毛,杨九郎就挥手,好像脸跟前真的漂着陶阳扥下来的毛似的。

看似不经意不强调,但就是这些细节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从而让观众相信演员是真的,从而跟着进入故事情境。这就是陶阳和杨九郎的呼吸感。


演得好,唱得也好。

陶阳的唱不用说,一等一的好。难得的是两个人的搭配,陶阳调门低一点,杨九郎高一点,俩人唱起来错落有致,好听!


要说毛病也有,一个是陶阳偶尔有节奏上的滞涩,另一个是俩人的衔接有不流畅的地方。

陶阳太久没说相声,他俩这活又没在小剧场打磨,直接上大剧场和观众见了面,有毛病正常。

总之,喜出望外,特别好!


第四场是秦霄贤何九华《学哑语》,三星。

我对霄字科要求不高,能给点可看的就行了。

老秦和何九华这活还不错,虽然我时不时地迷惑,不知道老秦在笑什么、为什么笑,也理不清人物逻辑,但是他们能想辙出一些新包袱,值得夸奖。

相声上,老秦还是嫩了点,是何九华在带着他走。

表演上,老秦不错。

老秦的相声是刚在“入门”的那个门槛上徘徊,好像入门了,又好像没有。

老秦入门以后会走得比别人快,因为他在门外积累的东西比别人多。

和谦哥一样,我以前也不知道老秦这么红,现在看,老秦红有他的道理。这三年多,老秦外务不少,他都接住了,并且除了在《德云斗笑社》里吐露过一些,别的没听老秦抱怨过。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多出去,多历练,多思考,才有渐若窥宏大的可能。

看好老秦。


接秦霄贤何九华的是孟鹤堂周九良《规矩论》,一星。

这一星给的是周九良,孟鹤堂本场没有值得给星的地方。

孟鹤堂说到自己是倒二,“倒二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叫、怎么说呢?叫、承、起、起承转合的这么一个作用。”

这里孟鹤堂本来该说倒二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嘴不好使,承字磕巴了一下,最终说出来的是“起承转合”,还得周九良给他兜:“起承转合,承上启下。”

孟鹤堂不会压根连起承转合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吧?

节奏慢,纲口乱,表演虚,不好看。越不好看观众越不耐烦,观众越不耐烦,孟鹤堂就越拖沓浮夸。

直到有观众喊“快点儿!”孟鹤堂说:“我有任务我有任务!你也别着急你也别催我,我慢慢说,我得十点才能下去呢。”

这话一出口,演出彻底失败,周九良救不了了。

从艺术上说,孟鹤堂被观众从相声里拽出来了。

从职场上说,孟鹤堂甩了锅:你们不爱看也不行,我之所以这么拖沓是因为领导安排的。

不用解释什么选《规矩论》就是为了好加减,相声不是积木,不是随便抽一块加一块就行,相声是文艺作品,有情绪的流动,有节奏的起伏,有剧情的衔接,演不好就是演员没能耐。

别的,说什么都没用。

别人的倒二是承上启下,孟鹤堂的倒二是砸锅来了。

(要替孟鹤堂要说法的记得带上论据和票根,否则,我不介意为他单开一篇满足你们。)


艰难地熬完孟周的十分钟,老郭和小郭总算上来了。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德云社最爱傍角儿蹭热度的演员郭德纲和郭德纲处心积虑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傍上的角儿郭麒麟!

这二位的《找堂会》,配合得那叫一个丝滑,老郭厉害!

大林也棒棒的,完全看不出有那么久没说相声。这几年大林没白跑,他对人物的理解和刻画有点炉火纯青的意思了,后生可畏!


二位郭老师这场《找堂会》,让我之前的困惑突然迎刃而解:都是说相声,为什么我看别人的相声觉得可乐,看老郭的相声觉得动人?

因为老郭的相声高级。

老郭常说你也会说话我也会说话,为什么你要花钱听我说话?

我觉得这话有点谦虚,事实是:老郭也说相声,别人也说相声,为什么我乐意花着高价贴着时间从外地赶来看老郭演《找堂会》?

因为在老郭的相声里,我既能看到老郭,又能看到自己,还能看到别人。


《找堂会》是个甲方为了小利坑蒙拐骗、乙方为了收益谦卑应承的故事。

小郭唱念做打,为的是混点水喝。老郭殷勤接待,为的是找活干。

一个是蒙事儿的小郭,一个是应事儿的老郭,看观众代入谁。

谁没被甲方画过饼,谁不曾为了挣钱对甲方百般殷勤?买个差不多的车充门面,刮了蹭了心疼得要死;买个奢侈品包,别人用来装东西,我们用来装……

道义和利益,选哪头?道德和生存,选哪头?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老郭的相声用戏谑伪饰悲伤,但悲伤的内核一直在。

文本就那个文本,老郭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既能让观众代入,又能让观众悬浮在一个相对舒缓的区域。

不代入,不动人。代入太深,人会疼。

演员的每一个作品里都藏着演员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想过的事,动过的情。

有文化才能把这些灌注到作品中,呈现出珍珠的莹润。

没文化就只能学到皮毛,再好看也是个光溜溜的玻璃球。

老郭是个温柔的狠人,狠朝着自己,温柔朝着观众。


黄永玉看到阿瑟米勒的新戏,心想我们也有个曹禺!

2022年8月,我站在天桥穷不怕的塑像前想多好啊,我们有个郭德纲!

看完2023年2月16号的相声大会,我想可以再加一句:多好啊,郭德纲有儿子!不仅有亲的,还有干的!

相声它怎么能不好?

【修说德云】20230216德云社相声大会repo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