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语言的花刺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个人推荐指数四星半。很早就有名得一本书,推荐给与生活中处理不好与他人得人际关系,说者无心却轻易伤人的人阅读。
第一次接触非暴力沟通书中的具体概念是在一本《亲密关系》了解。最常知道的非暴力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不读书的人往往说话直来直去,很少委婉的说话,他们意识不到自己语言中所隐藏的暴力,忽视他人的感受与需要,或是回避自身的责任,习惯命令的口气指使周围的人,特别是周边的亲人和好朋友,时常会感到心痛和受伤,如果处理不好家庭生活会受到影响,工作上许多事情也开展不了。
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也许会欣赏诚实、自由以及和平的价值。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
观察
以前the great gatsby小说中读过这句话,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当时还不能深刻理解,现在在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我们不要去评论一个人,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用模糊的频率词取代具体次数,或者模糊的形容词取代具体事件都是评论。
感受
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是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可以用“我(感到)……因为我……”句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当我们说“我觉得”,“我认为”,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需求
提出具体的请求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到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避免使用抽抽象词。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如果我们在过去常常指责他人,那么,我们的请求很可能就会被看作是命令。而一个经常受到指责的人也会倾向于将请求解读为命令。表达愿望时,只要不发号施令,我们的想入就会愉快得多。我说出我的愿望 ,并不是要求你照我说的去做。
倾听
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试图分析问题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倾听的这种品质体现了它与理解以及同情之间的区别。
1.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如果我们自己是说话的那个人,我们不妨清楚地表明我们是否期待反馈,2. 给他人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一个人在听别人谈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将会留意其中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如果我们的语气很肯定,仿佛是在宣布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通常不会有好的反应。然而,一旦别人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非在下结论,他们一般就不会产生反感。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作是应付。
应该用法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它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它生活将如何继续。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世界上很少有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除非事大自然的极少发生人类所不可抗的地震海啸等,我们大部分所谓的不得不,只是为了去寻找一个借口,去安慰自己,去解释自己得行为,博得他人得同情。社会还没有把我们逼到如果不得不这么做,否则我们就会死得地步。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
感激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