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正式发布!

官网:https://gxt.siciei.com/
关于我们
为积极响应国家依法治税、以数治税的政策要求,针对解决企业财税管理痛点、难点,国信双创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了国内领先的专业智能化财税管理平台——国信企服通,国信企服通围绕建设国信总部基地为核心,解决传统产业园招商引资、政策落地、税务规范、部门监管等痛点堵点问题,搭建国信灵工SaaS平台、国信创客SaaS平台、国信灵租SaaS平台、国信企服SaaS平台四大业务版块,通过线上一站式财税数字化解决方案,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赋能,促进当地产业招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财税管理健康合规。
10月19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区块链应用分会、链上数字产业研究院、中晟供应链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安徽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民生电商、大宗易行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共同编写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在2023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大会上正式发布。

《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立体式对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全面阐述的报告,覆盖了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领域的关键领域与问题,旨在总结反映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精准研判和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报告从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与内涵出发,全面梳理了2023年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与发展建议;从市场现状、政策环境、人才发展三个角度全面、详实地分析了2023年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此外,本报告对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重点关注的平台经济、数字供应链、数字贸易、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等领域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展示了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标杆创新应用案例。
《报告》指出,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的背景下,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对于发挥数字经济优势,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数据显示,新成立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企业正逐年增加。截至2023年9月,经营范围涉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企业(包括在业、存续)达53万7千多家。其中,2022年度成立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企业数量达到11万4千余家,占比约为21.28%,同比2021年度同期新增了约2万7千多家。可见,随着数字化创新向产业链供应链的延伸,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化手段作为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积极拥抱数字技术,走数字化创新之路。

从地域分布来看,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企业分布呈现出“东强西弱”区域格局。2018-2022年度,华东地区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企业数量高达9万7千多家,占比约为32.31%。

《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度,国内头部企业和部分应用情况好、影响力大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共计1975个。其中,仅2022年度新增重点项目数就达到912个,占比约为46.18%。新增重点项目数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率从2021年度的31.59%增长至2022年度的50.99%。

近三年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中,涉及大数据的数量最多,为449个次;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位于第二梯度,分别为296个次、293个次、257个次、208个次。

从产业来看,近三年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中,制造业的项目数量最多。此外,金融业、通用产业、物流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情况也成效显著。随着技术创新与场景开发进一步深入,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应用的效果有望快速释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贺登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特别是数字经济和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利用我们海量的数据,还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就可以提高我们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来构建我们一个自主可控、智慧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进我们国家的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