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倾家荡产到财务自由,一个炒股实现财务自由的故事
如果你爱一个人,让他去股市,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一个人,让他去股市,那里是地狱。
今天讲一个炒股实现财富自由的故事。
这位主人公在股市中,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又从地狱到天堂的大起大落,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的经历,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
故事的主人公沪深股市第一代职业操盘手,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红马甲,知名财经作家,知名财经博客博主。
他90年代初开户炒股,后来应聘进了证券公司,在国内的证券报刊上开设了专栏。
经过几次成功的操作,他在业内有了一定知名度,也积累了一定的身家财富。
2001年时,他重仓了一支股票,结果遇到了国有股减持的黑天鹅。
更糟糕的是,他当时被成功冲昏了头脑,还加了10倍杠杆。
结果最后把自己所有的钱全赔掉了。
这时他没有资金了,只能反思总结股票实战技术,为券商、软件公司做讲座。
他去过全国上百家证券营业部,替全国大部分知名的软件公司讲过课。
2005年,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机会。
当时正赶上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这造就了A股历史上的一次最大牛市,从1000点附近涨到了6124点。
他发现一支股票的无风险套利机会。
这支股票的股改方案是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现金选择权。
当时这支股票的股价在3元左右。
而大股东给与的现金选择权是3.5元。
这意味着这是一次无风险套利机会。
他开始想方设法借钱,最后找到了一个山西煤矿老板。
他写了一页A4纸的投资方案,想从煤矿老板那里私募一千万的现金。
煤老板问这个投资计划的最大风险在哪里?
他说最大的风险是建完仓后,大盘暴跌,别人亏的一塌糊涂,他们只赚10%。
煤老板问:“你敢不敢在协议里写一条,这笔钱赔了,你自己找一根绳子吊死?”
他回答说:“敢。”
就这样,他从这位煤老板那里私募了两千万的资金。
经这位煤老板介绍,他又从其他的30几位煤矿老板手中共募集了几个亿的资金。
靠这次操作,他实现了财务自由。
当时肯定不只他一个人看到这样的机会,但很多人没赚这么多钱。
原因很简单,机会来临时不敢下大注。
巴菲特在2010年写给股东的信中写到:“好机会不常来。天上掉馅饼时,请用水桶去接,而不是用顶针。”
不光是巴菲特,厉害的投资人,都擅长在有把握的时候下重注。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最经典的一战就是当年狙击英镑一夜狂赚10亿。
但很多人不知道,当年狙击英镑狂赚10亿的创意及操盘者,是索罗斯旗下量子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德鲁肯米勒。
为什么人们都觉得是索罗斯功劳更大,因为他“更有胆”。
狙击英镑的传奇故事中,德鲁肯米勒的15亿美元押注即将到期兑付,正考虑进一步增加头寸,甚至打算把所有钱都押上。
索罗斯称,这“太荒谬了”,“你知道这种事情多久才能出现一次吗?”
“信心十足但是只投入很小头寸,这么做是没有道理的。”索罗斯说。
最终他们加上杠杆,押上了100亿美金,并大获全胜,一夜赚了10亿。
德鲁肯米勒从索罗斯那里受益最多的可能是:操作方向的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向正确时赚了多少,错误时赔了多少。
索罗斯很少责难他在多空方向上的判断错误,而是批评他在操作方向正确时没有尽可能地扩大利润。
索罗斯一直教导德鲁肯米勒,一旦对某笔交易极端有信心,就应该敢于扼住机会的咽喉不松手。
不管是上面这位向煤老板借钱,一把财富自由的股票达人。
还是巴菲特、索罗斯,都看透并遵循了这个世界的财富准则。
根据二八定律,这个世界是不成比例的。
你不能把资源平均分配给各个机会。
你要把最多的资源,投入到最好的机会上。
这个道理是通用的,不只是股市,我们在人生中所有的选择中,都应该努力遵循这个道理。
一定要把时间、精力、资源、资金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投入到最好的机会上。
道理很简单,但问题是,什么是最好的机会?
为了识别并捕捉到最好的机会,我们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积累。
这样才有可能在机会到来时识别出来,并敢于下重注。
而一旦你了解并贯彻了这样的原则,成功和财富就会不请自来。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原创,如转载请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