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诺基亚
·1·
刚从写字楼出来,张旭就知道这次的面试又失败了。
去年的一场新冠肺炎,来得迅猛而又突然。张旭的前家公司,被迫决定春节放假一个月。他当时还有些小庆幸,身在广告公司数十年,没有加班的日子,差不多两只手就可以数过来。
虽然因为疫情被困在家中,但难得手机不会再因为业务电话而响个不停,他可以真正享受没有打扰的,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
等假期一过,他兴冲冲踏进公司,和同事们一阵寒暄过后,人事却走过来通知,说是公司因为疫情影响,计划裁员近一半员工,而张旭就在这份名单里。
他有点想不明白。好歹自己也是公司的骨干、资深员工,年会的时候赵总还拍着肩对他说,这一年你辛苦了。裁员的镰刀怎么就割到自己的头上?
他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便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拿起手机,拨通了赵总的电话。
“喂,赵总。有件事我想和您问一下。”
“张旭,有什么事你直接说吧。”
“我刚听说公司要裁员,为什么这个名单里会有我呢?”
“哦。人事没有和你说清楚么?”
“说了。说是疫情的关系。但我在公司也干了好多年了……”
“张旭啊,这个你不说我还不想和你计较。确实你为公司出了不少力,但是你知道你的工作能力,和眼界已经有些落后了么。我们做广告的,可是要紧跟潮流,超越时代的!”
·2·
2009年高考发榜,张旭超常发挥,本来二本的成绩,竟意外过了一本线。虽然超出的分数,两只手就可以数过来。但好在给家里挣了面子,父母一喜之下奖了他一部三千多元的诺基亚手机。
但到填志愿的时候,这一家子才发现这分数实在尴尬。做父亲的恨不得儿子再考高些,而母亲干脆觉得不如低些,选学校和志愿就不用如此纠结。
好在一些一本学校还有些冷门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张旭没有多想,第一志愿就给了本省的一本学校,并一通勾选了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还有广告学。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张旭的父母是很惊喜,而又纳闷的。他们疑心儿子上大学读广告学,将来是不是要去做广告安装工。
张旭倒不在乎那么多。谁说将来的工作一定和所学的专业有关呢?高中每天埋头苦读,真憋坏了。大学么,谈恋爱的天堂咯。
而他也确实这样实践着。大学报到的第一天,他就加了好几个学长学姐的手机号。当然,他每天捧着手机的聊天对象,无一例外都是学姐。
等和同班同学相处熟了,他又将自己的视角放到了女同学上。不仅下课短信沟通,睡前互道晚安,就连上课的时候,一边眼睛还看着老师,一边手指早已在手机九宫格上敲下“等会去哪个食堂吃饭?”,然后熟练地点击发送,静等回信。
虽然校园网短信每月有数百条的免费,但也禁不起张旭一周就超标。于是,他就建议刚谈的女朋友,不如在手机QQ上聊。大不了一个月流量加到100M,总比短信费超出好。
恋爱固然有意思,但上大学总不能全是恋爱。舍友不是参加校团委,就是在院学生会里任干事,自己总也得找些“正事”。
不巧的是校团委、院学生会,还有社团的纳新工作,都早已经结束,但巧的是学校的海纳文学社居然要举办二次纳新。
当他准时来到纳新的教室,只看见两个学长正在玩着手机。他们的桌前一溜放着三个台签,分别是小说部、诗歌部、散文部。
张旭心想,这个文学社应该是按三个部门来招人,但是小说部这里怎么没有人呢?诗歌部的学长看有人来,便忙招呼张旭落座。
他自称是诗歌部的部长,接着又将文学社的成立时间、指导老师、过往成绩一一介绍给张旭,但张旭重点关心的还是小说部的情况。
“今天小说部部长的女朋友过生日,他陪女朋友去了。其实你想了解的话,问我也可以。”
张旭却表现出并不信任的神情。
“你知道么?我们纳新可都是要出考题的。通过了,才能进海纳文学社。既然你这么喜欢小说部,那我就现场考考你编故事的能力。”
接着,学长就将刚才在玩的手机,递给了张旭。“你就以这个手机为命题吧。”
张旭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又觉得不妨一试,于是就端详起了他的手机。这也是一台诺基亚,不过应该是在两三年前上市的,当时价格大概2500左右吧。键盘的磨损有点厉害,几个数字都差点看不清……
可是现在又不是考推理,是要虚构故事啊。
“我打算站在手机的视角上,以我是一部手机,通过我如何被使用,使用我做什么,平时和谁聊天,具体聊什么内容等,来展现主人的人生故事。”
学长微微笑了笑,“点子不错。但感觉这个创意和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有点像啊。还有更好的么?”
“假如手机回到古代。比如说,某个人带着手机穿越到三国后,借助手机帮诸葛亮北伐中原成功。”
“那他电池怎么解决?具体又是怎么帮助的呢?”
“额……”
“要不我来帮你发散发散思维。”学长指着手机,对张旭说:“你有没有觉得这个手机还是不太能满足要求?”
“这个怎么说?”
“我觉得现在的5百万像素还是太低了。我们可以通过电脑QQ视频,为什么诺基亚手机就不能呢?这一点都不智能。”
“可是这和故事有什么关系?”
“你不觉得无论现在你怎么依赖诺基亚,将来他都有可能会被淘汰么?要不我把我故事的思路讲给你听。”
接着学长就慢慢讲起了他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他存心设计,故事的主人公和张旭同名。刚开始的时候,张旭还觉得有些好玩。毕竟,在2003年的SARS之后,怎么还会有这么一场惊人的疫情呢?
而且公司居然会放假一个月。这个叫张旭的人,还真的有些倒霉。本来好好一个老员工,说辞就被辞。但越听,倒越觉得有些背脊冒汗。
现在的自己才20多岁,假如在30多岁的时候,就像诺基亚手机一样,说被淘汰,就淘汰了。那该怎么办?
学长说到“我们做广告的,可是要紧跟潮流,超越时代的!”,就戛然而止。他顿了顿说:“张旭,要不你给这个故事想个结尾吧。”
张旭冥想片刻,他的续写虽然并没有让学长十分满意。但他还是凭借此,进了文学社。
·3·
张旭想,做广告要紧跟潮流,超越时代。但是总有行业并不需要这样。人和手机毕竟不能相提并论。
于是,他打开微信,联系了一个已经存了很久,但却始终没有交流的朋友。他就是张旭在读大学时,参加的文学社诗歌部部长。听说,他现在在搞古文物收藏与鉴赏,也在招人。虽然工资少些,怎么不能去他那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