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 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完一生的,都是超人 」

2018-08-20 10:05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  | 我要投稿

还记得上两周传传为大家带来的中传动画毕设吗?

☟☟☟



今天,传传要给大家带来

「AniOne线上展」的推荐作品NO.11作品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黄晨怡、王祥云松联合创作的毕设作品

《三脚猫》

👇

作品海报


你,想成为超人吗?——超长旁白的动画短片,观看期间一度被鸡汤文学一般的台词迷惑,直到看到了最后作者真正想说的话,才明白过来,并让人忍不住拍手叫好!全片还充斥着各种作者的恶趣味(从开头就非常明显),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啊。


赶紧来看看正片吧



 || 故事简介 || 

以下是来自作者建议的配合阅读曲目,也是创作初期的主题曲——


“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我没有体验,还有以前的梦想没有完成,怎么能够就这么放弃呢。”


故事在三脚猫的独白中进行展开,又在独白中结束。

李毛豆出生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父亲甚至会家暴)。可是李毛豆却梦想成为超级英雄。于是三脚猫找到了他,教他用温暖别人的方式找到成就感。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善良温暖、感动。李毛豆和胖女孩走近,却受到他人冷漠的嘲笑。

“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就像有些人永远无法改变。”善良反而换来孤立和欺凌。李毛豆决定和胖女孩划清界限,用孤独麻痹自己。

与其花费心力温暖别人,不如用荣誉和实力证明自己。既然得不到平等的友谊,不如努力用成绩包裹自己,成为让人羡慕的“超人”。

可是,付出再多努力,他到底只是个普通的人。到了大学,班里人对他这个班长反应平平。

说到底,他还是学不会与人交往。

这一次,他选择用伤痕和脆弱换取别人的同情,证明自己是“不一样的人”。

可是在这样的关系里,“一旦别人不愿再提起,主动权便不在你这里了。

于是,不再迎合,不再忍受,指责别人,表达不满——这些,竟成了“做自己”的方式。

感到折磨才是成功的一半。”李毛豆这样安慰自己,把自己推入更深的孤独里,甚至成为坏人也无所谓

可是,这样的他,还是超人吗?

超人不是无所不能,只有在梦里,才能飞。

而他只是普通的李毛豆,成为不了自己理想的样子。不能忍,也不够狠,更不愿意曲意逢迎。

那么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时间退回到原点。曾经被他砸碎的,妈妈送的绿植,恢复了原样。

其实他真正力所能及的、应该做的事,是向妈妈敞开心扉。

最后,真实的故事被写实风格的漫画呈现出来。没有超人漫画里的荣誉和力量,他甚至从未像想象中那样成为众人焦点。在现实里,他只是个普通人。

但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完一生的,都是超人。

最后,片子放出了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画面。

这,也许才是他最真实的梦想。




 || 创作者 ||


黄晨怡

导演 编剧 分镜 美术 原画 漫画

Email:izaiza@qq.com

Weibo:@一扎


王祥云松

后期 漫画 原画

Email:806388275@qq.com

Weibo:@无敌大大闹


|| 角色设计 ||


|| 场景设计 ||



|| 部分分镜 || 



|| 动图欣赏 ||



 || 团队专访 || 


Q1:每次看这个片子,我都会在最后成功地被感动得落泪。创作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一扎灵感的话来自于之前的一些经历和感触吧,像是目前自己看待世界方式的一个总结,有一些想不明白的东西可以在创作的过程得到一些思考和解决。


Q2创作一开始就决定了最终作品是和漫画结合的吗?


一扎其实不是的哈哈,在第一个故事版尝试的是和动画一个画风的比较静止的画面,讲的还是三脚猫和李毛豆加入黑帮团伙然后被背叛之后的三脚猫腿断掉的故事;后来想着这部分的幻想既然是李毛豆的,那就让他画漫画咯,就开始了节约时间的探索。要是说创作一开始的想法,我本来还想做一个抽象动画呢(笑)。


最后的漫画画面

Q3:最开始的创作想法是什么?


一扎:其实最早最早的时候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循环”。在去年八月末写的第一版本第一句话是,“我应该是刚刚才开始明白,思想和行为上的重复与语言上的重复都出于同一个原因,都不过是未得回复而已。”——就想做一个每天只会搭积木的傻小孩儿,有一只三脚猫天天把他的积木弄倒,让这傻小孩气的不行;然后看管傻小孩的巨人见到他积木没搭好就抽他,傻小孩挨抽了就去抽那个猫,坐在积木堆里一下一下抽一下一下抽,猫也不反抗那种。后来傻小孩不成天在屋里搭积木了,出去找小伙伴玩以后这三脚猫还是老给他捣乱,傻小孩就和外面的人一起打这猫,这猫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恐怖,被傻小孩关在屋子里把傻小孩的屋子塞满了。最后傻小孩把猫放出去和欺负他的人打架了。


Q4:那个最开始的想法有没有糅合进后来的创作?


一扎:这个在现在的创作里头也是有的,最后三脚猫和李毛豆倒放重新结合在一起就是最初的设计,至于积木啊、巨人啊、颜色和情绪的关系什么的都因为时间关系在明着里删干净了。大概是十一月的时候,和陈天任老师聊这个抽象版本的故事,他跟我说不能让元素设定和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成为看得懂的阻碍,抽象的手法加抽象的概念就让台阶太高了,代入感就小了;所以咬咬牙,改叙事版本吧。


倒放画面

Q5:十一月是不是感觉还挺晚的?


一扎:是啊!我在前期剧本时间用了特别多,现在的旁白是我的第23版本修改3吧哈哈……看我的事件记录,是3月22号进的中期开始画第一张背景(望天)。

《三脚猫》版本23

Q6: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怎样解决的


一扎应该是分配“画面、旁白、音乐” 这三个的信息量吧,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也没有解决。因为一开始就想着哎我要做个旁白铺满的片子,然后画面还要讲甚至和旁白相反的东西,音乐呢还非喜欢disco不可!这造成了我做出第一版本故事版以后发现和我设想的太不相同了,旁白和画面的结合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反应,再加上可以迷惑人的音乐,这个信息量真是叫人头大,和小伙伴看完第一版本故事版,两人往沙发上一靠,陷入了沉思,简直是跌入绝望之谷哈哈。

猫超人跳Disco


一扎:等到现在所见这个版本的故事版的时候,有一次熬夜想着不带脑子看看自己的故事版,然后一看,流着泪水笑着和小伙伴们说——完了我还是没看懂,不过挺热闹的。之前聊天的时候,毛聚聚(就是做那个吸铁石的,我们是很好的小伙伴,从创作一开始我们就热爱相互质问)说我有一段时间忽然很执着于问别人“这次看得懂了吗”。最开始连旁白都特别隐晦、喜欢绕弯、拗口长句子、相互呼应什么的,真是头大……


Q7:看片子的时候就觉得,这信息量处理得好不容易啊,所以信息是怎么处理的呢?


一扎:现在的旁白是我看了好几个鸡汤文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版本,已经把三脚猫的理论删减成为只有两个步骤了,基本都在重复说……所以真的什么都别信啊!我不是这么想的啊!这旁白不是我的三观啊!看到人家夸赞我正能量我就要晕厥了,我这人多偏激啊hhh我真的只是想还原一个思考过程然后说这么着也不对啊!(当然了这也是我的错,为了做得完我直接删掉了一整段“这么着不对”的剧情……)


Q8:台词的最后还是本心的想法吗?


一扎是的,就是中间过程的倾向不太一样,几乎不在“得先做个坏人”上头,而是“曲折前进”上了。也算是糟糕结果中的好结局吧毕竟也是权衡了“做得完”和“表达得完整”了。

这一句才是作者想说的话


Q9:有没有哪些作品或作者对你们的创作带来了启发/影响?


一扎因为这个故事主要还是想讲世界观所以画面和设定上的参考都没咋找,觉得在创作过程中找的参考会比其他时候找的影响都大,所以很难在做东西的时候再被输入点什么。在整理我的世界观上,最大的参考大概是《自卑与超越》。倒是后面发微博求小助手的时候看到有人转发说像《小明和王猫》,搜了去看简直惊为天人喜欢得五体投地泪流不止,真诚安利给大家。

《自卑与超越》
《小明与王猫》


Q10:在猫超人的设计过程是怎样的,爱心脑袋的猫超人和八块腹肌的猫超人有怎样的联系


一扎爱心脑袋就是随手一画,觉得还挺可爱的那就这么着吧。他本来还有个开裆裤的但是大闹说太猥琐了就删掉了;但是在漫画里头仔细看看吧它就只穿着个底裤,这些都是我的恶趣味而已。他们俩的联系也是我的恶趣味。其实片子里头还有不少恶趣味的东西,在毕设的煎熬过程中总得给自己找点乐子哈哈。


Q11:李毛豆似乎有很多个版本的设计,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最纠结的是哪个点?


一扎:主要想着要“够怪”,让人觉得这个作者可能就不太正常;然后还得好画,毕竟要画这么多同一个人对我来说太折磨了,所以就要有比较强的辨识度让观众觉着这还是同一个人;再然后其实也是在试人物线条的密集程度和背景线条密集程度的搭配吧。

李毛豆设定稿


Q12:台词配音的表现力真的很好,最后超长的台词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你本身有配音的经历吗


一扎:没有!这纯粹是一遍一遍练出来的,每改一版本我就念一遍加一遍画面的,我可是个福建人啊!本来想要找一个沧桑点痞点的男孩子来配音的就是无奈于我要改的太多太麻烦别人了,干脆自己上吧……弄得我有一段时间说话语气都不对了……


Q13:当画面出现一只手拿着纸上画的猫超人在空中比划,配合着音乐,故事节奏到这里一下子就特别感动了。这里的设计是怎样考虑的?


一扎:好难说明白喔……我构架故事的时候用的都是文字其实,还在文字状态的时候大概是想要还原一种小时候懵懵懂懂看着喜欢东西的体验吧,那种憧憬有时候会能够救自己的,会觉得“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我没有体验/经历/记录,还有以前的梦想没有完成,怎么能够就这么放弃呢”。到后来故事版改来改去的话,理智上的设计思路应该是——前面都那么快了,这里得再慢点让人休息会儿,要不然一会信息量都过来了不得死过去……


“不过他能飞,可以吗?”

一扎:可以算是直觉系的创作吧…所以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运用所学的学院知识感到很惭愧很不安。有段时间老师会让我把画面叙事整理得明白一些,我尝试了一会儿,只能开始哀嚎我做不到,我从最开始就直接放弃了画面叙事了……


Q14最后对师弟师妹们分享一些毕设创作的经验和建议吧。


一扎一是坚持做自己最想做的故事吧,才能做出“只有你才能做出来的作品”。过程肯定都是痛苦的啊所以做点自己喜欢的才不会痛上加痛对不对嘛。对于其它人们的建议啊都要建立在一种“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的基础上进行吸收才可以,但是当自己没办法判断的时候也要相信下别人拉,也别硬倔。


二是想好自己想要通过这次的创作得到一些什么。比如我是想要在创作过程中和自己达成某一种平衡;是把自己最想要的什么表达出来,或者是给自己一种“我终于能够走完流程完成了作品”的体验和信心,也可能是通过这个表达来寻找和自己相似的人什么的……别忘了自己的目标,不要在过程中看见人家哪里好就开始熊瞎子掰玉米的也想要加点儿偏向点的,那可就哪边都做不好了。


三是——改呗,画呗,做呗,放弃了就输了,完成的都是成功。反正,就跟师哥最后写的歌词一样,“想转身逃跑,也原谅所有荒诞和胡闹;勇敢的拥抱,拥抱所有的操蛋和美好”……嘻嘻都是阶段性体验感受和作品!所以我们都加油吧!



(附上小彩蛋:网友对《三脚猫》的评价


下周预告:《我爱吃火锅》🍲 记得关注❤️

转自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部分图文  |  动画学术趴

编辑 | 曹雅涵 · 陈莉华

责编 | 刘帆

「 按照自己的方式过完一生的,都是超人 」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