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森林防火公益广告词以后可能这样写:AI防火,无人机有责!

2023-08-23 23:13 作者:网络风云人物  | 我要投稿

美国夏威夷一场大火,让毛伊岛大部分的地区变成了废墟。火灾的凶猛无情让人生畏!而随着地球气候的不断升温,全球的森林大火恐怕会变得更加频繁。面对火灾这种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生巨大的威胁,新的科技装备加持让人们似乎已经找到又一项新的解决方案。

利用人工智能AI加物联网(IoT)技术,让野火探测时间从几个小时可以缩短到几分钟!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森林防火公益广告词: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而如今有了AI传感器加IoT物联网技术的加持,森林防火将会变得更加智能有效率。


目前的森林防火主要是依靠森林防火员巡视探测火灾,但是当人看到野火燃烧时,那就说明火势已经变得很大了。而同野火作斗争,时间就是一切。而如今国外已经有公司开始研制一套安装在森林中的设备,新型的防火技术可以在野火蔓延之前检测野火。与传统防火不同的是,它不需要你看到火灾就知道它在哪里。

手掌大小的AI传感器探测植被的烟雾

在大约每公顷森林的林下,利用太阳能AI传感器,通过“闻到”微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等气体来检测早期阶段的野火,同时它们还可以监测温度、湿度和气压。内置的机器学习算法不断训练传感器,使其具有所在森林的特定气味。这一点至关重要,例如传感器可以区分附近经过的柴油卡车发出的烟雾和合法的森林火灾。

位于森林边缘的边界网关将数据从传感器直接传输到急救人员

如果传感器检测到火灾点火,它们会向所谓的网状网关发送警报,该网关的作用类似于网络路由器,将数据从传感器发送到更大的边界网关。通过协同工作,这种传感器和网关的网络使数据能够在更大的区域内传输,并在密集的偏远森林中保持连接。这些边界网关位于森林边缘,可以访问更高带宽的连接,如4G基站或卫星。边界网关将可能挽救生命的火灾信息直接传递给消防员,消防员可以在云平台上获知火情数据。


来自德国的Dryad 初创公司目前正在柏林东北部的埃伯斯瓦尔德森林中心进行一项试验,这是该国野火常发生的热门地点。该地区已经安装了400多个传感器。


目前,Dryad正在建造30,000个传感器和数百个网关,并计划明年大规模推出。 其目标是到 2030 年在全球部署 1.2 亿个传感器,拯救约 390 万公顷森林并防止 17 亿吨 CO 2 排放(每年野火排放的 CO 2 是航空业的两倍).Dryad公司Brinkschulte提到”我们希望成为森林防火的巨头企业ATT”(原文是:We want to become the AT&T of the forest)。


气候的异常变化,让消防科技不断升级


自1月以来,整个欧盟已经有超过26万公顷的土地被烧毁 。面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人们开始转向人工智能、无人机、红外摄像机和消防机器人等技术。


许多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BurnBot,它制造了一个机器人来灭火以防止烧伤,或者Rain想要部署自主直升机来灭火。来自美国的Rain和BurnBot公司得到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致力于消防科技的基金的支持。


在欧洲,一些消防队一直在试验远程无人机,如荷兰规模化Avy制造的无人机,以及早发现野火并帮助地面消防员实时跟踪大火。葡萄牙的研究人员甚至正在开发一种从 上方扑灭火焰的无人机。

Ororatech的卫星可以帮助在全球范围内探测和监测野火

在德国,OroraTech正在建造一个人工智能热成像卫星星座,据称可以在点火后三分钟内探测到地球上任何地方的野火。第一颗卫星于6月在SpaceX Falcon 9上成功发射到低地球轨道。


在消防方面,欧盟2020计划正在资助开发一种新型泡沫,该泡沫与水混合,产生比单独使用水更有效的阻燃剂。


“结合和整合各种新型技术是预防和控制破坏性野火的最佳方式”,来自Dryad公司的来说。“我们不希望垄断这项技术,” Brinkschulte说。不过他也提到了,他希望他们的公司能够称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营利性公司。不过对于Brinkschulte说的话,也给我们新的启示:新型预防和控制野火的消防技术目前正在处于一片蓝海,是非常具有一项前景的技术。


利用AI传感器发现火情,利用IoT设备天线向4G基站或卫星连接的云平台传送火情数据,利用无人机技术装载新型灭火组燃剂,一整套自动化技术,让“AI防火,无人机有责”成为了现实。AI不仅可以应用在消防领域,还可以应用更多的领域。例如利用AI+摄像头分析识别坏人,就可以帮助警察更快的抓捕坏人。


科技的日新月异正在更快更迅猛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希望我国更多的科技公司在AI领域深耕细作,在AI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中引领世界!

参考来源:thenextweb.com


森林防火公益广告词以后可能这样写:AI防火,无人机有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