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济宁能源开采新模式备受关注

2023-05-29 13:32 作者:掌上济宁  | 我要投稿


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仰浩 通讯员 马辉)26日,2023中国(济宁)煤炭绿色开采与高质量发展技术交流会在圣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众多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重点聚焦煤炭绿色低碳发展,交流煤矿绿色开采创新成果。会上,济宁能源发展集团采用的“井下TDS智能干选和连采连充联合应用”开采新模式备受关注。在千米矿井之下,通过科技赋能,我市煤炭开采实现了煤和矸石的智能分拣,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智能化分拣精准化分离,矸石“留”在井下

当日,在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义桥煤矿的集控中心,技术人员张超晨正在借助信息化设备,远程查看井下TDS智能煤矸分离设备的运行情况。新开采出的原煤没有直接升井,而是进入了一台名为TDS智能干选机的大型设备中。经过设备的智能化分拣,煤矸石被精准分离出来,并重新输送回充填巷道中用于回填。分拣回填间,不仅有效避免了采掘沉陷、提升了煤炭产量,更为绿色矿山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技术启用后,我们矿每年有8万吨矸石在经过粉碎加工后用于井下回填,可置换8万吨优质原煤。按照200元/吨的平均成本计算,仅此一项,便可增加直接经济效益5600万元。”谈到“只提煤不提矸”的实际价值,济宁能源义桥煤矿副总工程师、机电技术部部长张洋介绍说,井下回填防沉陷可使矿井服务年限延长1.5年,以义桥煤矿为例,预计可解放压覆资源130万吨,间接增加经济效益约9.1亿元,而因此消失的一座座地面矸石山,则进一步减少了矸石存放和处置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济宁能源推行双系统综合应用,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众所周知,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2022年,我市原煤产量占全省的60%,为山东省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设绿色矿山,煤矸石的处置是关键一环。

“这些矸石块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如若处理不好、简单的升井外排,不仅会造成污染、提升处置成本,还会增加矿井提升压力、制约掘进效率,进而影响矿井采掘平衡。”张洋说。省内每年煤矸石排放量约为3000万吨,煤炭产业绿色升级的需求直接促成了“TDS智能干选+连采连充”双系统综合应用的产生。

带着这样一种破题思路,济宁能源集团旗下的山东海纳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业内龙头科研机构和企业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技术合作、合资合作,开发生产了TDS智能干选机。这种基于射线识别技术研发的机械可精准锁定煤矸石并进行气压剔除,实现了超高精度的智能AI分拣,为连采连充备足了原料。

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朱凯说:“通过反复实验,我们最终实现了TDS智能干选系统与连采连充系统的协同应用。去年11月,义桥煤矿推行了‘TDS智能干选+连采连充’双系统综合应用,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表示,近年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以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为使命,纵深推进发展方式变革,以智慧绿色赋能产业升级,强力推进智能化攻坚,不断加强煤矿绿色开采与矸石循环利用。截至目前,济宁能源已建成智能化开采工作面43个,“一企一策”推动绿色智能煤矿建设,科学引领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新方向。

在交流会现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说,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在推动资源开采清洁化、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低碳化,废弃物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煤炭采选充一体化绿色开采创新成果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煤炭资源的回采率和地下空间利用率,同时提高了主井有效提升量和井上选煤厂入选原煤质量,有效地保护了地面生态环境,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环保的统筹兼顾,为煤炭行业树立了良好典范。


济宁能源开采新模式备受关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