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楚实验心理学的信效度?学姐帮你!
哈喽,各位备考的小伙伴们大家好~
学姐带着考研必备知识点走来了!
信效度问题,是《实验心理学》里的常见知识点和重要考点。很多同学表示很困惑,弄不明白这两个看起来很陌生的学术名词。今天学姐就带着大家分析一下这个知识点,一起把它掌握消化掉!
1 信度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是指在测验后将测验项目分成相等的两组(两半),通常采用奇偶分组,然后计算两项项目分之间的相关。分半信度相关越高表示信度高,或内部一致性程度高。
学姐解析:
一般情况下,信度是对一个事物多次重复测量,得出的数据一致或者接近,则可信度高。
其实很简单,数据越稳定,可信度越高,就像学生参加数学考试一样,今天考试90分,明天考试90分,后天还是90分,说明这个90分的成绩比较稳定,得出成绩优秀,这个结论比较可信。
反之,如果今天考90分,明天40分,后天70分,这么多数据,参考哪一个都不好,数据不稳定,比较不可信,就是你不知道该信哪一个数据,所以认为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不高。
2效度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
内容效度又称逻辑效度,是指项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即测量内容的适当性和相符性。
准则效度是同一概念可能有多种测量方法,假如其中一种成为准则,另外一种就可以与之比较而判断其效度。
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是指实验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即实验是否真正测量到假设(构造)的理论。
学姐解析:
效度,也就是说这个测量有没有用,用测出来的内容来反映结果,是否用得准确。
比如,检测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可以采取各种体育活动来测试,如果你用书面试卷测试就不太合适;检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你可以用配套的实训课程来完成考查任务,这样检测结果就比较有效;你要检测五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你不能用六年级的试卷来检测,这就没有意义。
3信效度的关系
信度和效度,都是衡量检测质量的指标,检测结果是否可信、有效。
可信是前提,效度是必要。如果信度低,效度肯定低;如果效度高,信度肯定高。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低,信度可能不低。
另外。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但是随机误差会降低信度,系统误差得出的是结果是稳定一致的,而随机误差得出的是不一致的。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啦~
这个知识点掌握了吗?
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有任何的疑问,欢迎与学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