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管理智慧金句系列7:人才是客户?

2023-10-13 20:51 作者:中天钧策  | 我要投稿


01

人才是客户


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客户思维,人才才是客户

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听这个词好像要管人一样,实际上我们讲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有客户思维。

我们曾经在我的一篇文章,在企业管理杂志上发表,叫做人力资源管理的“七宗罪”,其中就提到了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客户思维,要有这个服务意识。

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他没有客户思维,没有服务意识,那这个就没有把真正的人才当作客户,这一点是很成问题的。

人才是客户,首先要服务客户,赋能客户,增强他们的价值创作能力。

因为员工是价值创作的源泉,那包括我们有些像这个阿里的政委体系,他其实也是帮着把这个人才当做客户了,他不存在一个管控的一个心态。


02

人力资源部门的“罪与罚”之五


我们提到人力资源部门的七宗罪,其中第五宗罪,人力资源部门不具有服务意识,没有和气。

我们见过很多公司,尤其是民企的这个人力资源部门,有点狐假虎威的意思,这个基本上利用手里的考核工具或利用这个高管团队,或者老资格老员工这种地位发号施令做各种管控,而没有真正提供服务,没有提供赋能。

我们说人力资源部一定要有服务意识,人力资源部门和其他部门一样要充满着和气,不要总是试图证明人力资源部门有监管职能,更加值得公司信赖。

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最需要证明的是自己静水潜行的这种存在感,所谓静水潜行就是每个公司都知道,每个员工都知道。

公司至少有两大部门是监督部门,第一个是财务部门,第二个是人力资源部门,所以你就没有必要证明自己如何。

我觉得人力资源部门最需要做的是证明自己的专家能力,就是我真正懂人力资源。

那很多人力资源部门他其实不懂人力资源,深度不够,或者是说同时要证明自己真正懂业务,能够赋能业务部门,这个也非常关键。


03

华为如何看待HRBP?


人力资源部门其实首要的,我们讲三支柱,就有定位成HRBP,但是我们觉得人力资源部门首先要定位成BP,就是你能够成为业务伙伴。


其实前提就是你就已经有这个人力资源的COE的职能了,就是你的专家职能你是够的,另外就是你的服务意识也是够的,不然你怎么能成为伙伴呢。

我们叫partner,partner肯定要关系好,而且我们为什么成为伙伴,因为你能帮助我呀,你帮助我要用你的人力资源专业,你要能帮助我,你要懂我的业务。

所以说我们觉得这个HRBP,它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部要达到这个终极目标,帮助客户来实现目标,帮助客户成长,这个客户当然是内部客户了。

比如说华为就提出了HRBP的一个模型叫V-CROSS模型。

这个V-CROSS模型在华为提了很久了,也没有完全实现,因为华为是个自我批判型组织,虽然在外部看来,华为的人力资源部做的还是不错的。

但是呢在内部他们自我批判,认为这个人力资源部其实做的远远不够,在心声社区上如果你们去翻一翻。

大家都可以进去的,这个是公开的,你们翻一翻这个员工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评价那可以说是,怎么说呢,应该说风评并不好。

当然了这个人力资源部门也是华为任正非曾经请过吃饭的部门,这种请吃饭的部门其实很少,那其实华为对人力资源部门评价,任正非呢觉得是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呢他也曾经猛烈的批评过人力资源部门,这当然也是华为任正非管理的灰度,他在某个时期会批评一个部门,某个时期会支持一个部门,就看这个部门处于什么阶段。

是属于爬坡阶段,还是处于某一个成熟阶段,或者是骄傲自满阶段。

所以说这个任正非曾经批评过人力资源部门,说你们要革命,你不要动不动就要革这个命,革那个命,各种管理措施。

人力资源部门先把自己革一个命,你把自己改革好了,你再去改别人,这个在心声社区上发表这篇文章以后呢,这个总裁办的电邮以后呢,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华为的员工都是拍手叫好。

所以这也讲一点,就是华为有个公开讨论的氛围,所以说像我们讲这个我们批判,有时候我们讲华为一些不好的地方,我觉得这个也是为了真实的再现当时的场景。

而且我们是基于这个书面的书籍,或者是任正非的文章或者是他的论坛,有真实数据来源,都是有据可查的。

我们没有一字一字的念,但是原则思想是一致的,然后这个是我们的研究,做一个scorer,做一个咨询专家。

我们的学者风度和学者的一个研究规范所要求的,所以我们有时候讲我们经常说我们是知识的搬运工就在于这里。

但是呢这个虽然有各种批判,其实像这个心声社区,应该是08年还是10年左右建立的。

华为的心声社区就是内部论坛,大家可以搜索华为的心声社区,你可以搜索到的,当然有几个伪网站,你不要点错了,如果不知道可以私信我,我们告诉你网址,这个作为游客也可以登录进去看很多他的文件。

当然他内部有一个华为员工才能登录的一个网站,那大家可能就登录不了了。

那这些有心声社区公开的,当时华为为什么上心声社区,我们讲个小故事,华为为什么上心声社区。

因为考虑到人员会越来越多,任正非总觉得自己听不到一线的声音了,怎么办?

就希望类似于罗马广场,我们知道这个古希腊古罗马,他是有所谓的这个街头的这种议政的,大家公开发表意见不追责类似于这样一个机构。

当时呢其实内部高管是有反对的,这个高管为什么反对,觉得这不是大字报嘛,因为有些人穿了马甲以后,在网上就开始乱喷,成了网络喷子,他内部员工也成了喷子,发泄一些不满,点名道姓的说哪些高管,哪些干部的问题。

这很多干部就很担心,甚至私下里反对,就是抵制这种不让自己的员工去参与讨论。

那这个任正非就提了几点:第一呢,这里面所有穿马甲的也好,愿意写名字的也好,这个不允许做IP锁定,不允许做这个追踪。

你知道华为搞通讯的,学过计算机都知道,如果真想锁定,他是可以锁定的,但是呢任正非是严禁。

甚至有高管就找这个他们IT的部门说能不能把这个,有一个帖子说的很不对我不是要打击他,我是跟他讲讲道理,其实我们部门不是这样的,能不能把他的IP告诉我,把他的人告诉我。

然后人家也觉得很难做,IT部门就去找这个任正非问,说能不能给,任正非就说了一句话,你要找他ID,员工ID是吧,把我的ID给他,就把任正非自己的ID给他,你看谁还敢去查这个东西。

所以这是任正非要求第一点,一定要保密,这个信任感,不然人家怎么敢说话呢。

第二点的话关于写大字报,有些人批评不对,确实有些批评呢,连事实都搞错了。

像有些你像历史上著名的像胡玲事件。

也是在这个2012实验室发生的,也是一波激起千层浪,就是这个芯片实验室,就现在广为称赞的麒麟这个芯片引发产出之处。

那实际上这一点呢,其实里面讨论有些时候就是确实,这个群众,为什么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呢,确实有群众把风向带歪了,也不是有意的,就是这个事实都搞错了。

那这个有些高管就会提出来,有些说这样搞不行,这样连这个事实都搞错了,这样我们怎么还能这样呢,我们一定要干预。

任正非就说了一句话,引用毛主席这句话,让人说话,真理越辩越明,哪怕说的有错,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的。

所以说任正非把毛主席写的这个思想完全融入到自己思想中去了。


所以说心声社区就成为了这个故事,我跟大家讲了,就是他成了一个罗马广场,大家敢在里面发表意见,大家对这个人力资源批评确实特别多。

那可以理解,因为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各种政策,又是淘汰的,又是晋升的,又是奖励的又是什么样,可能很多都是出自于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的政策,所以成为了众矢之的。

但是呢,人力资源部门其实他们对自己的,相对于其他公司,据我们研究其实还是相当的务实,相当的懂业务的,而且要求也是非常高的。

比如说华为的这个HRBP的这个角色模型,V-CROSS,当然我们说相当高是跟外界比,那内部跟其他部门比呢那可能未必。

所以说这个风评差,这基于华为的自我批判的精神,也是可以理解的。

比如说V-CROSS有6个要求,就是所谓的这个V-CROSS模型,就是V,就是value,就是基于价值观的这种HRBP的这个定位有六种:

第一个是成为战略伙伴。

基于战略目标,设计有力的支撑措施,并且辅助实施,他认为这是HRBP的首要任务。

第二个是HR解决方案集成者。

打破模块的界限,不要讲什么人力资源七模块,不要讲选用育留管,要打通。

要针对业务问题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咱们一定要听话听音,这每个字都有意义的,有机会我们可以详细解读。

第三个是HR流程的运作者

设计HR流程并且保证高效运转,我们有很多企业流程很多很完善,但是呢运转很低下,效率很低下。

每次老板打开自己内部的OA,都不想去动OA,为啥?不动又不行,也很苦恼。

因为一打开OA几百条等他处理的信息,这个没有授权,流程设计不合理,没有端到端Peer to Peer,这个端到端流程没设计。

那第四个就是关系的维护者。

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紧密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

包括变革推动者,面向未来,辅助管理层推动必要的这个主变革。

另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继承者、驱动者,驱动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的落地。

这是华为总提的6种我觉得,为什么分享给大家呢,大家把这个名字稍微换一换其实可以用到绝大多数企业。

这个只不过呢,就看你能不能做得到,方法论可以讲给大家听,这个做到是很难。


04

人力资源部门要有产品经理思维


那另外呢 ,HRBP要构建这个HRSSC。

HRSSC,服务中心,这个要构建客户化、标准化、流程化的人力资源产品的服务平台。

一定要面向客户,内部客户一定要标准,不要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最怕的是变化。


第一个就是要流程化,流程化的人力资源的产品服务平台。

第二就是人力资源部要提供产品和服务,要具备客户思维,要有客户属性。比如说要便捷化,客户导向要高效化。

第三个是人力资源提供的产品要具有这个产品思维,所以人力资源为什么难做。

除了我说的七宗罪以外,我们今天举了一宗罪,有机会大家可以查我的文章,在企业管理第10期发表的,今年2023年第10期。

然后人力资源部门你还要客户思维,要有产品思维,因为人力资源你打造的产品要给别人使用的,无论你做的模板,还是你的规章制度,还是你的政策,还是你的考核方案,某种程度上是你的产品。

产品要经过客户使用的,客户是内部客户,那作为一般商品我们客户是不是可以反对你,是不是可以说你这个产品不好,那员工当然能说你产品不好。

所以说这个产品要标准化、模块化、模板化,这个也是我们讲人力资源部又要当产品经理,又要当客户经理,又要当这个所谓的COE,专家,又要当HRBP ,又懂业务,要有这个服务意识。


所以人力资源部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力资源部确实为什么,很多企业家一讲就觉得我的人力资源部不行。

人力资源部很委屈说我们就三两个人,我们几个人,十几个人我们能干多少事,我们又没多少资源,但是实际上我理解企业家、企业主包括管理者说到人力资源部,包括员工投诉说我们人力不行,我们的人不行怎么怎么样。

我们的管理者不行,我们的老板不行,其实他讲的呢,虽然矛头看起来是指向人力资源部,实际上本质上呢是因为人力资源部他确实是第一非常重要,第二,所有的问题确实是能归到人,归到人就容易找到人力资源部。

所以人力资源部是一个我所谓的一个比较苦逼的部门,这个成绩很难看到,但是问题也很难看到,跟行政部门一样,但是呢是有方法去做的。

像华为的这个曾经的人力资源部门做的也很烂,现在呢虽然也被骂,但是毕竟这个自称华为能管20多万员工,那还是为业界所认可的。

另外的话就是他的财经体系以前做的也很烂,这个后来成为被任正非表扬的 就是全球领先的整体的财经管理,那也是经过了多年的推动。

所以说我们讲管理改进要持续性,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要有客户思维,要有产品思维,要把内部人才当作客户这种思维。

这种价值观确实要有制度的相关支撑,人力资源部他的资源配备,他的相关的资源支持,他的管理者是否有相应能力,是否他的高管,他请了比较好的高管或者培养了比较好的高管这都是有影响的。


作者:许OK(许惠文)

来源:中天钧策咨询二部

微信公众号:topskyzone


本文章内容为中天钧策及许OK(许惠文)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发请标注出处,仅供学习使用,商业用途,盗用必究!   

管理智慧金句系列7:人才是客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