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少女»:喜欢女主的孩子最好别点进来找不痛快( ̄︶ ̄)
说来惭愧,我一开始甚至没有把这部电影看完。
基本上一上来就被女主滥用能力的剧情劝退了——观众都知道设定是这样的啦!剧情需要,她一定要把能力用到最后一次,习惯性挽回所有不如愿的事情之后,再被教做人,认清现实:事情就是无可挽回。(一步踏出便成既定事实,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建议弹幕:如果看得不爽想骂人,其实不需要针对女主,可以去针对导演和编剧。毕竟女主只是个二次元人物,让她的所作所为是这个招人嫌的样子的,说到底还是三次元的人。
我当时应该是看到女主用能力唱了10个小时KTV,有点儿忍无可忍,退出了播放。
倒不是因为弹幕啥的,我看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弹幕(或者我压根没开弹幕)。
唱K唱到嗓子哑,我看到这段可能笑了一下,有被女主可爱到,但我能理解女主的行为,跟,我喜欢女主,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联。
应该说,我很讨厌女主。
我讨厌所有放纵自己欲望的人。(一些超我的审判(雾)
说个故事:
有个小孩,被小镇上新开的炸鸡汉堡店深深吸引,心心念念去那店里吃汉堡,好像怎么都吃不腻,每天路过都在馋,但可能每周只能被爸爸妈妈带去吃一次。
但是,突然有一天,小孩产生了一点金钱观念,对钱的多少有了一个认识。
小孩意识到,炸鸡汉堡其实很便宜。(三个汉堡10元——某店曾经的招牌x)
小孩用他的小学数学好好算了一下,100元,不大不小不多不少,他们家每周的菜金差不多就是100元,如果拿100元去买汉堡,能一口气买30个。
——三十个汉堡啊,那得有多大一堆(脑补火神大我吃M记)。
然后呢?
也许就能一口气吃个爽了。
再然后呢?
小孩想象了一下那个场面,感到了无比的空虚。
我在那一天真切地明白了:炸鸡汉堡是垃圾食品,除了好吃别无长物;吃汉堡吃到爽,我会吃撑、我会上火、我会变胖,除了满足口腹之欲外毫无益处。
而欲望的满足呢,是那么的短暂、肤浅、没有意义。
我这个还在上小学的小孩,自那一天起失去了对汉堡的渴求。从那以后我真的一点儿都不馋了——妈妈问我想吃什么?吃汉堡吗?我回答说随便——就这么不爱了。
我成长了,我顿悟了。
暴食是原罪,节制是美德。
我悟得有点儿早,以至于后来学习的什么“正确的消费观”,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什么“拜金主义”,对于我来说是:“这不是废话吗?”和“怎么会有人那样想啊?”┓( ´∀` )┏
像我这么早熟的人,有自己的比较稳定的三观。从金钱观、消费观到其他所有观念。
我当然可以理解女主这些所作所为,不仅是因为她的年纪,现实里其实也不少会做类似选择的人,包括但不限于某些酗酒的人,在我看来似乎和年龄无关,是一种个性。
说他们直率吧,我真的嫌他们蠢——幼稚、放肆、容易沉迷、耽于享乐。
这很没办法啊,我就是不喜欢这样的人。我甚至会觉得女主快乐炫烤肉的样子很丑恶(手动笑哭)。
我只能说,人性的悲哀。
导演即使用女子高中生这么可爱的载体来表现,我依然看到人的丑恶,人这种生物,怎么就会放纵自己在这些事情上呢?我不理解——或者说,太悲哀了,我理解,但我不接受。
所以,我讨厌女主。
有这样行为的人出现在我面前,我就是会讨厌的,跟她所处次元无关,跟她身上会发生什么故事无关。
说起来,女主这叫还没脱离低级趣味呢╮(´·ω·`)╭
---
虽然标题劝退“喜欢女主的人”,但我还是暗搓搓地希望有人来跟我辩论(理解一下啊我这个孤寡老人x)……我就是觉得我自己高高在上,不过好在没兴趣对别人指指点点。
总而言之,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每个人都有。脑子代表理性,希望人能用理性思考,而不是任欲望支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