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室哲哉——深層的美意識》第七章、每天都是最後期限

2022-02-02 01:52 作者:Gift_For_Tkfans  | 我要投稿



書名:《小室哲哉——深層的美意識》(小室哲哉——深層の美意識)

著者:神山典士

發行人:野間佐和子

出版社:講談社

發行日期:1996年3月6日第一次出版

聲明:版權歸原著作權持有者,此譯文僅供粉絲交流,不用於營利商用,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Disclaimer: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opyright holder, this translation is only for fans to communicate, not for commercial profit, if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me to delete it, thanks.  



【一級方程式賽車】

米蘭的秋天來得很早。

8月的Music Camp結束約一週之後。不同於日本還是一副夏末的風貌,雖說是9月,但此時的米蘭已是秋色漸染,枯葉飛舞。小室哲哉在米蘭郊外的 Malpensa 機場落地。

飛機一落地,小室作為華原朋美的護花使者,便坐進了事先準備的深藏青色高級奔馳車後座。到達市中心約40分鐘。

厚厚的雲層低垂密佈,北義大利的天空開始飄起毛毛細雨,車窗外流淌著森林、田野和石造街景。

不管是在高速公路還是在普通道路,尤其在那一天能看到許多帶「F」或「GB」車牌的外國車輛。「F」指法國,「GB」指英國,「N」指荷蘭,「D」指德國,簡直就像八國聯軍進城一樣。

小室這次旅行的目的是週末在米蘭郊外國立蒙札賽車場的F1比賽。高速公路上那麼多的外國車輛想必也是前往這個目的地。

另一方面,義大利本地人也是人手一面紅旗,帽子圍巾統一成紅色,坐上巴士前往賽場。紅色是當地法拉利車隊的應援色。被稱作「Tifosi」這一狂熱的法拉利粉絲,只要從紅色的行頭就能立馬分辨出他們。

歐洲之旅的樂趣在於,各種各樣的民族主張著各自的風土民情,就像百貨商場在一小片地段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臨近F1大獎賽的週末,穿行在米蘭郊外的高速,孕育著一種年末大甩賣般的熱情。擁有過三台法拉利、自稱是「Tifoshi」的小室,心中也懷著這樣的激動。

告別郊外的熱鬧一進入市區,街上的風景又變得優雅起來。生意人穿梭而過,身上的藍襯衣讓人聯想起明亮的地中海。雨水打在石街,使原本的茶色更暗了,水窪處倒映著一位位身著紅黃相間連衣裙的女郎。

伴著這般風景與高級轎車輕快的機器聲,小室漸漸感受到難得的休閒。在東京老是分秒必爭的小室,在這兒卻可以花一上午「購物」,花一下午用來「市內觀光」。

原本,為了騰出6天的休息時間,從Dance Camp活動的第二天起,小室就一直窩在錄音室工作。飛機落地的時候,右手還包著白繃帶。那是因為老是敲擊鍵盤引起的輕微腱鞘炎。

短暫的忙裡偷閒。

不在日本的這段時間,製作人小室哲哉所掀起的音樂浪潮依舊沒有停歇。

 

 

【無名的新人】

離開日本的第二天,9月8日是身旁華原出道單曲的發售日。6月剛設立的新唱片公司「ORUMOK」(即將小室羅馬音KOMURO倒過來)的第一號藝人是華原朋美。出道時間的選擇也非常有小室本人的作風。

到8月26日為止,小室已經造勢放出了H jungle的濱田雅功、篠原涼子的新曲,還有坂本龍一將從紐約趕來參加Dance Camp的消息。而到9月,又以一首華原的出道新曲,突然將之前的一切終了。而為了使這一轉變給大眾留下鮮明的印象,小室動用了各式媒體。出發去義大利之前的9月4日,小室面向媒體召開了十分盛大的華原出道曲發表會。

唯一超出小室預料的便是寫真雜誌的偷拍報導。只要有一家雜誌社做獨家報導了,那麼其他雜誌社就會蜂擁而至,更加大肆報導。每次有新的記者來採訪,小室都得重複同一句話,「就算報導我的私人生活,我也要讓這孩子大紅大紫」。

實際上,寫真雜誌發售的第二週,就有其他雜誌刊登了兩人的合照。考慮到發行時間與印刷時間,就算寫真雜誌社不偷拍,小室也考慮將「自己的女朋友」華原介紹給世人。

在正式向媒體發表OMUROK唱片公司設立之前,眾人一起商討報導用的資料之時,座位上的小室如此發言。

「這一次,我想向大家全程展現我所製作的無名新人,是如何攀登成為明星的」

並由此推出這一宣傳口號,「ORUMOK散發著年輕人夢想的香氣」。

這樣的宣言一出,世人又會以何種眼光看待自己呢,這一點小室最為清楚。

那個小室哲哉,以已經擁有「百萬銷量」的歌手篠原涼子和濱田雅功為分水嶺,這次開始著手打造完全是新人的華原。甚至將男女私事也帶到了工作之中。

這一次也能創造百萬銷量的熱曲嗎?

就像是來賽馬場觀戰的成群的觀眾,世人以好奇的目光關注著這場比賽。

 

 

【火爆的兆頭】

面對這樣的情況,這次似乎就連小室也樂觀不起來。最開始的時候,面對工作人員,小室也說華原的第一首歌先給大眾留下小室品牌的印象,真正的勝負決定從第二首開始。

各方面條件越是受制,宣傳工作的準備越應該周到。

Dance Camp結束的一週後,ORUMOK就製作了100卷華原的電視廣告新曲。暑假快結束的時候,就以這幫快開學的學生為主要群體目標,在早晨和週末時間瘋狂放華原邊唱邊跳的廣告曲。雖然是新人,也精明到運用了tie-up策略,簽訂合同的計算機公司一方,也在同期狂轟濫炸地播放廣告曲。

但是還一次都沒上電視台現場唱歌過。才剛剛出道的華原,還不是上台演出的時候,這是小室的判斷。雜誌方面的採訪,也僅限於刊登在漫畫雜誌上的泳照。如果曲子沒法大賣,那麼華原就僅僅是個小偶像,小室的女朋友而已。除此之外,華原還沒有其它的存在價值。

結果小室做的就只有披露廣告曲而已。工作人員建議至少要在單曲發售日當天,在各大唱片販賣店進行宣傳活動吧。小室卻留下一句「我覺得沒這個必要」,就帶著華原去義大利玩了。

這次的賭博是吉是凶,小室也未必能在當時那個時間點「看清」。在Dance Camp活動之前小室的發言不虛,「華原的勝負決定在第二張單曲」。

但當小室所創造的音樂的「浪潮」還在trf、篠原涼子、濱田雅功、Dance Camp處迴旋之際,一個連本人也難想像的更大的浪潮在醞釀之中。

當小室身處義大利之時,在不為他所知的地方,華原「大火」的苗頭正慢慢從土中鑽出來。

其場所是六本木的Velfarre(94年由小室和艾回創立,07年閉店)

全世界最大的迪斯可,每晚能聚集上千人一起蹦迪的舞曲發源地。某夜,某個工作人員在此看到了華原出道曲「Keep Yourself Alive」大火的徵兆。那便是全權設立Orumok 唱片公司的鈴木博一。

那是在9月初。曲子發售前鈴木去了Velfarre,把音源交給了DJ John Robinson,希望他能在舞池播放。由於是小室的曲子,John並沒有猶豫,在滿員蹦迪的舞池播放了此曲。

那個時候,鈴木甚至都懷疑自己的眼睛看錯了。迪斯可舞台上,那些女性客人毫不猶豫地模仿起華原在廣告曲中的舞蹈動作。(PS:華原的出道單舞指是dos的kaba)

那時的興奮,令鈴木難忘。

「舞池中的女孩們隨著音樂模仿起華原的舞蹈動作,這可是在單曲發售之前啊。她們是怎麼記得這首歌的,從哪裡學來的舞蹈動作。應該是CM廣告曲的功勞吧。我想這一定可行的吧,這就是小室先生的力量啊」

 

【追加訂單】

飛去義大利的小室自然不知道這樣的事。而對於親眼所見的鈴木來說,也未必能「確信」這就與「大火」有直接的聯繫。在創立ORUMOK和啟用製作人小室之前,鈴木從屬於業界10名開外的唱片公司。「百萬銷量」對鈴木來說,還是未曾企及之物。

不久,在六本木長出的「芽」開葉了。小室到達米蘭的第二天早上,一通電話將這一「徵兆」變為了「確實」。

第一天的追加訂單是2萬5千張。這樣的話等發售日就可以進銷售排行榜了。

日本時間(9月)8日下午4點,鈴木從惠比壽的辦公室給米蘭酒店打去了電話。此時米蘭正值上午8點,小室正在一樓餐廳吃早餐,接到電話的華原的經紀人池田和紀把這個數字告訴了他。

小室的反應令池田感到意外。

「2萬5千張的數量,連小室先生也備感吃驚。我是以很克制的心情報告這個數字的啦,我想這種銷量對小室哲哉來說是理所當然的吧。要是只有我一個人大驚小怪的豈不丟人,所以是語調平和地說出來。沒想到小室先生聽了“哎”的一聲,是至今未有過的驚訝」

 

【初始訂單】

小室的震驚不是沒理由的。

一般來說,唱片的首次出貨量在發售的一個月前便決定了。這個數字在業界被稱作「初始(initial)」。是散步全國的唱片公司的銷售人員根據大型唱片行與批發商的訂單量統計確認的。一般來說,這個初始數字很能說明藝人的檔次水平了。數字越大,表明市場越期待這位歌手的作品。

但是音樂是活的。從這個初始數字到發售日,這中間還有一段成長的時間。一決定CD發售,藝人們就會積極投入宣傳活動,電視演出、雜誌採訪、如果有廣告tie-up的話,會在曲子發售前進行廣告投放。所以形勢也有可能大變。

臨近發售日,這個「初始數字」會反映給生產商。而這時的「初始數字」是在藝人經過宣傳活動之後,包括了零售商的追加訂單數量。

拿濱田雅功和小室的「Wow War Tonight」來說。

雖說這首曲子有著濱田和小室兩個人的加成。但jungle這一具有複雜節奏的曲風能否被世人所接受,在發售前還屬於摸索狀態。因此初始訂單只有30萬。但是濱田和松本人志(downtown)在自己所主持的音樂節目「Hey!Hey!Hey!」中說了很多關於歌曲製作的內幕。因此全國的小零售商接二連三地向發行商Avex Trax打去電話。結果,初始訂單達到了70萬張,到曲子發售的那幾天,實際出貨量高達100萬張。

充足的出貨量尤其對這首曲子來說,起了不少的作用。發售日的前一天3月14日,市內的各唱片店還發生了不少的搶購恐慌。店員剛把明天要賣的CD擺上貨架,在場的初高中生便搶購起來。100張CD為單位累起來的小山,轉眼間就所剩無幾。假設沒有這批充足的初始訂單量,發售當天各大唱片店恐怕就有缺貨的危機了。

 

 

【巨浪】

小室對於這樣的零售也相當敏感。

唱片公司通過傳真拿到每天的出貨統計表,再進行細緻地核對是每天必做的事項。負責人在進行「Wow War Tonight」首日銷量的匯報時,也是一臉高興地說,「總之保證千萬不要斷貨」。

華原的工作人員,同樣也在期待小室百萬的傳奇再次到來。因此在曲子完成之後,為了避免斷貨的情況,把「初始訂單」的數字往大了定比較好。

那個數字是「七萬張」。

對新人來說已經是破格的數字了。

但是對於華原的新曲,小室卻表現出和以往不同的態度。和以鈴木為中心的工作人員的意見不同,小室覺得「3萬到5萬張就差不多了」。

這令鈴木他們感到意外。

「小室先生特意設了新唱片公司,又全權進行策劃,難道不是衝著百萬銷量去的嗎。聚集全國唱片店幹部進行的演講會也備受好評,面向媒體的發佈會也準備妥當了。雖說華原還只是個新人,但是聽過小室曲子的人,都會覺得這一切應該是理所當然的啊」

這番話的背後還表明了鈴木等人的真實想法。花了大手筆的錢設立了新的唱片公司,又大作宣傳,如果從一開始不拿出大數據來,公司的顏面何存。

自然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安。但如果是小室的話,一切又都另當別論。鈴木等人猶豫著,「初始訂單」的數字始終難以決策。

這個時候發生了有趣的現象。當鈴木還在糾結將「初始訂單」定為3萬還是7萬的時候,從全國銷售人員那裡已經獲得了11萬之多的訂單量。

從這個數字來看,這個階段,比起小室和工作人員,反而是消費者、零售商更有信心認為華原會大火特火。

如果是小室的曲子的話,那賣多少張都是有可能的。如此斷言的是一位批發商。在見識過小室主講的經營研討會之後,也有連鎖店多進了一個位數級的貨。最終這個初始數字為11萬6千張。小室所引發的「浪潮」已經達到銷售末端,甚至這波浪又反過來拍打到小室和工作人員的身上。

即便如此,小室依舊很慎重。並沒有為11萬的數字而沾沾自喜。

小室最終所在意的並不是「初始訂單」,而是「追加訂單」。

後來小室這麼說,「最開始出貨量太多,擺在店裡頭爛著就沒有追加訂單。這樣的話,就不清楚商品流通銷售的情況。如果有追加訂單的話就有一種暢銷的勢頭,反之工作人員都失去幹勁,我討厭那種感覺」。

以前TMN全盛期的時候,一開始的初始訂單經常也是50萬左右,但是固定粉絲消化完之後就賣不動了,小室對此深有體會。一經發售就登頂排行榜第一,但是沒有後頸。

何況華原還只是個新人。即便有小室品牌的加持,但如果沒有後頸的話那就白扯。而且正因為華原是新人,自己想更加清楚地體會暢銷這一過程。小室如此考慮。

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對小室而言,首日「2萬5千」的追加訂單比「11萬」的初始訂單更值得令人高興。

 

 

【地球的另一端】

從日本得到消息的當日,小室吃完早餐就驅車前往F1觀賽現場。途中用手機快速向日本發出了兩個指令。

其一是華原第二首單曲(I Believe)的混音曲名後綴Milan Mix。這完全只是小室的一時起意罷了。單純只想把在米蘭所體會的樂趣印刻到唱封上。但小室也知道,這在大眾的傳播之中,就會被無形賦予各種各樣的新意義。

以前被命名為「2 million·mix」的混音曲「Wow War Tonight」賣出了21萬之多的好成績。這一次又會如何我們也可以期待一下啊。

其二是小室和富士電視台製作人菊地伸打過招呼,華原從義大利回來將馬上參演「Hey!Hey!Hey!」節目。趁現在這個追加訂單的勢頭,通過電視媒體進行宣傳,這是小室當下的立判。

留在地球另一端的製作人菊地政利收到通知後,著急忙慌地開始準備工作。

後來小室這麼說。

「我想對於一個公司來說也是如此。職員最有幹勁的時候,最集中精神的時候,一定是在有好結果出來的情況下。對於歌唱界也是如此啊,也存在著這樣的最佳時刻」

富士電視台的菊地完全遵照了小室的意願,這對他起到十分有利的幫助。

其實「Hey!Hey!Hey!」剛開始播出的時候,沒啥人氣,收視率也很低。每次接到菊地的邀請,小室總會親力親為帶著trf、篠原涼子啊一起參演節目。說來為濱田製作的「Wow War Tonight」,也是在這個節目的機緣巧合下而誕生的。節目開播的第三次,小室面對濱田的作曲請求回道,「你要是拜託我作曲的話我沒法拒絕呢,你要是現在當場拜託真的沒法拒絕啊」。曲子完成後,副歌部分「Hey!Hey!Hey!時には起こせよムーブメント」也用了節目組名。這歌自然而然便成了節目的主題歌。

CD的銷量和節目的收視率有著相加作用。小室完全和主持人downtown一樣,成了節目組的招牌。所以就菊地而言,小室應該盡可能希望不動聲色地推進節目錄製。

菊地收到通知是在日本時間9月9日星期六的下午,就那個時候來看「按照行程表的話應該沒輒呢」,但這是小室的要求啊,即便有一點可能也要試試。

菊地當晚就和美術負責人進行了會談,初步確定華原演出的收錄時間定在9月16日,並開始了一切準備。

小室回國是在9月12日,但是因為要主持自己在富士電視台的深夜節目(應該就是TK Music Clamp),從成田一下飛機就去了世田谷錄製節目。

因此菊地沒法和他碰面,最後決定16日錄製是在當天的深夜。新曲發售後的第四天,節目錄製的四天前。

 

 

【視線】

米蘭的6天假轉眼就結束了。即便在休假期間,小室的腦袋也沒停止休息。在米蘭以日為單位的行程,一接近成田機場就又變回了以分為單位,等小室落地坐進白色林肯車又變成了以秒為單位。

結果小室還是一身應援的行頭,肩背紅色背包,白色的T恤上還有著法拉利悍馬的標誌性圖標刺繡。

從米蘭起飛的約10個小時後,小室想的還是這些東西。

在16日的錄製棚,還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小室簡直就像是要接受考試的小學生的父母一般,一直寸步不離地守著華原。實際上對華原來說,這也是第一次在錄音室以外的地方當眾演唱。試音的時候,小室在台下也是一臉擔心地望著華原。

等到正式演出的時候,小室的身影卻不見了。製作人菊地慌慌張張地尋找著,發現他在攝像機後頭,站在沿牆壁放置的照明用的台子中段。

「小室先生,你到那裡去做什麼啊」

等到演唱結束,小室又回到華原的身邊,說了這番話。

「我想朋美唱歌的時候視線集中一點看比較好。這樣子更能通過影像將情感傳達出來。而且,如果她的視線一直在我身上的話,因為這是真的在望著戀人,也會顯得更加真實」

登上舞台的她的視線,其前方確實有一座「高台」。而小室連在前方等待演出的觀眾的心思也一起計算在內了。

「我想曲子能不能大賣,有著諸如此類細微的考慮。就算有著萬全的準備,也會有希望落空的情況出現。這個時候,經過細緻地檢查,其實可以做很多彌補工作」

小室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是在洛杉磯的酒店了。

 

 

【走鋼絲】

9月16日的錄製平安無事地結束了。不久後,小室又為了trf、globe、安室奈美惠等人的錄音,起身去了洛杉磯。從秋意漸濃的米蘭再到夏意猶存的美國西海岸,以小室為中心的工作人員又來了一次大轉移。

之後約三週時間,小室一直往返於比佛利山莊(Beverly Hills)最高級的酒店和錄音室之間,製作著多首曲子。

在洛杉磯的曲子一完成,就由往返兩地的工作人員交給候在東京機場的人,再拿到CD原盤製作工廠。原盤一完成,現在就輪到埼玉縣工廠的中座孝江出場了。經過兩週的包裝之後,這些CD將被裝進一個個紙箱中,再運送到厚木市的貨物集中地,由此經轉向全國的唱片店發貨。

這一整個流程需花費約20天的時間。其源頭便是小室,這在日本藝人當中,是最快最短的一個流程。

因此,源頭的流速只要有一些失常,那麼下游就會成災。

譬如對於中座所在的工廠經理人石田克夫來說,必須計算好小室的帶子到達成田機場的時間,事先招好臨時工,準備好日結的工資。否則就可能沒法及時開工。

就算小室的帶子比預期的晚到了,那麼將CD擺上唱片店的「發售日」也不會改變。

小室也是考慮著與日本的時差拼命地製作著曲子,而工作人員也不曾懈怠,每一天都是最後期限。

這幾年來,小室一直處於這樣的狀態。排行榜內同時有兩三首小室的曲子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而這一結果的背後是走鋼絲一般的生活。

 

 

【「應季」和「旺季」】

「小室先生每天窩在錄音室裡頭,應該也知道自己就像那應季食品一樣需要趕著上市」

從早稻田實業開始就是小室的朋友,現在作為商業顧問處於與小室最近位置的喜多村如此說道。

喜多村所說的「應季」這個詞,被各大媒體引述拿來形容現在的小室。但是和其他人不同,喜多村對此的解說格外獨特。他曾經在大型商場的生鮮食品處工作過,因此用了「應季」這種有趣的說法。

「生鮮食品最重要的就是採購上市的時機。蔬菜水果什麼的不是有「應季」、「旺季」、「過季」這樣三種時期嘛。同樣的黃瓜在九州和東北存在著「應季」的時間差。當九州的黃瓜處於「旺季」的時候,東北的黃瓜還剛剛上市。當然「旺季」和「應季」的食品價格風味都不一樣。因此採購負責人對此十分頭疼。

又或者像西瓜這種受歡迎的水果。一味地拉長上市時間,賣「過季」食品風味自然就會變差,而買了「過季」食品的消費者會把這種難吃的記憶留到第二年。好吃是理所當然的事,難吃的話消費者會記得很清楚,這是很正常的心理。所以第二年的銷量就會驟減,上一年秋口的西瓜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銷量慘淡。

小室先生正是摸透了消費者這樣的心理,知道「應季」的存在,從哪裡採購怎樣的商品比較好,有著這樣豐富的經驗呢」

 

 

【求生之道】

喜多村對小室曾經所說過的一些話記憶猶深。

——為什麼要這麼不停地投入到新的嘗試呢?稍稍以一種安穩的狀態進行創作活動不好嗎?

看著這麼忙碌的小室,喜多村也對他的健康感到擔心。

而面對喜多村的提問,小室如此回道。

——和南天群星的桑田先生、松任谷由實那樣追求普遍的價值不同,我如果不能始終處於最尖端的狀態那將毫無意義。

關於喜多村獨有的「應季」說法,在西海岸廣袤藍天下的比利佛山莊露天餐廳中的小室這麼回答。

「我想自己與合成器的相遇有著一種宿命般的意義。從前的合成器作為樂器還十分得不成熟,比起演奏技巧,去獲得比他人更先進的器材可能更能決定勝負。

不管你的演奏技巧有多麼高超,用老舊的器材是無法企及新器材的性能的。如果無法接觸新的器材新的技術,慢人一步的話,作為合成器演奏者也將落人下風。因此我對於新事物總是特別敏感。

不知不覺間,這已經算是我生存的一種方式」

在洛杉磯錄製期間,小室騰出4天時間回東京參加了Avex松浦的結婚典禮。小室和trf一起登台,用鋼琴伴奏演出了一曲抒情曲「Engaged」獻給了松浦。不僅是新郎新娘,在場500多位來賓都收到了這個意想不到的禮物。

但這個時候,小室並沒有沈浸在周圍的感動之中,而有著不同的想法。

「婚禮本身令人感動,但我對這樣的表演並不動容。我來伴奏Yuki來演唱。那樣的事,花個睡前5分鐘的時間就能搞定。對松浦君和新娘的祝福已經飽含在這首歌中。現場演奏又將這種心情再現了一遍而已,因此並無任何感動」

 

 

【永無終止的抉擇】

在Dance Camp之前,還有著這樣的故事。

在從TMN時代開始就協助小室操作計算機的工作人員的婚禮上,當天木根、宇都宮、小室三人久違地又組成了雙吉他形式的TMN。

那個時候,小室除了祝福之外也沒有感動之情。

現場彈奏吉他唱著TMN的歌,這是什麼時候想做都能做的事情。比起這個,去做只有當下才能做的事,去挑戰當下誰也不敢做的事才有意思。這也是為什麼小室總在進行一次次告別與抉擇的緣故。

我沒有可歸之處,也從未想過要回歸何處。

這便是小室一次次做抉擇的意義所在。

當我告訴木根關於結婚典禮上小室這樣的心情時,他這麼說。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他本來就是那樣的人。就拿女性這回事來說,他每次遇見新的女性好像就能得到新的音樂靈感。樂隊對於他也是如此,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創造再毀壞,創造再毀壞,這就是他的一貫做法啊。

差不多該安定下來了吧,變得圓滑一些吧。這樣的詞彙完全不適用在那個人身上。只有這麼去做,何況世人這麼喜歡他在這種方式下所誕生的曲子。那便是他的作風。

當然同時也有很多受傷的人,但他們也會評價小室的曲子,他們當中也會有人覺得小室充滿男人味和激情,並與之共事」

在這樣的生活中,1995年的夏天,小室有著一件高興的事。英國主營亞文化的雜誌《ID》派遣記者來日採訪,製作了四頁的特集報道。

標題是「Jungle The Japan」。

開頭的一頁寫著世界上第一位以jungle風舞曲大賣100萬張的音樂製作人。

即便是舞曲最前沿的英國,jungle這一曲風也是極少數年輕人的喜好,和普通(單曲)排行榜有著不一樣的走向。原本對於英國的(舞曲)排行榜銷售規模來說,賣出10萬張就能轉瞬進入top10的位置。(這裡不知道是不是在把UK Dance Chart和UK Singles Chart做比較,原文不清楚本人自己添加的括號內容,小室策劃的Eurogroove有進過英國舞曲榜單)

為什麼小室能以這樣一種小眾的音樂大賣100萬張而獲得大眾的喜好呢?可見小室哲哉這一存在,開始引起英國相關音樂人士的注意。

從英國而來的記者,在短時間內完成了「Hey!Hey!Hey!」節目的收錄,也採訪了小室在青山小俱樂部內的jungle演出。用四頁紙的特集介紹了小室的發言、jungle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以及日本人對舞曲的理解。

 

 

【Tetsuya Komuro】

面對採訪,小室如此回答。

「日本的大眾,對濱醬(濱田雅功)的聲音抱有極大的興趣。而我作為製作人,也對jungle這一新的節奏懷抱期待。這兩者便是誕生火爆熱曲的要因」

雖然只是四頁紙的記載,但小室對於自己的名字能在英語圈進行報道而感到高興。

再走一步,就能改變日本的現狀。

雖然是一小步卻是極具意義的一步。

小室說,「這樣在洛杉磯的話,英國的情報應該也會傳到美國,這令我感到高興。不知道小室哲哉之名的人還有很多,但是就英文字母Tetsuya Komuro這個名字而言,在英國、加拿大、比利時、義大利、德國等國的舞曲排行榜,我是榜上有名的。

二十年來所描繪的東西,今年總算有些成形了」

二十年——小室如此確鑿地說道。

這條路,小室從高中時期便開始走起來。

十幾歲的小室哲哉摸索著向音樂、向搖滾行進。陪伴在他身旁的,曾有許多人,還有晴實醬。

二人共同描繪著進軍世界、超越國境的音樂夢想。

在總算有些泡影的1995年,經過13年的沈默,小室終於講出了關於晴實醬的事。

「來到洛杉磯後,我想還能和Michael Jackson一起合作。這是我在之前從未想過的事情。

如果我的曲子不能在美國發行,無法登上排行榜的話,那麼一切將毫無意義。反過來如果Michael能夠認可我,能和我通過網絡會談。完成的曲子能進行全球範圍的發行豈不美哉。比起Elton John我想Michael Jackson更易被大眾接受吧」

意義不在於和Michael Jackson合作,而是更易進軍世界、更易被大眾接受這件事上。

小室說,「若能實現這一點,或許下一次就能將晴實醬的名字印在唱封上了吧」,說著便起身去錄音室了。

在好萊塢的錄音室,還有像菊地、村上這樣的工作人員等著,而像keiko、trf等藝人也在滿心期待著編織出來的新曲。松浦、鈴木他們也在日本各司其職,等待小室交付新曲。CD製造工廠有石田、仲座等人,CD運輸線上有卡車司機就位,零售店內有人員將CD一張張售賣給聽眾。

日本國內,大家一個個等待著小室的曲子。

而在前方等待著的,全世界的身影——。

在1995年秋,對於小室哲哉而言,那個輪廓終於也開始清晰可見起來。

 

 

【後記】

「您還好嗎?感謝您從洛杉磯寄來的明信片,那個時候承蒙您照顧。我好像說了很多不必說的事情,浪費了您不少時間。我很高興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能以這樣的形式留存下來。如果還有這樣的機會的話,請再聯繫我。往後我會繼續追隨小室先生,我自己也會努力的」

漫山層林漸染之際,我的事務所收到了一封字跡稚嫩的明信片。寄件人的姓名是「比呂子」。

從夏天起我已經和她見過兩面了。第一次見面是在盛夏時節,在熱情洋溢的Dance Camp後台。那時的她穿著一身白衣,伴著trf的舞蹈,在通往舞台的長階上一心一意舞動著身軀。

當然後台是沒有照明設施的,從舞台上漏出的燈光映照出她的身影,一襲白衣若隱若現。

其實那裡有一大群白衣舞者在等著登場,一些人從佈景的縫隙間往舞台窺視,一些人聚在一起交頭接耳。只有她一人,在正式上台之前一直專心舞動著。

——啊,這個孩子真是喜歡跳舞喜歡得不得了啊。

在舞台巨大的聲響之中,我彷彿看到了聚光燈所投射的唯一一處地方。

我自己對此也深有體會。小學的時候,偶爾看到冰上曲棍球便喜歡上了。逼著父親買了曲棍球的防護用具,每週來回花上4個小時去溜冰場。憧憬棒球隊身穿制服的樣子,便叫上同鄉的夥伴一起組隊,自己還穿上3號棒球服。(大概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數字或是傳奇球員的數字,譯者不懂棒球)

「癡迷」,正是她這副身影所傳遞給我的東西。

雖然在他人眼裡看來無關緊要,但對自身而言卻是比任何都重要的。或許對此刻的她而言,舞蹈便意味著全部。

在十幾歲的時候,對誰來說都會遇到這樣的「寶物」。

但是那裡同樣也存在著岔路。

幸運之人能一往直前地向著「寶物」之路前進。但也有人因種種原因不得不抱憾改變道路。

當然,也有人在變更的路途上遇見命定之人,在新的路途遇見新的「寶物」。也有人在本應一往直前的路途迷失方向,如果能及時發現還好,若困在其中全然不知,那麼一生都將奔波勞碌找不到人生路途的出口。

「我實在太愛舞蹈了,喜歡到無法自控」

她如此說道,臉上有些害羞。從中學時代開始便學習爵士舞,無論如何都想將舞蹈繼續下去,上了trf成員任教的學校。聽到Dance Camp的事馬上跑去參加選拔。如願入選,母親也十分為她高興。雖然衛星電視會轉播演唱會現場,但是舞蹈演員的畫面很少,這令人遺憾。

接受採訪對她而言也是初體驗吧。雖然面對採訪身子有些僵硬,眉目低垂。但一談起關於舞蹈的事情就能感受到她單純的喜悅。

「雖然一心想致力於舞蹈,但因為不是芭蕾,很難得到母親的理解。好在有這次演唱會的機會,稍稍讓父母有些改觀了。也一起觀看了錄製下來的演出,夢想是成為像trf那樣的一員」

現今的日本,像她這樣的年輕人恐怕不少。

以往那些年輕人泡在開設於郊區的「搖擺舞俱樂部」、「迪斯可廳」等娛樂場所,沈浸在酒精和頹廢的氛圍之下。如今,這一領域擴展到了十幾歲的年輕人中間,誕生了像爵士舞藝術家這樣的年輕人。

而且通過小室哲哉和trf的登場,以往只被極少數年輕人所能感受的魅力,又像是在迪斯可和俱樂部搓碟的DJ這一職業,都成為了年輕人所憧憬的對象。

她平時不會去俱樂部或迪斯可消遣,跳舞對她來說不是釋放壓力的方式,而是自己的生存之道。

Kazu(三浦知良)的存在使大眾也做起了足球夢,活躍在美國的棒球選手野茂英雄使少年們的棒球夢更加龐大。現在小室哲哉的身後,也聚集了無數懷抱夢想的年輕人。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朝著自己想走的道路前進。就拿她來說,是否能一直被舞蹈的女神眷顧,這誰也說不準。她的舞蹈水平越是高強,後面等待著她的關卡越是嚴苛。

無論放在哪個領域,這都是不變的法則。

但是,無論付出多大的艱辛,也要知難而上,今夏她展現了這份意志。對她而言「小室哲哉」便是她追夢路上的標竿。

「我已經找到自己的夢想,我會為此努力的」

說著,消失在熙攘的人群之中。

從前有位叫尾崎士郎的作家寫下了這樣的話。

去日多歡樂,來日亦可期。

縱使夢飄渺,不滅少年志。

這是晴實醬教給我的。遠望著富士山、在她所長眠的墓地上,刻著這樣幾句話。

不滅少年志。

送給所有的「比呂子」,送給所有的「小室哲哉」。

夢想,仍在繼續。

感謝講談社「Views」編輯部的編輯長渡瀨昌彥為我創造執筆此書的契機。感謝以小柳津純先生為首的各位,感謝生活文化第三出版社的古屋信吾先生、辻佳代乃女士為此書進行編輯出版。

同樣感謝從心底吐露真情的小室哲哉先生,還有以昱子女士為首的各位。

願晴實安息。

——1996年1月26日,神山典士。


《小室哲哉——深層的美意識》第七章、每天都是最後期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