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画面,培养观察能力
小学语文怎么学?接下来,针对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给大家列出来: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基本算是零基础入学的。在这里建议家长,如果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入学之后比较轻松的话,那就需要在上小学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当孩子具备自主阅读能力之后,在1-2年级,就可以将重点放在基础字词的背诵和默写上了。当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家长就会发现,成语、错别字、标点符号,这些成人看起来很简单的基础知识,通通都会成为孩子出错的重灾区!!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试卷:
(以上试卷来自尖刀侠《名校学霸尖刀卷》)
从卷子上可以看出来,大部分考点都是在考查基础知识(基础字词、拼音、句子)。孩子在做卷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标点符号不规范,满篇错别字,搭配错误等现象,让家长常常哭笑不得。
所以在孩子处于1、2年级的阶段,家长必须要帮助孩子把字词句的基础打扎实,这是非常重要的。
插一句:介绍下上面提到的《名校学霸尖刀卷》,是家长辅导专用卷。每套试卷由4部分组成:考点册、同步试卷、测评册、解析册。
考点册:帮家长搞清孩子要学什么?试卷册:“ 点对点”练习,让孩子知道该练什么?测评册:检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解析册:分层讲解,帮孩子培养正确的做题方法。这样知识点全,讲的透的试卷很适合家长辅导用。
如何帮助孩子识记字词?
这是一位老师分享的方法,觉得挺不错,分享给大家:
第1步:让孩子识记字词的拼音、字形及意义。
第2步:看字词在文中具体是怎样运用的。
第3步:用已经学会的字词进行造句。
第4步:一节课或一单元的词学完,可以引导孩子将所有词接连起来编个故事。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要求结合小学生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画图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而且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更加丰富,调动起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
一、运用图画,空破重点和难点
图画,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它活生生地摆在学生面前,会主剖在脑际里展开联想的翅膀。这不仅使学生较快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知道理的积极性。如教“美丽的公鸡”一课,可能过公鸡由昂头到低头的动用变化,把大公鸡原来趾高气扬,骄傲自大的样子变为低头思过,虚心接比评的态度跃然于黑板,形象地展示大公鸡由高傲到谦虚的心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小养成谦虚上进的品质。是可贵的这样,一下子就解决了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很好地启动了学生的“由鸡到人”的联想。


二、利用多画面,培养观察能力
在看图作文时,学生面对多幅画或多景点,往往无从下手。遇到这种情形时,老师就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认识画面上的各种景物和观察整个画面的着眼点。如此,再让他们动眼观察、动脑分析。如讲授看图作文《公园一角》时,光用彩笔画出一个引人注目的喷水池,让学生写出喷水池的样子。然后再画出小亭、长廊、树木、花草、游人等,让学生抓住每个景物的特点仔细观察,进而分析展开联想。
末了,让学生们把观察到的各个景物的不同特点分别写出来。这样看图作文,即训练了学生的有序写景的作文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活动现场。琥珀小学供图
此次活动分为美食展示、制作介绍和美食分享三个环节。活动现场,来自合肥市琥珀小学(西区)二年级(1)班的40余名小朋友,精心准备了80余道美食,整齐地排放着,家常菜,点心、果拼和小食,各式菜品,一应俱全。
家长志愿者们摆放孩子们制作的美食。琥珀小学供图
“组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想引导孩子们更多、更深入地了解饮食文化,同时搭建一个亲子活动的平台,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参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负责此次活动策划的琥珀小学二(1)班班主任吴贤华老师表示,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她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促进语文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跨学科学习的融合,实现由课内走向课外,由课堂走向实践,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拓宽孩子的学习运用领域。(梅良仿)
三、使用图样,掌握字形、字义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感性形象去认识事物,在讲授归类识字“潜”字前,用薄纸壳画上“潜水艇”和“潜水员”,涂上颜色分别剪下来,在上课时以蓝色的大海为背景把他们挂在黑板上。对于“潜”字,学生感到笔画多不容易掌握,看到图样就会兴奋活跃起来。这时,老师结合图样讲“潜”字,即有“水”旁,而潜水艇和潜水员都是在水里活动,进一步理解“潜”,即隐藏的意思,组词为:潜藏、潜伏、潜能、潜移默化,等等。通过图样,学生即能认识和掌握“潜”字,又有达到正确运用“潜”字的目的。


小学3-4年级,孩子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不断提升,所以这是培养孩子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时期,也会影响孩子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
关于阅读:
这一阶段可以帮助孩子开始了解一些知识,比如:历史啊,成语故事啊,生活小知识等书籍,都可以给孩子看。有些家长实在不懂给这个阶段的孩子买哪些书,我给大家找了一些知名小学的3-4年级书单推荐,大家可以参考: